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長。”
“我們援西軍,戰略任務是什么?”
丁偉起身,詢問道。
“在保全自身的情況下,襲擾,攻打馬匪軍后方,也就是甘區東部,以此策應西路軍,救援西路軍突圍東返的戰士。”
“如果有可能的話,在甘區,寧區,建立革命根據地,延伸打通綏遠的道路。”
軍長講述戰略任務。
“軍長。”
“能夠去接應李云龍嗎?”
“他還在馬匪軍圍剿區,怕是很危險……”
孔捷和李云龍的生死戰友情,讓他放心不下李云龍。
自然想著去接應李云龍。
“只要你團不會被馬匪軍圍剿的全軍覆沒,不影響大局作戰,能夠壯大發展部隊。”
“都沒問題。”
“襲擊馬匪軍后方,需要鬧出一些動靜。”
“你們自己把握度。”
“不要吃虧就行了。”
“如果有大的軍事行動,軍部會聯系你們。”
“如今缺少電臺聯系,真要打起來,還得看你們這些指戰員自己發揮。”
“軍部會議就是這些。”
“你們這些抽調的援西軍,去做準備吧。”
軍長擺了擺手。
孔捷和丁偉都是走了出去。
“寧西南。”
“范圍可不小。”
“那邊還擺放著姓關的十萬大軍。”
“雖說調走了大半,但怎么說也得有個三五萬軍隊。”
“加上寧部馬軍閥的部隊。”
“咱們這兩個團過去,水花都不一定蹦跶兩下。”
“進不進得去,都是兩說。”
“得合計一下。”
“咱打個配合。”
“先送一些人進寧,尋到李云龍。”
“那小子手上有電臺,我們能夠隨時和總部聯系,獲取態勢情報,也方便我們今后作戰。”
丁偉對著孔捷道。
“李云龍在同心縣那邊留了部隊,這個我知道。”
“我們可以繞道六盤山根據地,北上過去。”
“那邊有我們的人,是沒問題的。”
孔捷道。
“同心縣?咱們當初打的是東邊兒的鹽池,那小子跑到南邊去了?”
丁偉驚了,他現在和李云龍的關系,沒有孔捷那么鐵,很多事情自然不了解。
“六盤山那邊根據地建立了起來之后。”
“我們一打鹽池,寧馬軍閥部隊就北縮。”
“這時候反動派來了四個派系的軍隊想圍剿我們。”
“派系混亂,立刻就亂成了一鍋粥。”
“越是混亂,咱們就越容易發展。”
“反動派部隊自己倒賣軍火物資,在當地燒殺搶掠,搞亂了地方民政,李云龍那小子黑吃黑賺了不少。”
“你被調到陜北協防總部,不了解這邊。”
孔捷解釋道。
他跟著李云龍混,部隊補充的不錯。
只是最近一番惡戰,反動派大兵團圍剿,也是損失慘重。
孔捷和李云龍的生死之交關系不是說說,他在世上,也沒第二個更加了解李云龍的人了。
“李云龍電報上分析。”
“光頭下了血本要圍剿西路軍。”
“咱們援西軍,作用有限啊。”
“西路軍要是西進,馬匪軍回頭和反動派大軍合圍我們,咱們可能就成目標了啊。”
“得選個能進能退的地方。”
丁偉合計了一下說道。
丁偉不知道未來,年底,張學良,楊虎城就要行動了,國內局勢將要有大變化。
丁偉是單純順勢推導,援西軍處境是真不怎么好。
主要是西北太窮,就算能建立根據地,人少,兵力補充不了多少,武器彈藥,其他物資更是稀缺。
西北根據地,不好搞。
“李云龍那小子早就選好了,就寧西南。”
“他留兵在那兒,不是白留的。”
孔捷說道。
“咱看下地圖。”
丁偉直接掏出地圖看了起來。
孔捷則是指給他方位。
“嗨,你還別說。”
“李云龍選的地兒,還真有說法。”
“寧西南這邊,山溝溝真多,這地形很好控制交通要道,也是伏擊戰,運動戰的好地形。”
“進可襲擊馬匪軍和反動派縣城,退可入六盤山打游擊。”
“還避開了寧東南的總部機關根據地發展區。”
丁偉點了點頭道。
其實李云龍選的地方,就是陜北總部當初決定的寧夏戰役的任務目標。
只是因為張想另起爐灶,不服從命令,導致計劃破產,后續在抗戰之后才重新撿起來。
反動派重兵集結西北地區之后。
整個地區平衡就被打破。
西北軍閥們想要各自自保,紛紛開始收縮兵力。
害怕自己被滅,所以給革命軍隊放開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光頭當初派孫殿英打過西北三馬。
這讓西北軍閥一直有警惕心。
這也就給了革命軍隊發展根據地的機會。
李云龍這貨其實是撿了個便宜。
反動派大軍圍剿過來。
本地軍閥退讓,退了之后,基本沒有回去。
就算回去,也是堅守要地,不像以前那樣在本地作威作福。
反動派的西北軍被調走。
當地圍剿封鎖情況就變得松垮下來。
加上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反動派軍隊當時軍紀之敗壞,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燒殺搶掠可不僅僅是鬼子在做。
反動派軍隊其實做的更多。
但凡看點地方縣志記載就能知道,為何會有千百萬老百姓愿意推著小車支援革命隊伍了。
光頭手下的軍隊,很多比土匪還土匪,比鬼子也不遑多讓。
他不得人心是有道理的。
很多地方的群眾基礎,是光頭手下給逼著整出來的。
話說沒對比就沒傷害。
被搶了家里的糧食,妻女被折辱致死,當地老百姓幾乎是踴躍參加革命軍隊復仇。
在當地建立根據地也是順理成章。
當革命軍站穩之后,來了一波土改,打土豪地主,這就有了更多的群眾基礎。
后來抗戰擴軍,這些地方就站的穩穩地。
李云龍留守的軍隊,運氣好,獲得了一個發展的的窗口機會期。
不僅站穩了腳,而且發展的很不錯。
但緊接著全面抗戰爆發。
李云龍去了晉西北,和丁偉,孔捷他們成了鐵三角,寧西南這邊也沒繼續發展下去。
相當于交接給了兄弟部隊。
但此時是36年十一月底,十二月初,距離37年七月,還有大半年時間,距離李云龍他們北上,還有一年。
這一年時間,其實能夠做很多事情。
按照歷史軌跡,李云龍要在37年五月后才可能回到陜北。
如今是完全改變了。
“晚上讓無人機兩小時飛一次。”
“咱們今天過中寧那邊,雖然從土路繞開了縣城,但應當是被盯上了。”
李云龍坐在冷風身邊說道。
“這個沒問題。”
“我和蘇筱一個飛前半夜,一個飛后半夜。”
冷風點頭道。
“你倆明天還要開車。”
“讓沈泉他們來。”
“就是那個,太陽能電池電路板啥的,你們給先弄一弄,多教一教。”
李云龍解釋道。
無人機這玩意兒,操控起來沒啥難度。
這都三天時間了,加上凌晨那一仗,沈泉和27師的幾個大學生參謀,都玩上手了。
現在就是還沒玩兒明白太陽能板,蓄電池那些,一個搞不好,容易電死人。
一直都是冷風在操作,雖然教了一些,但是還不熟練。
“沒問題。”
“晚上有可能發生戰斗是嗎,團長?”
冷風詢問道。
“這個說不好。”
“寧馬匪軍和甘,青匪軍不一樣。”
“他們被打怕了,又怕反動派軍隊剿滅他們,一般不會動手。”
“可我們人少,板車運了那么多物資。”
“肯定有人眼饞。”
“或許來的不是正規部隊,而是土匪,軍閥下面的一些手下,肯定有不老實的,管不住下面……”
“沒有來找麻煩的最好。”
“若是有人來了,那肯定讓那些狗東西喝一壺的。”
“我老李輕重機槍都架好了,就等著不長眼的東西找上門來。”
李云龍希望能夠將蘇筱和冷風,安全帶到大部隊處的安全地區。
但內心還是想和馬匪軍戰斗。
因為171團損失太大了,這份仇恨,讓李云龍做夢都想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