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諸侯鏖戰(zhàn)于朝歌與虎牢關,雙方投入兵力近達二十萬人,站在鹿腸山上,望著牧野原上綿延近百里的軍營,龍陽無可奈何的砸了咂嘴,別看熾天軍強大。但這也需要個度,對方超過三萬兵馬,熾天軍哪有機會吃掉對方,但在鹿腸山上也屬浪費時間,于是龍陽思前想后,決定出兵冀州,減少并州軍的壓力,阻攔冀州方向來的援兵。
三月末,熾天軍巧渡漳水,忽然出現(xiàn)在鄴城之外。霎時間全城震動,不過袁紹怎么也是四世三公之后,門生故吏眾多,面對熾天軍的到來,城內(nèi)立刻封死了四門,隨后讓袁譚領兵駐守四城。得聞此事,龍陽撇了撇嘴,沖鄴城不屑的豎起中指,隨后引兵向北殺去。
四月中旬,熾天軍挺近冀州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對此軍機署眾人很是無奈,但也佩服龍陽的大膽,敢領著五千兵馬在冀州境內(nèi)穿梭,這份膽識恐怕也只有龍俊可以比擬。于是軍機署下令,冀州的天網(wǎng)各部全力配合熾天軍,防止對方將其攔截在冀州內(nèi)部。
與此同時身在牧野的袁紹也知曉了此事,相比鄴城的應對,袁紹更為大膽,直接下令冀州全境堅壁清野,任由這只部隊搗亂。但他這個命令剛剛下達,袁紹便得知了一個驚天的喜訊,奇襲井陘的張遼部被張郃與沮授敗于上艾,退進太行山。
“哈哈哈哈,好好好,不愧是張儁乂,果然了得!”大笑一聲,袁紹起身喊道“傳令張郃讓他引兵來援,命沮授想辦法殲滅竄入冀州的并州軍,切不可給對方靠近井陘的機會,大山那邊我軍進不去,那么并州軍也別想在那里打開局面。”
當日這份調(diào)令便從牧野送出。同一時間呂布與陳宮也知曉了張遼兵敗上艾的消息,呂布本想處置張遼,可考慮到此役還未打完,遂按照陳宮的建議,從朝歌調(diào)出一萬兵馬馳援張遼部,并嚴令張遼不可在肆意出擊,等朝歌這里分出勝負再說。
戰(zhàn)局糜爛到這種地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長安的龍俊。當他得知張遼敗于沮授與張郃之手后,心中不免替并州軍感到擔憂,若沮授在朝歌也就罷了,起碼有陳宮在哪里盯著,沮授翻不出什么大浪。可一旦放任此人單獨領軍,說不得此戰(zhàn)會出現(xiàn)意料不到的結果。于是乎,龍俊直接下令嚴奈,命其帶領一處馳援熾天軍,想辦法殺掉沮授。
面對龍俊如此古怪的命令,郭嘉等人暗暗稱奇,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謀士罷了,為何龍俊如此重視。不過等龍俊拿出界橋之戰(zhàn)的抵報后,幾人才明白龍俊此舉為何。看著那份關于沮授的介紹,郭嘉贊嘆道“此人之才不在陳宮之下,尤在我等之上啊。”
“名不顯天下,由此可以斷定此人并不受袁紹重視,端是一樁奇事!”同樣知曉了沮授身份的徐庶,暗暗稱奇。一個有如此才能之人,居然名不經(jīng)傳,要不是有天網(wǎng)相助,恐怕關中軍打入了冀州也未能得知有這么一個人。
聽到兩人稱贊沮授,龍俊一臉笑意的解釋道“傳聞說沮授恃才傲物,多次頂撞于袁紹,導致袁紹極為憤恨,外加沮授支持長子袁譚,袁尚與其母劉氏對其也多有不滿,所以袁紹根本不待見沮授,要不是此役關乎冀州未來,恐怕沮授此刻應處于牢獄之中!”
“如若這樣,主公,我們不妨將其招降您看如何?讓嚴司理將其擄來,您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畢竟您的名聲并不弱于袁紹,即便他看重袁紹四世三公的威名,有您親自出面,想必他也不會言詞拒絕吧!”聽完龍俊的解釋,荀攸十分替沮授不值,像他們幾人,據(jù)天網(wǎng)的消息稱,幾人的生平早已擺在各方諸侯的桌榻之上,而沮授居然還有牢獄之險。
“算了吧,沮授這個人若真的有心投靠其他勢力,恐怕早就自己離開了!我感覺他并不是看重袁紹的四世三公之名,只是他覺得袁紹能達成他心中某個期待而已,事關信仰,你覺得有多少人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信仰?”雖然龍俊也對沮授抱有期待,但前世曹操都未能招降此人,足以看出這沮授并不是那種信奉利益之人。
見幾人想通這其中的關鍵,龍俊拍了拍手,將眾人的目光吸引過來,沉聲道“雙方的戰(zhàn)事問題,咱們暫時先放置一邊,接下來我有幾件事要跟你們說。既然咱們決定用文和的計策,那么最終我方肯定要沖著太原的朝廷而去。可朝廷一旦被我方接到了長安,肯定會與我方獨有的內(nèi)政發(fā)生沖突,事關我方基業(yè),眾位可有什么想法?”
其實自打當初龍俊允準了賈詡之計,眾人便考慮到此事,不過他們見龍俊一直未提,所以也不敢輕易發(fā)表什么意見。那日之后,郭嘉以軍機署主事這職私下里給他們開了一個會,讓他們注意一下今后眾人的身份。別看龍俊對此毫不在意,但將來龍俊如果在進一步,同僚會更多,擅自發(fā)言所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
“怎么?你們沒有什么想法么?”瞧著眾人三緘其口,龍俊瞥了一眼郭嘉,那場會議龍俊當然知道,不過他總不能因為這個去教訓郭嘉多事吧?再者郭嘉有此舉動也表明他的忠心,他哪里好意思去斥責郭嘉多事。等了半天見還未有人發(fā)言,龍俊只好說出自己的意圖。
“自大漢立國以來,官員選拔一直都是靠舉孝廉進行,這其中牽扯到黨爭、門閥、故舊,所以造成了朝堂之上的混亂。遙想當年我在洛陽之際,士族、皇族、閹黨、陛下,這就四個勢力,所以趁這個機會我想改進官員進選的歸程。”說到這里,龍俊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預案分扔到幾人的桌上。
等他們打開細看之時,龍俊又繼續(xù)道“還有就是官制,雖然光武帝撤銷了丞相制度,加大了三公九卿的權利,可自桓帝開始,三公與九卿聯(lián)合一處制約了皇權,要不是沒有閹黨的出現(xiàn),恐怕這三公九卿不比丞相的權利小。為此,我打算推翻三公九卿制,確立三省六部的制度!這份預案的后幾頁,我便注明了三省六部的職權,你們可以先看看。”
改革官制?這個消息如同一滴水滴進了沸油當中,五人的臉色很是凝重。龍俊此舉不亞于王莽,剛剛接手了朝廷就肆意改革官制,這不等著諸侯聯(lián)合討伐關中么?于是郭嘉率先反對道“主公要改革官制,屬下早有察覺,不過我方剛接手朝廷,就行此舉,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再者我剛才看了一下主公的預案,三省六部制的確可以保證皇權的穩(wěn)固,但這六部我長安早已存在,但也沒見過什么特別之處!”
“沒錯,主公!改革官制事關天下根本,三省六部看似新穎,實際上與三公九卿不外如是!按您所說,三省六部可以集中皇權,但您這預案中的內(nèi)閣與丞相何異?這不等于確立相權么?我等幾人雖不在意此事,但后人難保不會聯(lián)合到一起!”
荀彧說完,徐庶與荀攸也接連反對,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們不怕與天下為敵,也不怕丟失了手中的權利,但怕龍俊因改革一事耽誤了關中的發(fā)展。別看關中如今勢大,可一旦跟世人的想法相左,那么即便有天險,也難保內(nèi)部不會出現(xiàn)問題。
值此情況,龍俊微微一笑,將目光轉向默不作聲的賈詡,郭嘉等人是在替他考慮,所以他沒辦法反駁,但賈詡不同,他更喜歡深究內(nèi)里,將一切翻到表面,供人參詳。于是在眾人警告的眼神與龍俊期待的眼神中,賈詡哭笑不得的說道“主公既然明白他們四人心中所想,為何還要我來做這個惡人?再者你們四位也知道這三省六部的好處,為何偏偏與主公為難呢?別忘了關東各路諸侯曾譏諷我們?yōu)樾U子,那我們這么做不恰好隨了這個名頭?”
話音剛落,郭嘉冷哼一聲,滿臉惱怒的對賈詡反駁道“可一旦失敗,你清楚全力促成此事的主公會遭遇什么!關中中層官職以上人也許會支持主公,但那些底層的人會明白主公的好意么?三公九卿自光武至今,早已深入人心,改革一事更是成為世人心中邪魔做派。你賈文和敢保證關中上下都跟主公一條心么?你也別忘了如今的士林當中,還流傳著對太學院的不屑,那些被打擊的世家還存于世上,朝廷官員對....”
眼看賈詡被郭嘉頂?shù)南虏粊砼_,龍俊趕忙伸出右手阻止郭嘉接下來的話語,阻止道“奉孝,別激動,文和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已,你怎么這么說話!”
誰曾想賈詡對此根本不在意,起身沖龍俊施了一禮,謝過龍俊的好意后,賈詡將目光轉向郭嘉微笑道“奉孝軍師所說我清楚,但不知你們四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自天下大亂至今,雖說我關中的官職皆來自主公敕封,但實際上你們都清楚,一旦諸侯自立,那官職可就亂套了。關中有個涼州牧,冀州難道就不會有么?想要斷絕此事,讓我方在大義上站穩(wěn)腳跟,新的官僚制度必須要有,而且是其他諸侯都不能理解的制度。”
聞言,眾人陷入了沉思,龍俊見狀輕笑了一聲,起身說道“天色已進中午,我們吃過午飯再議,反正最近時間充足,各位請吧!”
“主公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