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嶺這次決定不退,指揮部隊就地選擇地形與大食軍對戰(zhàn),大食軍扔出來的炸彈雖然可以順著山坡滾下來,但是山上溝壑很多,唐軍可以躲在溝壑后面,防止炸彈的殺傷。
很多唐軍選擇合適的掩護地形,對山上的大食軍進行射擊,經過一陣對戰(zhàn),唐軍的火力優(yōu)勢逐漸顯現出來,大食軍的炸彈對于躲在土坎后側的唐軍殺傷力有限,突火槍的射程又比唐軍近,導致大食軍不斷被唐軍擊中,出現了較大的傷亡。
對戰(zhàn)了約兩個時辰,山頂的大食軍終于支撐不住,開始向山后潰逃,陳弘嶺帶領唐軍尾隨攻擊。
陳弘嶺到了山頂后發(fā)現,山脈的后側又是一片綠洲,綠洲中有個小城,聚集了不少大食軍,作為峽谷處大食軍的后援。陳弘嶺并不追趕逃往山下的大食軍,而是沿著山脊線朝峽谷東側的大食軍攻去。
峽谷東側的大食軍聚集在一個山頭上,與陳宏嶺帶領的唐軍對戰(zhàn),由于沒有了地形的優(yōu)勢,峽谷東側的敵軍完全被唐軍的火力壓制住了,加上唐軍的炮兵還不斷朝他們射擊,不到半個時辰,峽谷東側的大食軍就崩潰了,有的朝山后逃去,有的被迫向唐軍投降。
陳弘嶺拿下峽谷東側的山頭后,沿著山路向山后的那個小城進發(fā)。小城及其周邊有五六千大食軍,剛開始還竭力抵抗唐軍的進攻,經過唐軍優(yōu)勢火力的打擊下,被迫逃竄。陳弘嶺并不追趕那些逃跑的大食軍,而是掉頭進攻峽谷西側山頭的大食軍。
峽谷西側的山頭陡峭險峻,從后側也不好攀爬,上面扔個石頭都可以砸死人。
陳弘嶺看到天快黑了,在山腳處選擇一道土坎,守住下山的必經之路,山上既無植物也無水源,守軍根本支撐不了多久。陳弘嶺將部隊分為兩撥,輪流進食休息,始終保持一半人守住那道土坎。
山的前側是唐軍主力,后側又是唐軍的包抄兵力,峽谷西側的大食軍成了孤軍,被圍困在山頂上,很快就將攜帶的水和食物消耗殆盡,陷進一個死局。
進入半夜,山頂的大食軍支撐不住,企圖從山上突圍下來,被陳弘嶺的守軍擊退回去,到了天明之后,這些大食軍看到無人前來支援,繼續(xù)死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條,被迫向陳弘嶺投降。
陳弘嶺命人搖旗發(fā)出信號,李愬帶領大軍順利通過峽谷,然后全軍繼續(xù)向南進發(fā)。唐軍向南走了幾天后,就進入了興都庫什山區(qū),山區(qū)中多游牧部落,不斷的有一些塔希爾的小股部隊偷襲唐軍,在唐軍的火力打擊下損失慘重,后面不敢再來騷擾。
在巴米揚一帶的山谷中,唐軍再次遭到塔希爾軍的阻擊,有了上次交戰(zhàn)的經驗,唐軍再次擊敗該處的敵軍,順利越過興都庫什山,唐軍繼續(xù)向南進發(fā)了一段,終于抵達塔希爾東部重鎮(zhèn)加茲尼(今阿富汗東部)。
加茲尼在一個山谷中的綠洲上,是塔希爾在東部的統治中心,在這里駐扎了四萬多軍隊。
加茲尼的塔希爾守軍,都來自于附近的游牧部落,以騎兵為主,非常彪悍尚武,在唐軍靠近加茲尼時,城內派出兩萬騎兵向唐軍發(fā)起沖擊。
李愬看到這些人不知死活,竟然敢跟唐軍打野戰(zhàn),立即命令唐軍擺起陣型,待塔希爾軍靠近后,首先用大炮一陣猛轟。不少沖擊的騎兵被炸的人仰馬翻,當場身亡,沒想到其他人悍不畏死,繼續(xù)沖擊,企圖突破唐軍的防線。
待敵軍接近后,唐軍的火槍開始分波射擊,經過幾輪的射擊后,塔希爾騎兵不斷倒地,始終無法突破唐軍的防線??粗纻娜藛T越來越多,塔希爾軍這才開始害怕起來,扔下上萬具尸體,狼狽逃回城內。
唐軍順勢向前推進,將加茲尼城團團圍住,然后對著城市開始炮擊,一直打到晚上才停止。當夜,塔希爾軍再次派兵偷襲唐軍營地,被唐軍擊退。
第二天,唐軍繼續(xù)炮擊,城內死傷慘重,守軍看到連續(xù)反擊毫無作用,感覺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如果繼續(xù)堅守只能徒增傷亡,在天黑飽餐一頓后,集中了一萬多騎兵,從西門突然沖出。
唐軍在西門一帶雖然也有一些圍城部隊,由于兵力有限,加上沖出來的敵軍眾多,雖然殺傷了一部分敵軍,還是被一部分敵軍突圍成功,向西逃竄。次日,城內剩下的殘軍向唐軍投降,唐軍入城受降。
李愬對投降的守軍進行審問,得知突圍的塔希爾軍可能逃往赫拉特城,決定在當地補充一些物資后,繼續(xù)向西追擊。李愬認為加茲尼城位置重要,就在這里留下一個契胡團,負責組建臨時政府。
鎮(zhèn)西軍先是往西北方向行軍,再次越過興都庫什山,然后向西朝赫拉特進發(fā)。在通往赫拉特的路上,山路崎嶇不平,物資和水源補給難度大,只能沿著一些綠洲行軍,行程相對較慢,唐軍到達赫拉特時,已經是六月初。
赫拉特的守軍早就聽說了唐軍的厲害,唐軍第一天的炮擊還沒結束,城內就打起白旗投降。李愬派人對赫拉特的俘虜的審問,得知從加茲尼逃出的塔希爾軍并未到達赫拉特,心中不免有些隱憂。
赫拉特只是一個小城,李愬委任當地親唐的首領臨時管理城市,自己率軍繼續(xù)向塔希爾首府尼沙普爾進發(fā)。
尼沙普爾位于一個山谷中的綠洲上,從赫拉特往尼沙普爾的路上依然以荒漠和山地為主,路上的行程頗為不易,經過十余天的行軍,唐軍抵達尼沙普爾東部山區(qū)。
唐軍在行軍途中遇到一個山谷,谷口附近有些塔希爾軍駐守,經過唐軍的打擊,谷中的守軍沿著山谷潰逃,唐軍前鋒立即展開追擊。
唐軍前鋒將領何國強進入山谷后發(fā)現,塔希爾軍竟然沒有利用山谷兩側的地形設伏,山谷內也沒有設置任何障礙,雖然進軍比較順利,但是心中隱隱有些不安,所以有意識的減緩了追擊的速度,后面干脆停了下來。
唐軍剛停下來,前面已經逃跑的塔希爾軍又折回,向唐軍示威了一番,又繼續(xù)逃走,何國強更加覺得可疑,堅持在原地等待,不再前進。前面的塔希爾軍剛逃走不久,山谷兩側突然傳出巨大的爆炸聲,落下來大量的石頭。
原來,塔希爾軍提前在山谷兩側埋設了火藥,故意引誘唐軍來攻,唐軍進入山谷后并沒有進入山谷深處,但是靠近前方的一些士兵還是被石頭砸中,產生了較大的傷亡。
等李愬趕來,發(fā)現有三百多唐軍被砸死砸傷,心中不免憤怒不已,當即命令后續(xù)的部隊清理山石,搶救傷員,然后指揮部隊通過山谷,發(fā)誓要重懲塔希爾軍。
唐軍出了山谷以后,就看到了尼沙普爾城,尼沙普爾作為塔希爾的首府,城市頗具規(guī)模,是一個典型的波斯城市,塔希爾王朝聚集了約五萬多人守衛(wèi)這個城市。
唐軍到達城東后,按照以往模式,派出兵力從南北兩個方向包圍過去。城內的塔希爾軍不甘心被圍,派兵從南北兩個城門沖出,企圖截擊兩翼的唐軍,經過一番激戰(zhàn),出城的塔希爾軍被唐軍擊敗退回城內。當晚,塔希爾軍再次出城夜襲唐軍,又被唐軍擊敗,被迫退回城內。
次日,有一萬多前來支援的塔希爾軍抵達城西,當即對城西的唐軍展開進攻,城內看到城外有援軍過來,當即也派出兵力出城接應,三股軍隊在城西展開了激烈的交戰(zhàn)。
唐軍雖然戰(zhàn)斗力較強,但是在城西的兵力不多,在城內外兩股塔希爾軍的拼死進攻下,產生一定的傷亡后被迫后撤,城外支援的塔希爾軍趁機突入城內。
李愬調集一個襄人團加強到城西一帶,繼續(xù)包圍城市,并開始炮擊城市。城內的塔希爾軍不甘心被動挨打,夜間又派出大股兵力從南門出來夜襲,這里的唐軍早有準備,經過激烈的對戰(zhàn),塔希爾軍留下一堆尸體,被迫撤回。
經過連續(xù)幾天的戰(zhàn)斗,塔希爾軍始終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tài),雖然發(fā)起好幾輪反擊,但是均告失敗。隨著唐軍持續(xù)不斷的炮擊,尼沙普爾城內的傷亡越來越大,塔希爾的統治者阿卜杜拉開始頂不住了,最后不得不下令投降。
唐軍完成了對尼沙普爾的占領后,眼見就到了六月底,李愬想著北方的吉利斯汗國還沒消滅,不由得心急如焚,就想盡快率軍北返。
在離開前,李愬釋放了絕大多數的俘虜,扣押了阿卜杜拉等幾十個官員和將領,計劃隨軍押到康城。李愬還留下一個契胡團,在一些降臣的配合下組建一個臨時政府,暫時治理塔希爾王朝西部。
唐軍向北出了山谷后,沿著沙漠中的綠洲,往安息城的方向進發(fā),在路上遇到塔希爾的北方重鎮(zhèn)木鹿城。李愬派人押著阿卜杜拉等人來到城下,要求木鹿城投降,木鹿守軍看到大勢已去,不愿做無謂的頑抗,最終投降唐軍。
唐軍越過木鹿以后,進入了一段較長的沙漠路程,路上水源匱乏,唐軍因缺水而干渴不已,等抵達阿姆河時,唐軍集體跑到河里痛飲,然后在此休整洗漱了一番。渡過阿姆河以后,唐軍很快抵達安息城,補充了一些物資,然后繼續(xù)向東行軍,在7月中旬抵達康城。
康城富庶,物資豐富,居民對唐軍的接受度高一些,李愬將此地視為唐軍在中亞一帶的中心據點,讓大軍在這里休整了幾天,在七月下旬率領鎮(zhèn)西軍和最后一個契胡團,從康城出發(fā),往北進發(fā)。唐軍一路經柘析城、碎葉城,在八月下旬抵達巴爾喀什湖東北方向的小城阿亞古茲(今哈薩克東北部),開始進入吉利斯汗國境內。
當初,黠戛斯可汗阿熱布通不愿放下權力,接受唐朝的直接統治,而是率部向西征討,先后征服了一些小部落,以額爾齊斯河流域為中心,建立了吉利斯汗國。
由于吉利斯汗國周圍都是一些小的部落,阿熱布通不斷派兵征討,控制的領地和人口是以前的兩三倍,吉利斯汗國比當初的黠戛斯更加強盛,阿熱布通非常得意。
沒想到只過了幾年的好日子,唐軍再次打過來,阿熱布通開始緊張起來,從各個部落征兵,總共聚集了七萬多騎兵,企圖阻止唐軍的征討。
阿亞古茲以北都是草原地帶,吉利斯軍不敢和唐軍硬碰,只得在沿途用散兵騷擾唐軍。唐軍結成相對緊密的隊形,抱團向北進發(fā),不給吉利斯軍偷襲的機會。
唐軍抵達額爾齊斯河后,沿著河流北進,不斷接近吉利汗國的中心地帶。阿熱布通眼看如果繼續(xù)退下去,自己的牙帳就會被唐軍占領,決定搞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擊。阿熱布通集中了五萬精兵,在額爾齊斯河西岸一帶設伏。
在唐軍接近后,阿熱布通命令軍隊突然殺出,大規(guī)模向唐軍沖去。唐軍本就結成陣型,對吉利斯汗國騎兵的沖擊并不畏懼,立即分成波次阻擊沖來的吉利斯軍。
吉利斯的騎兵雖然人數眾多、彪悍勇猛,但是在唐軍的火力打擊下,始終難以突破唐軍的防線。激戰(zhàn)了一陣后,唐軍的炮兵開始發(fā)威,大量的炮彈打進吉利斯軍的陣地中,大量的吉利斯騎兵被炸死炸傷。
那些從其他部落臨時征發(fā)的人員,本就不太情愿為阿熱布通賣命,此時看到唐軍實力強大,如果繼續(xù)激戰(zhàn)只能徒增傷亡,開始不斷的四散逃跑。吉利斯的軍隊隨著傷亡和逃跑的人數增加,剩下的部隊越來越少,阿熱布通帶領殘部狼狽北逃,唐軍的騎兵順勢追擊過去。
唐軍一直追到阿克蘇(今哈薩克斯坦巴甫洛達爾附近)一帶,遇到了吉利斯汗國的牙帳,唐軍在這里繳獲了大量的牛羊物資,俘虜了很多吉利斯貴族。阿熱布通無暇顧及自己的牙帳,只能向西北方向逃去,在阿克蘇西北一帶的草原和山林中流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