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嶺率領一萬鎮西軍早已在南側布好口袋陣,大食軍還沒接近,唐軍的炮兵就已經開始射擊,大量的大食騎兵被炸死扎傷。
大食軍被迫又向其他方向逃亡,但是各個方向的唐軍都壓了過來,導致大食軍無路可逃。
這些大食軍決定集中兵力向**圍,與趕來合圍的一個契胡團激烈交戰起來,這個契胡團最終抵住了大食軍的沖擊,大食軍依然無法突破包圍圈。
大食軍左沖右突,包圍圈卻越來越小,大食軍的傷亡越來越大,眼看突圍無望,繼續頑抗下去極有可能覆滅,被迫向唐軍投降。
此役,唐軍一共擊斃五千多大食軍,俘虜七千多,只有少量的大食軍得以逃脫,唐軍陣亡不足一百人,形成了壓倒性的勝利。
陳弘嶺將大食俘虜全部送到費盧杰集中關押,而后按照這個辦法又在巴格達城北的塔吉一帶,又剿滅了一股八千多人的大食軍。至此,巴格達周邊大股的大食軍基本被消滅掉,唐軍可以放心進攻巴格達。
陳弘嶺完成對城外大食軍的清剿后,吳元濟終于帶著第五路軍從代爾祖爾沿著幼發拉底河趕過來,三路軍會師巴格達。
盡管三路軍各有一些損失,但是總兵力加起來也接近九萬人,對比城內的十萬大食軍,李愬對攻打巴格達志在必得。與此同時馬蒙也感受到巨大的危機,在城內征兵拉夫,大規模擴充兵力,準備作最后的殊死一戰。
李愬召集三路軍的將領,先是講了一下第六路軍第一次進攻巴格達失敗的教訓,然后開始討論進攻巴格達的方案。
吳元濟率先發言:“按照我們打大馬士革的經驗,估計他們還是會玩巷戰那一套,我們已經總結了新的戰法,不怕他們?!?
張廣孝補充道:“搞巷戰,小炮必須入城,這樣遇到敵人的新式武器和堅固據點,入城部隊也會有強大的火力支持。”
陳弘嶺則說:“末將認為,在轟炸城墻時,可以先在兩端炸開兩個缺口,最后再炸出中間的缺口,這樣墻內的石油管道就會被徹底炸斷,中間的缺口就相對比較安全?!?
李愬說:“大食軍詭計多端,不可能輕易束手就擒,這次進攻巴格達我們不求快,但求穩,步步為營,三軍同時出動,一定可以拿下巴格達。”
張廣孝說:“好,我們就參照一、二路軍打華氏城的打法,一半人圍城,一半人攻城,這樣穩妥一些。”
吳元濟喜歡單干,喊道:“干脆,三個軍各負責一段,各自分配兵力,誰能打進去就是好漢?!?
李愬也贊成這個提法,就說:“好,到時候我將包圍圈分成三段,各自調派兵力,從三個方向同時攻進去,讓大食軍顧此失彼,一定可以徹底拿下巴格達?!?
會后,李愬在地圖上將巴格達的城墻分成三段,由于第六路軍還有幾個契胡團,就多分了一些,第三路軍從東面主攻,第五路軍從西北方向主攻,第六路軍從南面主攻,三軍攻入城內后,進行向心攻擊,以黑衣大食的皇宮作為核心目標。
李愬給各軍三天的準備時間,三日后的早上,準時發起攻擊。各軍受領任務以后,開始大規模調派部隊,分配任務,設置陣地,分發彈藥,準備大干一場。
各軍都先后經歷了多次大戰,有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但是巴格達之戰畢竟事關重大,各軍準備的更充分一些。在巷戰中,除了火槍之外,小炮和單兵炸彈也是兩個利器,各軍都準備利用步炮協同,發揮更大的作戰威力。
到了攻城時間以后,第六路軍在城南率先發起攻擊,李愬按照陳弘嶺的建議,在城南選擇一個城門,在城門的左右三十丈處,各選擇一個地方進行猛轟,然后再轟擊城門。
由于黑衣大食軍的連續加固,巴格達的城墻又高又厚,李愬動用了所有的炮兵連續轟了三天,才轟出了三個缺口。
打開缺口以后,唐軍先鋒部隊開始從中間的缺口入城,由于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唐軍比較小心,穩步往里推進,不敢打的太快。
唐軍轟開缺口以后,大食軍又往墻體內的管道里灌石油,并用火箭射燃。由于管道已經被炸斷,石油只能流到兩邊的缺口,中間的缺口根本沒油,無法點燃。
入城的唐軍看到后路無虞,開始大膽的往里攻,但是里面的大食軍依然不好對付。有的大食軍用拋石機扔來一些炸彈,有的直接從從建筑物里扔出炸彈,對入城的唐軍形成較大的威脅。
唐軍先搶占一片區域,然后就地架炮,用小炮對準拋石機進行射擊,拋石機在射擊精度和距離上都無法趕上小炮,一個個拋石機被小炮擊毀。
對于建筑物內的大食軍,唐軍更加輕車熟路,采用交替掩護的方式,逐個建筑物進行搜索攻擊,對于大食軍比較多的建筑物,干脆直接用小炮瞄準轟擊。
第一階段的攻防都在唐軍的預想之中,所以進展比較順利,第二波唐軍緊跟著入城,開始加大攻勢。
沒想到,大食軍在城內也埋設了一些石油管道,一些石油從街道旁邊的噴口中涌出,然后被大食軍用火箭點燃,阻止了唐軍的前進。唐軍干脆對著噴口附近的建筑物猛轟,將建筑物轟塌,將噴口壓住,火勢逐步減弱,唐軍繼續往里攻擊。
唐軍剛前進一段,大食軍又整出了新玩意,突然發射出一些飛射彈向唐軍方向襲來,有些飛射彈就在唐軍附近爆炸,造成了一些死傷。
原來,大食軍也琢磨出了飛射彈的制作方法,這個東西制作起來不復雜,大食軍就批量制作,留在最后的時候發揮作用。但是,飛射彈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準確率不高,只能打擊面狀目標。
雖然飛射彈的精度不高,但是也耐不住數量多,對唐軍的攻城行動產生了很大的威脅。
唐軍干脆將小炮搞到屋頂上,對著飛射彈發射的地方進行轟擊,由于小炮的射擊精度高,很快就將幾個飛射彈的發射點打掉,有些發射點甚至產生二次爆炸,給大食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第三、第五路軍也基本是按照相似的戰法先后攻入城內,在三路大軍的進攻下,給城內的大食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城內的大食軍雖然拼死抵抗,但是根本無法阻擋唐軍的攻勢,唐軍就是一個街道、一個房屋的爭奪,逐步搶占了大片的區域。
就在唐軍集中兵力攻城之時,城**然出現了情況。原來,拉赫曼在大不里士糾集了兩萬多大食軍,趕來巴格達勤王。
張廣孝發現又來了一股大食軍,立即讓圍城部隊分兵阻擋,城內的大食軍趁機突圍,城東爆發了激烈的交戰。
張廣孝命令城外的大炮調轉炮口,對著拉赫曼率領的軍隊猛轟,鎮海軍的其他部隊暫緩入城,先集中兵力對付城外的大食軍。
經過兩個時辰的激烈交戰,拉赫曼率領的大食軍始終無法與城內的大食軍匯合,反而在唐軍的打擊下,損失慘重,最后不得不倉皇向北逃跑。
拉赫曼的軍隊逃走以后,那些突圍出來的大食軍就成了孤軍,遭到唐軍的集中圍剿,這些大食軍逐漸不支趕緊從城門處退回城內。鎮海軍豈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緊跟著這些潰兵入城,進一步擴大了唐軍的攻擊范圍。
經過一天的激戰,唐軍搶占了大片區域,按照這個速度,唐軍三天內就能攻占整個巴格達城。哈里發馬蒙不甘心失敗,對城內所有的軍民發出圣戰的號召,讓他們拿起武器,拼死抵抗異教徒。
黑衣大食的統治者平時窮奢極欲,大肆壓榨百姓,此時想起利用宗教口號,利用底層人民充當炮灰。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他的鬼話,但還是有一些無腦的軍民聽信他的蠱惑,參與到抵抗唐軍的序列。
第二天,很多大食軍向唐軍拼死反撲,他們在唐軍優勢火力的打擊下傷亡慘重,但是仍前赴后繼,高呼著圣戰的口號向唐軍沖來。
唐軍也是殺紅了眼,槍炮并用,對于敢于沖來的大食人無情的射殺,在各個街道內展開了大規模的殺戮。
大食人的炮灰數量畢竟有限,到了第三天大食軍逐步顯現出頹勢,各路唐軍逐步攻入巴格達的中心區域,對于敢于阻擋的大食軍一概射殺。
在唐軍的強大攻勢下,大食人開始感到了害怕,逐步往后退縮,最后全部退到了哈里發的皇宮。唐軍掃平巴格達城內的其他區域后,最后將哈里發皇宮層層包圍,要求里面的大食軍投降,否則就將發動總攻。
哈里發馬蒙發動圣戰讓別人去送死,自己卻不愿意死,最后關頭選擇投降,讓守軍打出了白旗。經過連續三天的進攻,唐軍終于拿下巴格達,李愬下令將所有俘虜趕到城外,集中看押起來,將馬蒙單獨關押。
李愬帶著張廣孝、吳元濟等人來到哈里發的皇宮,發現里面奢華無比,再打開宮中的府庫,里面存放著大量的金銀珠寶,遠遠超過了李愬等人的認知。
吳元濟看到有這么多的珠寶,眼都看直了,當場建議將這些珠寶分給三軍部隊。李愬則認為,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如果全部瓜分肯定不合適,決定拿出其中三分之一的金銀分給各軍,其他的則封存起來,后面交給朝廷。
張廣孝也覺得全部瓜分不太合適,怕朝廷后面怪罪下來,也同意李愬的意見,吳元濟只能無奈接受。
戰后,李愬命人統計巴格達之戰的戰損情況,唐軍陣亡三千多人,一萬多人受傷,大食軍則陣亡四萬多人,六萬多人被俘。
總體來看,第二次巴格達戰役,唐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三個軍的陣亡數量比第一次還低,算是一場比較成功的攻城戰。
唐軍拿下巴格達之后,已經到了九月初,李愬讓部隊原地休整一番,計劃后續將黑衣大食殘余的地方拿下后,再進攻拜占庭帝國。
唐軍休整到第三天,范希朝突然派人送來一封信件,信里說李純考慮到唐軍由于連續作戰,傷亡較大,打下巴格達之后,只要拿下包括亞美尼亞的大食全境就結束任務,不再進攻拜占庭。
原來,李純在后方先后收到各軍的戰報,發現各軍傷亡不小,特別是范希朝送來關于第一次巴格達戰役的戰報后,李純特別心痛,認為拿下黑衣大食就好,不愿因進攻拜占庭產生新的傷亡,就調整計劃,將拜占庭調到第三波進攻計劃。
看到皇帝如此體恤部屬,唐軍將領非常感動,幾支部隊連續作戰,經歷了好幾次惡戰,確實傷亡巨大。光是第六路軍前后就陣亡七八千人,第三路軍的傷亡也很大,第五路軍由于后方留人,所剩部隊也不是很多。
既然上面已經減少任務,李愬等人決定將最后的戰斗打好,把大食剩下的亞美尼亞和波斯西部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