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涌過來的唐軍越來越多,殺得越來越眼紅,森林出口一帶形成了一個絞肉機,唐軍和羅軍尸橫遍野。在唐軍的瘋狂沖擊下,終于撕開一個口子,唐軍持續(xù)往外逃出來,圍攻出口附近的羅軍。
在唐軍的猛烈進攻下,羅軍開始支撐不住,有的人開始向北逃跑,然后其他人也跟著逃跑,唐軍追趕了一陣,但是由于森林里還有炮兵和輜重部隊沒有出來,他們趕緊掉頭接應(yīng)。
由于羅軍的干擾破壞,最終還是有一些炮兵和輜重兵沒能順利逃出來,葬身火海,約有一半的大炮和輜重物資被燒毀。連戰(zhàn)帶燒,唐軍總共陣亡三千多人,近萬人受傷,第一路軍遭受了開戰(zhàn)以來最大的損失。
唐軍目前的情況,已經(jīng)不適合去攻打梁贊,第一路軍繼續(xù)向北進發(fā)了一段占領(lǐng)一個叫做斯科平的小城,在那里駐扎了下來,就地搶救傷員,補充物資,待恢復元氣以后再進攻梁贊。
第一路軍在斯科平休整了近十天,治療傷員,從后方補充物資,部隊逐漸恢復了一些元氣。派出的斥候到梁贊附近偵查敵情,發(fā)現(xiàn)前段襲擊唐軍的那股羅軍,已經(jīng)逃進了梁贊城。
謝長林遭此大挫,郁悶壞了,人員和火炮損失了那么多,肯定影響戰(zhàn)斗力,但是不報此仇,第一路軍所有人員都不會答應(yīng)。除了少量重傷員留在斯科平繼續(xù)養(yǎng)傷,其他主力部隊拔營北上,準備血洗梁贊。
梁贊的守軍也知道唐軍早晚會來報復,拼命加固城墻,也做好了應(yīng)戰(zhàn)準備。唐軍抵達后,先將城市團團圍住,然后開始集中轟城,先后在城南轟出兩個缺口,以加大進攻的沖擊力。
打開缺口后,兩支先頭部隊率先攻城,沒想到此時守軍的拋石機開始發(fā)威,對著兩個缺口扔來石頭,入城的唐軍產(chǎn)生了不小的傷亡,趕緊躲到建筑物的后側(cè)。
謝長林看到這個情形更加憤怒,命令炮兵對有拋石機的地方延伸炮擊,直到把幾個拋石機打掉。此時,第二波攻城部隊直接頂上,第一波部隊匯合后,開始對城內(nèi)放開攻擊。
唐軍連續(xù)被這股羅軍折騰,都氣壞了,一旦沒了束縛,就像一群餓狼,碰到羅軍就立即射殺,碰到?jīng)]死透的還要再捅兩刀。剛開始,還有羅斯軍企圖阻擋唐軍,但是唐軍如兇神惡煞一般,大肆殺戮羅斯軍,剩余的羅斯軍都怕了,開始爭相逃命。
由于四門已經(jīng)被堵死了,羅軍突圍無望,只能收縮在城市的西北角。此時,羅軍覺得只有拼死一搏還有希望,否則都會被唐軍屠殺掉,所以聚集起來抵抗唐軍。
羅軍這種聚集,只是一種心理效應(yīng),毫無實際意義,唐軍抵達后,正好可以集火射擊,提高殺傷的效果。特別是那些經(jīng)歷大火,受過燒傷、戰(zhàn)傷的唐軍,幾乎就是見人就射、逢人便殺,無數(shù)的羅斯軍倒在血泊中。
剩下的羅斯軍都嚇傻了,哪還有抵抗的勇氣,趕快打白旗投降,帶隊的將領(lǐng)看殺得也差不多了,也不忍心趕盡殺絕,就命令唐軍停止殺戮,將這些俘虜押出城外。
謝長林讓人算了一下,羅斯軍在森林襲擊唐軍時,大概陣亡了四千多人,這次又被唐軍殺了一萬兩千人,唐軍此次陣亡八百多人??傮w來說,羅軍陣亡1.6萬人,唐軍陣亡近四千人。
這種傷損率其實對唐軍很不利,因為唐軍很難補充人數(shù),后面還要打好幾個國家,不覺有些憂心忡忡。
既然占領(lǐng)了梁贊,也算是報了仇,謝長林再次留下一個扶余團,看押俘虜,保障后勤,然后帶著部隊向西進發(fā)。
第一路軍一路向西,先后擊敗了幾股羅軍,這些羅軍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紛紛向西撤退,最后撤到第聶伯河上游重鎮(zhèn)莫吉廖夫。
第一路軍一路征戰(zhàn),損失不少,所以就不愿再輕易開戰(zhàn),將莫吉廖夫圍困以后,謝長林就派出信使,要求守軍投降,只要他們投降唐軍可以善待他們,全部遣散,不予懲罰。
莫吉廖夫位于基輔以北,當?shù)氐氖剀娺€抱有幻想,覺得如果能堅守幾天,基輔就會派軍來救援他們,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基輔此時已經(jīng)在被第二路軍圍攻,還幻想著莫吉廖夫能夠派兵支援基輔。
謝長林不管他們的這些幻想,看到莫吉廖夫不愿投降,就立即命令部隊攻城。城內(nèi)只有一萬多守軍,在唐軍一天的猛攻下,就迅速陷落,城內(nèi)的守軍大部分投降。
由于這次攻城還算順利,謝長林就沒有報復這些守軍,除了羈押了幾十名將領(lǐng),將其他普通士兵都釋放了。
謝長林聽說第二路軍正在南邊進攻基輔,就留下一個扶余團鎮(zhèn)守莫吉廖夫,然后帶著部隊沿第聶伯河南下,準備與第二路軍匯合。
第二路軍幾乎與第一路軍同時到達烏拉爾河一帶,不同的是,早在三年前鎮(zhèn)胡軍副將魏安正就率領(lǐng)一萬人,來到烏拉爾河下游的索科城,防御可薩汗國可能的入侵。
可薩汗國是東歐南部一個以游牧為主民族,國界東到烏拉爾河,西到第聶伯河下游,北到薩拉托夫,南到高加索山。
可薩汗國更靠南一些,與黑衣大食、拜占庭等文明的國家相鄰,國民信仰猶太教,所以會有大量的猶太商人來經(jīng)商,國家的經(jīng)濟水平和文明程度會比保加爾強一些。
可薩汗國境內(nèi)的部落,原本可以到烏拉爾河以東放牧,自從唐軍來了之后,整個烏拉爾河就被防住了。有些可薩部落不服,還敢強行越過烏拉爾河放牧,被魏安正派兵一陣痛擊,最后都被打老實了,再也不敢向東越過烏拉爾河。
魏安正率軍在這里防守邊境的同時,也搜集一些可薩汗國的情報,囤積軍需物資,還在河上架了一座橋,等待后續(xù)主力部隊的到來。
烏重胤帶領(lǐng)第二路軍主力趕到以后,發(fā)現(xiàn)魏安正提前準備了很多工作,非常高興,與幾個配屬的襄人團躲過寒冬后,在次年春與第一路軍同時發(fā)起進攻。
第二路軍擁有好幾萬人,過了烏拉爾河以后,浩浩蕩蕩朝著可薩汗國腹地進軍。
可薩汗國的塔布蘭可汗,感覺前面已經(jīng)容忍了唐軍占據(jù)烏拉爾河以東的草原,沒想到他們竟然明目張膽地入侵可薩汗國,決定立即派兵反擊。
可薩汗國派出一支五萬多人的騎兵,與唐軍針鋒相對,兩軍在一片荒原相遇,兩軍都有點忌憚對方,不敢首先發(fā)動進攻,形成了對峙狀態(tài)。
烏重胤老謀深算,知道如果能夠成功引誘可薩軍進攻,對唐軍比較有利,所以就派出兩千唐軍,對帶隊的將領(lǐng)交代一番,然后命令他們向可薩軍進擊。
這兩千唐軍騎著馬,一路小跑,來到卡薩軍陣前,對著可薩軍一頓大罵,可薩軍也不懂唐軍罵什么,但估計是在問候他們的祖宗,心中不覺火起。
這支唐軍罵完還不過癮,又向前前進了一點,然后端著槍對可薩軍就射出一梭子子彈,射完就往回跑。
可薩軍正氣著,一不小心又被對方撂倒兩百多人,肺都快被氣炸了,當即策馬追擊這股唐軍。烏重胤看到可軍上套了,露出一絲壞笑,讓炮兵立即準備。
可薩軍追了一段,進入了唐軍炮兵的射程,唐軍的炮彈立即傾瀉而來,很多可軍被炸的人仰馬翻。僥幸能夠沖過炮火打擊的,又遇到唐軍密集的火槍陣,一個個被子彈打成了篩子。
也就是半個時辰的功夫,沖在前面的可軍,非死即傷,后面的可軍也不傻,看著前有炮彈,后有火槍,沖過去早晚都是個死,趕緊停止了沖擊,后退到了原地。
烏重胤覺得可軍不來,就沒得玩,必須還得引誘他們一下,不能讓他們跑了。烏重胤又召來一個將領(lǐng),對他耳語一番,讓他帶領(lǐng)三千騎兵,再次去挑釁可軍。
這支三千人的唐軍,前面也是不停的問候可薩人的祖宗,可薩人也有嘴,當即也反罵過來,兩軍就這樣搞起了潑婦罵街。
罵著罵著,可薩人惱了,開始向唐軍放箭,唐軍的距離是精心挑選的,自然不會讓可薩人射到。唐軍裝作氣憤的樣子,立即舉槍還擊,由于火槍的射程比弓箭遠,這次又有一批可薩軍中槍倒地。
可薩人尤其又氣又急,立即圍攏過來,開始進攻這支唐軍。這次,這次唐軍沒撤,而是在原地與可薩軍對戰(zhàn)??伤_人想,縱然唐軍火器厲害,也架不住我們?nèi)硕?,立即包抄過去,圍著這股唐軍打。
烏重胤遠遠看到,又露出一絲壞笑,你們這些可薩人,把其他唐軍當成了空氣?只見他大手一揮,立即有兩支唐軍從兩翼包抄過去。
可薩人眼看就要將第一股唐軍圍住,準備對他們進行圍攻,沒想到外圍又來了兩支唐軍,將他們反包圍,三支唐軍跟可軍混戰(zhàn)在一起。
烏重胤看到達成目的,立即指揮其他唐軍全線出擊,這下可軍才反應(yīng)過來,又中了唐軍的誘敵之計??绍娭览^續(xù)糾纏下去,肯定是全軍覆沒,立即掉頭向西逃跑。
唐軍豈會輕易放過這股可軍,持續(xù)對他們追殺,一路上殺得可軍尸橫遍野,只有不到兩萬人逃出生天。
烏重胤開局大勝,感覺一口氣干掉三萬多可軍,感覺也過癮了,就讓唐軍停止追擊,短暫休整一番,帶上炮兵和輜重,繼續(xù)向西進發(fā)。
可薩人屬于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首都,但是可汗有兩個常駐地,一個是伏爾加河注入里海入海口附近的伊季耳,一個是頓河注入黑海入??诟浇乃_開。
此時,塔布蘭可汗正在伊季耳,聽說前方部隊戰(zhàn)敗,嚇得半死,將城市交給大將莫拉克,自己帶著親兵往西逃到了薩開。莫拉克收攏一些逃兵,加上城內(nèi)剩余的部隊,湊夠了三萬人,企圖依賴伊季耳地利條件,守住這個城市。
伊季耳位于伏爾加河入海口附近的三角洲,附近多水流和濕地,并不適合唐軍的大兵團行動,屬于易守難攻的城市。
魏安正久在此處,大體知道伊季耳的情況,就將伊季耳的地形特點跟烏重胤說了,烏重胤考慮了一番認為,既然那些逃兵都可以進入伊季耳,說明伊季耳附近走騎兵是沒問題的,最多是炮車會受到影響,干脆帶上炸藥,不用大炮也能攻城。
第二路軍到達伊季耳以東后,發(fā)現(xiàn)這里果然可以走騎兵,但是炮車太重,容易陷進去,烏重胤就讓炮兵和輜重部隊在附近一個叫紅亞爾的小城里待命,自己帶領(lǐng)主力去進攻伊季耳。
第二路軍抵達伊季耳城東以后,發(fā)現(xiàn)此城西臨伏爾加河,就將其東南北三面包圍。烏重胤覺得攻城麻煩,就想引誘城內(nèi)的可軍出城作戰(zhàn)。
烏重胤排好陣型以后,再命一員小將,帶著兩千騎兵前去罵陣。這里的可軍有很多是從上次對戰(zhàn)中逃回來的,他們對唐軍的這種詭計已經(jīng)有了防御力,任唐軍怎么問候他們的祖宗,就是躲在城墻后面不出來。
唐軍小將已經(jīng)很努力了,帶著部屬罵了半個多時辰,城上的可軍吃著東西、喝著牛奶,就當是在罵別人,頭也不露一下。這隊唐軍罵的口干舌燥,看到?jīng)]有起到作用,只得姍姍退去。
可軍發(fā)現(xiàn),只要臉皮夠厚,唐軍就拿他們沒辦法,一個個哈哈大笑,還對著撤回的唐軍極盡嘲諷。
烏重胤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又命令三千唐軍過去罵陣。可軍對唐軍的這種套路已經(jīng)熟悉,置之不理,沒想到又來了三千唐軍加入罵陣,然后又來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