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豪循聲望去,卻見是個身著藏藍色儒袍,頭戴天藍色方巾,手中執著紙扇,郃下蓄著長須,做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
“你是何人?”群豪均不識得此人,故而有此一問。
“韓大哥?”卻聽站在歐陽鋒身邊的楊過驚呼道。
“沒錯,在下姓韓,單名一個幸字!”韓幸輕輕一笑,將那繪有梅蘭竹菊的紙扇合上,執在手中,朝著四方群豪拱手道。
“你可會武功,若是不會武功,如何擔任武林盟主?”群豪之中站出一老者問道。韓幸一身儒袍,再兼十指修長白皙,一看便是個拿筆桿子的文人。
“在下確實不會武功!”韓幸很是坦然的說道。
“下去,下去,下去!”在場的群豪頓時齊聲趕人道。若不是因為韓幸與洪七公同行,恐怕早就將他轟下去了!不會武功,你當什么武林盟主啊!你要成了武林盟主,讓我們這些習武之人的臉往哪里擱?。?
“韓大哥,你如何能當武林盟主???就不要開玩笑了,快下來吧!”就連楊過都有些啼笑皆非的朝著韓幸招手道。
“誰說武林盟主,非得武功高強啊?”韓幸卻是正色問道。
臺下的群豪頓時都愣住了,想來他們心中所想大概如下:武林盟主得武功高,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難道我們還得告訴你不成?
“韓小子,你敢上這個臺,想必是有一番說辭的吧?”洪七公卻是笑道。
“這位韓先生既然相要爭一爭這武林盟主之位,諸位且聽他怎么說吧!”見洪七公有意聽一聽韓幸的說法,郭靖便也開口道。
黃蓉見韓幸打亂了她的安排,頓時有些不悅,不過也只是將韓幸當做跳梁小丑。
“郭大俠果然是胸懷寬廣的仁人君子??!”在場的群豪聞言都對郭靖的寬廣胸懷深表欽佩。
見群豪靜了下來,打算聽自己的說法,韓幸便開口道:“適才,諸位英雄、郭大俠、陸莊主也曾言:此次選出武林盟主,乃是為了驅逐虜韃,復我中華!言下之意,本次選出的武林盟主,要能夠帶領大家奪我失地,肅清宇內!這就意味著,本次選出的武林盟主,重在統兵領軍,而不在武功高強!在下不才,愿毛遂自薦!”
“你這腐儒能知道什么統兵領軍之術?怕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吧!”之前質問韓幸不懂武功的那老者再次出言譏諷道。
“依這位老先生的意思,讀書人便都是不懂得領軍的了?莫非汝等習武之人,便都懂得領軍作戰了?”韓幸反唇相譏道。
那老者頓時蔫巴了,尋常的江湖草莽,一味的好勇斗狠,要說到武功招式,那可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真要說起什么兵法、時局,他們卻是一竅不通的!便是落草劫道的山賊,懂得都比他們多~
“朱某卻是要為這位兄臺說一句公道話!古之名將,也并非個個都是武林高手,其中不乏手無縛雞之力的儒將。諸如那春秋時的孫武、孫臏、吳起、漢初的韓信、漢末的諸葛武侯、周瑜,都是儒將之中的典范!”卻見一個同樣是儒生打扮,手中拿著一支毛筆的人站了出來。
眾人一看,此人卻是南帝一燈大師門下“漁樵耕讀”四大弟子中的“讀”,出身大理書香門第的朱子柳。他曾經中過大理國頭名狀元,還擔任過宰相,卻是文武全才。
“這腐儒在江湖上寂寂無名,即便他真有孫臏、吳起之才,德不配位,又如何能服眾?”那老者不依不饒道。
“若是這位韓兄弟當真有孫臏。吳起之才,郭某人情緣將武林盟主之位拱手相讓,心甘情愿為他所驅策!”郭靖畢竟是為國為民的大俠,他關心的是擊敗蒙元,光復大宋河山,救民于水火之中。武林盟主對他來說不過是虛名罷了~
“郭大俠果然是心懷天下,淡薄名利的頂天立地好男兒!”韓幸由衷的贊嘆道。他對于郭靖這位為國為民的大俠,是由衷的敬佩的,但對于他戍守襄陽的義舉,卻是不敢茍同。他之所以自薦武林盟主,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世界征服任務,做最后的垂死掙扎。另一方面,也存了為郭靖指點時局的想法!
“剛才洪幫主他老人家不是說了嗎?郭大俠可是得了岳王爺一生兵法經驗的總結——《武穆遺書》,可謂岳王爺的隔世傳人!更曾經擔任蒙古國西征右路軍元帥。知己知彼,你這腐儒,如何能與郭大俠相比?”那老者繼續噓道。
“既同是為了驅逐虜韃,復我中華,又怎可對這位韓先生心存偏見哪?”郭靖卻是站出來說道。
“只是,韓先生您不通武藝,你與郭某又該如何分個高下哪?”郭靖有些犯難道。
“靖哥哥,不如你們就分析一下當今的時局吧?”黃蓉忽然來到郭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建議道。有這位“女中諸葛”擔任智囊,從旁提點,郭靖還真不怕韓幸哩~
“韓先生,你看可好?”郭靖便轉向韓幸詢問道。
“自然是好的,郭大俠先請吧!”韓幸的做了個請的姿勢道。郭靖點了點頭,便率先清了清嗓子開口道:
“自宋蒙聯合滅金后,蒙古韃子已經成為了我大宋的心腹大患!自蒙哥繼承汗位后,蒙古韃子縷縷犯我疆土,意圖染指我大宋河山,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郭某曾添為蒙古國西征右路軍元帥,略知兵事。然,郭某心系故土,日日不敢有忘自己乃是漢人,更不敢貪戀高官厚祿。值此國難當頭之際,郭某雖是一介草民、江湖草莽,卻也知道為君分憂!故而號召江湖兒女,共守襄陽,以御外敵于國門之外!”郭大俠這一番話發自肺腑,大義凜然,慷慨激昂,說到激動處,甚至虎目含淚。便是韓幸都聽了都暗自點頭,肅然起敬。
“郭大俠為國為民,于國難當頭之時挺身而出。當真是我輩之楷模,在下敬郭大俠一杯!”韓幸端起酒杯,執禮甚恭道。
“不過,對于郭大俠適才之言,韓某人卻是不敢完全茍同!”接下來,卻是到了韓幸自我發揮的時候了!。
“以在下之見,襄陽不可守!”韓幸朗聲道,他這話一出口,在場的群豪立刻沸騰了起來。
“襄陽不可守?莫非你這腐儒打算將我大宋的門戶拱手獻給韃子嗎?你莫不是蒙古人派來的奸細?”那從一開始就看韓幸不爽的老者當即發難道。
“非也,非也!襄樊乃是大宋北地門戶,自然不可有失!只是,兵法有云:孤城不可守。坐守孤城,便是守得了一日,如何守得了一世?要我說,應當銳意進取,由蜀道入漢中,收服關中、河洛要地,如此,方能維系~”韓幸看著江湖群豪問道。
“韓先生,非是郭某膽怯,不敢效仿岳王爺出城與蒙古韃子作戰!只是,蒙古之長在于騎射,大宋之長在于弓弩和守城!不是郭某人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大宋軍隊,若是當真在野戰中遇上蒙古騎兵,恐怕頃刻間就會潰不成軍!”郭靖很是苦惱道。
“從幾時起,這戍守大宋邊疆的重擔,忽然之間落到我等江湖草莽之人身上了?襄樊如此重地,朝廷難道不該在此駐守重兵把守嗎?便是將舉國之兵,十之六、七匯聚到此處,也不為過吧?”韓幸卻是陳述事實道。
面對他的疑問,就連郭大俠都沉默了!南宋君臣偏安一隅,醉心享樂,這根本就是大宋朝人盡皆知的秘密!只是,迫于君臣綱常的束縛,沒有人敢指責南宋當權者醉生夢死,茍且偷安的愚行罷了。大宋之所以如同縮頭烏龜般被動防守,還不是統治階級不給力的緣故?
“朝廷派出了呂文德將軍鎮守襄陽,自是重視襄樊要地的!”郭靖正色道。
“林學士有詩云: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宋朝的官家與諸位宰輔大臣一心只求天下太平,原是人盡皆知的秘密!要我說,這般腐朽無能的朝廷,不要也罷~”提到南宋朝廷,韓幸是滿心的不屑?!颁S宋”之名,可不是白叫的!
“住口!你口中如何能說出這等目無君上的狂悖之言?這豈是為臣為民之道?君既是君,臣既是臣!”郭靖聞言勃然大怒,他乃是三綱五常的重度受害者。連楊過娶自己師傅小龍女這種小事兒都不讓,何況是韓幸這番以下犯上之言啊!
“郭大俠說得是,你這無君無父之輩,安敢在這里大放厥詞!我大宋朝立國數百年,當今官家只是為小人所蒙蔽,為臣為民者不思報效國家,你還是不是漢家兒郎?”那老者再次竄出來落井下石道。
“那我漢家兒郎北定中原,收復失地,恐怕是遙遙無期了!恐怕就連偏安一隅都難以維系~”韓幸聞言嗤之以鼻道。他說的可不就是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嗎??
要說歷朝歷代之中,韓幸最瞧不起那個漢人王朝,那便是南宋了!南宋乃是歷朝歷代歲入最多的朝代,靠著海外貿易,南宋每年歲入高達上億兩白銀!上億兩啊,大明朝一年歲入不過才區區幾千萬兩!即便這上億兩有水分,宋朝乃是歷史上經濟狀況最寬裕的王朝,這一點,大家總是認可的吧?
要說明朝覆滅,乃是因為國庫空虛。坐擁金山銀山的大宋朝居然也覆滅,未免也太說不過去吧!有銀子還能打輸,這就有點太丟人了吧?這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1秒記住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