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王氏及其黨羽謀逆,意圖毀壞皇陵,篡改國運?!?
漕幫漢子的聲音在田邊響起,林玄一邊聽著,一邊抬手把掛在背后的草帽戴上了,遮住了頭頂的陽光。
自古以來蜀道難行,在前朝以前,想要入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風雷寨的地形特殊,三面環山一面水,整個寨子是九宮八卦的布局,外人進來就會迷失。
而寨子跟外界的連通就只有那一道架在水上的鐵索橋。
寨子基本上自給自足,不必出去,因此信息跟外界更加隔絕。
在這里過了一個年,教寨子里的年輕人習習武、種種地,林玄對外界信息的掌控確實變弱了。
幸好還有邸報。
如今有了通達的水道,有了沿途的驛站,來自京城的邸報終于能夠傳到寨子里來。
聽著邸報上所寫的從新年前到新年后,京城發生的這么多事,帝王新封的永安亭侯名聲此刻也終于傳到了他耳朵里。
相比起早在漕幫就見過陳松意跟游天,得過他們的幫助,眼下再次讀起他們在京城掀起的波瀾,滿臉與有榮焉的壯漢,這個矮小老人的表情就要古怪多了。
這位永安亭侯所為,確實可以改變局勢。
她從去年春天就開始奔忙,幾乎是一種非人的方式,補齊了被扎得如同篩子的大齊。
基本上大齊哪個方向出問題,她就能立刻補上。
可是,她的那位在背后主導了一切的師父,那位被帝王以國師之位虛席以待的麒麟先生,怎么怎么聽怎么像自己?
老人一開始還覺得這會不會是自己想多了,可后面卻發現這其中還有小師弟游天的摻和。
——那個神醫游天,絕對是他認識的游天!
難道這是師弟借自己之名去做的?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林玄自己就先推翻了。
不,不可能。
以小師弟的性情跟謀略,就算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謀劃跟布局。
他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到處去找拋棄他的人,然后跟對方同歸于盡。
可我什么時候收過這樣一個徒弟?
林玄聽到最后,自己都茫然了。
他應不應該先放下這里,立刻去京城一趟?
樹蔭下,抱著外孫的潘遜看著自己的隨從站在田邊給田里的人讀邸報。
這時,女婿扶著女兒,帶著拎了點心盒子的侍女來到樹下。
已經入春,女兒身體不算好,還沒有脫下薄襖。
原本在他懷里待得好好的外孫一見到他娘親就立刻發出了“咿咿呀呀”的聲音,伸長了胳膊要娘親抱。
可惜沒有如愿,一雙大手伸了過來,抱起了他。
一道粗獷的笑聲響起:“哈哈柏兒,想爹了吧?爹爹抱!”
潘遜看著中途劫道的女婿。
身為一寨之主,他還不算年長,卻很有威嚴,腰間挎著一把金刀,身上的衣飾充滿了蜀地特色。
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被父親抱起,雖然沒有如愿到母親那里去,但聞到了父親身上熟悉的氣息,也安靜下來了,乖乖地窩在父親的懷里。
陳鐸成親晚,三十了才得了長子,對兒子非常喜歡,恨不得天天抱手上。
也就是老丈人來了,他才肯松手。
“爹?!痹诜蚓е鴥鹤佑质怯H又是蹭的時候,陳夫人看著跟往日截然不同地站在地里,仿佛陷入了沉思的林老先生,向父親問道,“先生這是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迸诉d搖頭,然后指了指天空,“方才還好好的,突然看了一眼天就變成這樣了?!?
聞言,陳夫人也看了一眼天空,難道是要下雨了?
田間,動了離去念頭的林玄又掐算了一番。
這一回他轉變了思路,算京城的人不行,但算自己可以。
“嗯?”
他看著自己算出的結果,他應該留下?
留在這里,對方就會主動朝他來。
在夏至之前,他就能見著人。
夏至啊……林玄放下了手,現在離夏至也不是很遠了,便是他現在出發前往京城,也要差不多夏至才能抵達,那還是留下等好了。
……
天閣,天之極。
雖然京城的邸報不會送來這里,但永安侯親自寫的信昨天就已經被取了上來,放在了閣主的起居處。
昨日容鏡沒有回來,而是在山中觀測星象。
今日他才打開了從京城寄來的木匣,看了陳松意寫來的信。
信里,她匯報了她的戰績。
她去了京城,照足了他的話做,行事只講機緣,做任何事都是隨心所欲,沒有規律。
“……小師叔的到來也幫上了很大的忙,多謝師兄讓小師叔下山。”
容鏡看著手中的信上屬于少女的清麗字跡。
仿佛怕小師叔送了書下來卻不回去會被責罵,她對著他特意解釋了一番。
容鏡莞爾,幾乎可以想象得出在斟酌著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少女臉上是怎樣的神情。
從新年以來,他每次夜觀星象,都能夠見到中原王朝的氣運變化。
再結合她在信里寫的這些,便對應上了每一次觀測到的變化節點。
師伯的這一步安排沒有走錯。
中原王朝的氣運越強盛,他們的對手就越虛弱。
他認真地將她寫的信看了一遍。
陳松意寫的內容雖然多,但是言簡意賅,幾張信紙就寫完了。
而除了這幾張信以外,匣子里還有一疊紙,上面有著密密麻麻的字。
容鏡朝著匣中看了一眼,才往后看去,知道匣中放著的是一份書單。
她這是在替橫渠書院向天閣討要藏書。
不僅如此,她還問他要更加高效的印刷術。
“……我知道本門藏書、改進各種‘技’是為等待合適時機,還于天下,如今盛世將啟,正是時候了。故厚顏請求師門贈書授技,還望師兄答應。松意字。”
平定大齊內部的諸多紛爭,提升王朝氣運的下一步就是打破知識壟斷了,這個請求合情合理。
何況當初分別的時候容鏡就說過,她要什么書只管說,而她現在要的也不是其他,正是書籍。
容鏡不知該說她是會鉆空子,還是對本門了解得如此透徹。
他放下她寄來的信,正要去看匣中的書單時,左邊墻壁上掛著的山河圖忽然生出了變化。
坐在桌后的人抬手一揮,山河社稷圖上的水墨便變化做了繚繞霧色。
容鏡站起了身,望著墻上的云霧繚繞組成山河氣運。
眼下還是白日,天空中沒有星辰可以觀測國運。
但同遠在蜀中的師伯林玄一樣,容鏡也在這幅山河社稷圖上,看到了大齊的氣運增強。
這增長跟過去這些時日他夜觀星象見到的逐漸變化不一樣,而是猛然暴漲。
此消彼長,大齊驟然強盛,就意味著……
殿外忽然響起一聲驚雷。
狂風驟起,原本應該和煦的春日天空此刻驟然聚集了大片的雨云。
積云密布,瞬間籠罩在了雪山上空。
云中電閃雷鳴,一點也不像是春日。
山巔的雪被狂風卷起,朝著殿內吹來。
撕裂天空的電光中,一個身穿道袍的身影出現在了殿門外。
來人須發烏黑,面如冠玉。
他站在風中,沒有看殿中的人,而是先朝墻上不斷有瑞獸生、蒼龍起的山河圖投去一瞥。
冥冥中一聲碎裂的輕響,在中原江山氣運暴漲、原本已經縮短的王朝氣數再續的同時,他光潔如玉的手掌上再一次生出了一道裂紋。
中原氣運暴漲,他便虛弱。
但道人眼中只是掠過一絲浮光,對身上被倒吸走的氣運仿佛毫不在意。
看了片刻,他才收回目光,朝著容鏡看去,然后對他微微一笑。
隨后,他仍舊保持著那份道骨仙風的飄逸,完全不似一個不速之客的攜著風雪跟雷聲,從門外踏了進來。
“這么多年過去,天閣還是老樣子,我上山一日有余,很是有些失望?!?
他身上的道袍跟臂間的拂塵都被風吹動,卻毫不凌亂。
他如閑庭信步,身后的風雪與驚雷仿佛只是他腳步聲的陪襯。
他的眼睛明亮,似是看破了萬載光陰,承載了無數變化的符文與術。
雖然沒有真正見過這張臉,但容鏡還是一眼認出了他的身份。
他低聲叫出了那個名字:“劉洵……”
——天閣不世出的天才,也是最大的叛徒。
他本來生于江南富戶,因為天資聰穎,所以被二代祖師收為了弟子。
上山之后,他表現出了極高的資質,天閣的每一門學他都能學到極致,尤其是“術”之一道上,更是天賦驚人。
二代祖師對他寄予厚望,差一點就讓他成為了天閣第三代閣主。
可惜,他卻因為沉溺于道術,走錯了道路,最終叛出天閣。
此后,每一任天閣閣主繼任時,他的名字跟他所做的一切都會被傳述下來。
而每一任天閣行走都有同樣的秘密任務,就是破壞他的術,把他抓回天之極。
在那之后,天閣已經又再歷經了三代。
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已經化作塵土,可是卻始終沒有人能找到他,更別說是把人抓回來。
松意還在京城,師伯還在不知何處,他人卻出現在了天之極。
闖過了無數機關陣法,卻沒有驚動任何人。
容鏡看著這個活了上百年,容貌看起來卻不過三十的存在,表面上神色未變,實際上卻已經準備全力出手:“身為叛徒,卻登上天之極,閣下是打算回來領罰嗎?”
道人卻對他笑了笑:“不必緊張,我不是沖你來的。”
他毫不掩飾沒有把容鏡放在眼里的事實,甚至整個天閣的弟子加在一起,也不會叫他有所忌憚。
“這一代的天閣行走實在是很有能耐,居然能夠找到我的陣眼,還能用她來反制我?!?
“天閣總算給我制造了一個有趣的對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