第一團團長劉惠翔,覺得自己以后要在此處長期駐守,也算是當地的臨時父母官,還是要跟當地人維持較好的關系,所以就指定一些投降的驃人官員協助調查,核實情況以后,對這些受到侵害的驃人酌情進行補償。
高霞寓看到劉惠翔干的有模有樣,儼然已經是當地的父母官,心里有些好笑,但面上還是夸獎勉勵幾句,給他鼓足干勁。
高霞寓認為,既然瓦城周邊已經掃平,大軍必須盡快出發,繼續向南攻擊驃國殘余勢力。
兩日后,唐軍繼續沿用原來的模式,重炮和輜重裝在船上,部隊沿著江邊的道路行軍,順著伊洛瓦底江繼續南行。那些被杖責的襄兵,由于無法行軍,只能被放到船上,等傷好以后再歸隊。
唐軍前面的幾場戰斗,早已讓驃軍膽寒,沿途望風披靡,一路上所經城鎮基本都是見到唐軍就投降,唐軍從瓦城出發后的第六日,來到驃國中部的一座大城蒲甘。
蒲甘是驃國的第三大城市,重要性僅次于驃國都城卑謬和北部重鎮瓦城,所以驃國在這里也駐守了兩萬軍隊。
高霞寓不愿徒增傷亡,就派人到蒲甘勸降,蒲甘的守將回復說事情重大,需要考慮一天,第二天再給回復。
高霞寓覺得這個回復也算中規中矩,也沒多想,就讓部隊先扎營,等次日根據驃軍的回復再決定是否攻城。
由于唐軍剛到蒲甘,還沒來得及圍城,大軍只是先在城北扎營住下,都認為唐軍占有絕對優勢,肯定可以拿下這座城市。
讓人沒想到的是,蒲甘守軍不按套路出牌,趁夜搜集了大量的船只,并從城內派兵悄悄從北門出發,然后直撲唐軍營地,發起夜襲。
由于唐軍在瓦城就有被夜襲的經歷,所以營地防守非常嚴密,偷襲的驃軍未能得手。這些驃軍失利后直奔城西江邊,直接登上接應的船只,一路順江朝南逃去。
第二天,高霞寓發現蒲甘已經是一座空城,城中的官員和軍隊,帶著重要財物,昨晚連夜逃走了。
第三天,高霞寓想明白了,自己被蒲甘守軍擺了一道,這里的驃軍玩了一個金蟬脫殼,如果夜襲成功就驅逐唐軍,夜襲失敗就直接逃走。
第四天,高霞寓氣得真想扇自己兩耳光,就是因為一時大意,到嘴的鴨子飛了,簡直成了一個笑柄。
高霞寓在蒲甘只休整了一天,補充了一些物資,留下第二團鎮守蒲甘,然后率領大軍直接向南進發,發誓要狠狠教訓逃走的驃軍。
后面的路上,高霞寓每遇到一個城鎮,直接要求當地的驃軍投降,但凡有遲疑拖延的,立即架炮轟擊,打的驃軍趕緊投降。
唐軍繼續向南進攻了一陣,又占領了驃軍的第四大城市馬圭,然后就繼續沿著伊洛瓦底江往南進攻。唐軍從馬圭又往南行了五六天,終于到達驃國都城卑謬附近。
李純即位以前,南詔和驃國發生過多次戰爭,驃國軍隊的戰力弱于南詔,多次戰敗,所以驃國非常畏懼南詔,將都城遷到了南端的卑謬。
南詔后來被唐軍擊敗,被肢解成幾個小國,無力南犯,驃國過了一段時間的安穩日子,沒想到這次來了更加強大的唐軍,眼看就要被滅國。
前面從瓦城、蒲甘逃跑的驃軍都匯集到了卑謬,再往南就是直通國,驃人逃無可逃。驃國的國王猛里薩也是一個狠人,決定在卑謬硬抗唐軍的進攻,集中手中的全部軍隊與唐軍決一死戰。
猛里薩收攏了剩余的五萬軍隊,并組織了一支象軍,企圖依靠大象的龐大身軀來沖散唐軍的隊形。
猛里薩深知唐軍炮火的威力,決定先發制人,趁唐軍立足未穩之際,主動發動攻擊,將唐軍趕出卑謬。
為了準備好這次反擊,猛里薩命人在大象的尾巴上裹上一層易燃的油布,并將這批大象全部聚集在北門外。
唐軍抵達卑謬的第二天清晨,唐軍剛開始列陣,尚未架好大炮,只見驃軍就開始驅趕著大象向唐軍壓過來。高霞寓非常意外,沒想到驃軍竟然主動進攻,命令唐軍趕緊列好隊形,做好迎戰準備。
猛里薩看到唐軍剛剛列陣,認為是個發動進攻的好機會,立即讓人點燃大象尾巴上的油布。
幾十頭大象被灼熱的火焰燒的疼痛難忍,在驃軍鞭子的抽打下,集體往唐軍方向狂奔,隨著越燒越疼,這些大象發了狂一樣的沖向唐軍。
唐軍進入驃國以后就見過大象,所以對大象并不驚奇,只是看到這么多大象奔來,不免還是有些震撼。由于大炮還沒有架好,高霞寓命令士兵們用手中的火槍對著象群進行集火射擊。
唐軍看到象群沖來,就知道形勢不妙,早就裝好彈藥,準備射擊,待象群接近后,紛紛開火射擊。象群在唐軍密集的火力射擊下,一部分受驚,掉頭往回跑,一部分仍玩命的往前沖。
還是有幾只大象沖進唐軍的陣地中,受到沖擊的士兵紛紛躲避,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唐軍被踐踏而亡,其他唐軍則毫不畏懼,對著沖來的大象繼續射擊,尤其是對那幾只沖進陣地的大象進行集火射擊。
大象雖然皮糙肉厚,但是也經不住火槍的連續打擊,沖向唐軍的大象非死即傷,很快就喪失了進攻能力,那幾只沖進陣地的大象先后被唐軍擊斃。
猛里薩本指望象群可以沖亂唐軍的陣地,自己可以率領驃軍乘勢發起進攻,擊敗唐軍。沒想到象群沖向唐軍后,有一部分大象被唐軍攻擊后,掉頭朝自己的部隊沖來,把驃軍的隊伍沖散了。
待猛里薩重新收攏隊形,唐軍已經解決掉沖向唐軍的大象,重新列好隊形,開始緩緩朝驃軍壓過來。
猛里薩仍不死心,命令驃軍的一萬騎兵,向唐軍沖去,企圖依靠快速沖擊,沖亂唐軍的隊形,步兵好乘勢進攻??吹津娷姷尿T兵沖來,不待高霞寓下令,前方的士兵們紛紛舉槍射擊。
唐軍前方的60丈處外,成為一道死亡線,凡是沖過來的驃軍騎兵紛紛中槍倒斃,驃軍騎兵經過幾輪沖擊,根本無法接近唐軍,反而留下一堆尸體,只能無奈掉頭逃跑。
猛里薩看到對唐軍兩波進攻均告失敗,緊急命令城外的驃軍退往城內,待唐軍進至卑謬城下時,驃軍已經全部逃進城內。
高霞寓看到驃軍入城,反而不著急了,命令部隊將卑謬城四下圍住,然后又命人拉來大炮,對著城內開始猛烈轟擊。炮擊整整持續了一天,卑謬城被炸的七零八落,猛里薩仍然不死心,晚上又對唐軍的炮陣地方向發動夜襲。
唐軍經歷多次夜襲,早就形成了嚴密的防護,將偷襲的驃軍打的大敗而歸。高霞寓對于驃軍的頑固非常惱火,第二天繼續對卑謬城進行猛烈的炮擊,炸的卑謬城內軍民死傷慘重。
猛里薩看到繼續抵抗必敗無疑,但是也知道自己和唐軍多次交惡,投降沒有好下場,那些從瓦城和蒲甘逃來的驃軍也知道唐軍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也都反對投降。
猛里薩和幾個心腹大將商議以后,決定連夜逃跑,當天夜里猛里薩帶著家人,由幾個心腹將領帶著三千驃軍,從城西的碼頭登船,沿著伊洛瓦底江向南逃去。
猛里薩走之前不甘心將自己的宮殿府庫拱手讓給唐軍,臨走前帶走了不少值錢的金銀珠寶,然后下令將宮殿和府庫、官衙全部點燃。
驃國的房屋基本都是木質的,非常容易燃燒,由于猛里薩在夜間逃跑,點燃了宮殿和府庫,很多驃國百姓并不知情,加之夜間起風,火借風勢,火勢更加猛烈,到了第二天大火已經蔓延到全城。
很多百姓猝不及防,大量的民房被燒著,有些百姓沒來得及逃出來,直接被燒死,大部分老百姓發現火勢較大,帶著少量的財物從城里跑出來。
第二天唐軍看到卑謬城內燃起熊熊大火,就知道情況不妙,唐軍手上又沒有滅火的器材,對于城內的大火毫無辦法,只能先疏散百姓。
卑謬城的大火連續燒了兩天,很多建筑被付之一炬,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余下的驃軍也逃到城外,全部向唐軍投降。
高霞寓看到這種情況無比郁悶,本來還指望打下卑謬城,奪取一些財物,沒想到啥也沒撈著,還多了一大群災民。
高霞寓認為,卑謬城目前就是一個爛攤子,如果貿然接下來,會搞得自己非常難受,決定不接這個爛攤子,讓驃國人自己去處理。
高霞寓接見了投降的驃國官員,要求其自行安置災民,遣散降兵,搞好重建,自己要率軍追擊猛里薩殘軍,待消滅猛里薩以后,再回來接收卑謬城。
大火是自己的國王下令點燃的,跟唐軍無關,驃國降官無可奈何,只得答應。
高霞寓這次決定不留人,留人就要負責善后,還是先去追擊猛里薩,攻取直通國,等打完直通國,再回來收拾這邊的殘局。
高霞寓率領部隊繼續沿著伊洛瓦底江向南進發,走了兩天就到達驃國與直通國的邊境。
直通國位于驃國南方的沿海一帶,屬于一個孟人建立的國家,國力相對驃國弱很多,長期被驃國欺凌。
直通國王多羅敦,聽聞強大的南詔、驃國先后被唐軍滅掉了,心里惶恐不已,他知道如果敢于抵抗,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下令直通軍隊不要抵抗唐軍。
高霞寓率軍一直打到直通國,也沒見到猛里薩,還以為是被直通國給窩藏了,直接率軍進攻直通國。
沒想到直通國的軍隊毫不抵抗,碰到唐軍就投降,高霞寓開始以為有詐,前面還有所防范,后面看到直通人是真心投降,這才放下心來。
高霞寓通過翻譯,向直通官員打聽猛里薩等人的下落,直通官員反映,前幾日確實看到驃國有幾十艘船順著伊洛瓦底江南下,直通兵弱,阻攔不住,這些人一直順江出海,不知下落,估計是逃到海外去了。
高霞寓在直通降官的帶領下,又率軍沿江向南進發了一陣,確實沒有發現猛里薩的蹤跡,覺得當前還是攻下直通國要緊,當即率軍揮師向東,朝直通國的國都直通城進發。
唐軍在東進過程中,直通國奉行不抵抗政策,遇到唐軍就投降,甚至還主動奉上錢財物資,搞得唐軍都沒理由動武。
高霞寓心想,還是直通國比較知趣,打不過就直接投降,不像驃國那么頑固,跟唐軍反復死磕,如果后面抓住猛里薩等人,一定要將他們嚴懲。
高霞寓率軍首先到達直通國的第二大城市仰光,這里有一個天然良港,位置優越,商貿發達,本來更適合作為直通國的國都。直通國為了躲避驃國的攻擊,所以將國都建在更東的直通城。
高霞寓覺得,南方的這幾個小國真不容易,驃國為了躲南詔,將國都建在最南邊,直通為了躲驃國將國都建在最東邊,非常不利于對國家的治理。
高霞寓率軍在仰光休整了兩天,補充一些物資,然后繼續往東進發。直通國一帶水流眾多,非常不利于大部隊行軍,由于離開了伊洛瓦底江,重炮和輜重物資只能采取車拉的方式,緩慢跟在部隊后側。
高霞寓率軍雖然前進緩慢,但是一路上都沒遇到抵抗,進軍還算順利,唐軍越過錫當河以后,終于在4月中旬抵達直通城。
直通國王早已在北門等候,見到高霞寓率軍過來,立即命人獻上禮物,還主動迎接高霞寓等人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