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9日,星期五。
北美電影市場迎來了又一個常規的周末檔期。
然而,對于身處洛杉磯的新線影業總部,以及遠在瓊州三亞遙控指揮的王盛而言,這個周末注定不同尋常。
《功夫足球》在經過一波三折的宣發,尤其是借助《喬恩·斯圖爾特每日秀》的“吐槽”效應和后續成功點映后,終于在這一天,于北美約902家影院正式大規模開畫。
這個開畫規模,遠超最初因《冰河世紀》碾壓而被迫壓縮的計劃,甚至比原定的500家也幾乎翻了一番,是新線影業在最后時刻基于點映數據和市場熱度所能爭取到的最大極限。
開畫首日,票房數據通過專線電話和初步的傳真報告,斷斷續續地匯總到新線市場部,再由羅伯特·懷特轉發至王盛處。
首日(周五)日場的數據并不亮眼,甚至可以說有些平淡。
畢竟,主流觀眾的目光依然被那只執著于橡果的松鼠和它的史前伙伴們牢牢吸引。
《冰河世紀》的排片率和上座率依然一騎絕塵。
“王,情況不太妙。”
懷特在越洋電話里的聲音帶著一絲焦慮,“日場表現很一般,很多普通影院的上座率不到三成。看來,《每日秀》帶來的熱度,更多還是集中在特定群體……”
王盛此刻正坐在三亞別墅的陽臺上,面前擺著筆記本電腦和幾份文件,高媛媛在室內休息。
他聽著電話,臉上并沒有什么意外的表情。
“懷特,沉住氣。”王盛的聲音透過話筒,平穩而冷靜,“記住我們的目標受眾是誰。白天上班上學的年輕人、cult片愛好者、亞裔群體,他們通常不會在周五下午就擠進電影院。重點看晚場和午夜場的數據。”
他的判斷基于對市場細分的精準把握。
《功夫足球》從來就不是一部面向全體大眾的合家歡電影,它的基本盤在于那些追求新奇、反叛主流、或者對特定文化元素有認同感的“非主流”觀眾。
而這些人的觀影習慣,更傾向于夜晚甚至午夜。
果然,隨著時間推移,進入周五晚間,尤其是九點以后的場次,來自重點城市(如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大學周邊影院、藝術影院以及亞裔社區的票房數據開始回暖。
一些精心挑選的、安排了《功夫足球》午夜場的影院,甚至出現了小型的長隊——這在當時以主流大片和獨立文藝片為主的北美午夜場市場中,堪稱一道奇景。
電話那頭的懷特語氣明顯振奮了一些:“王,你說得對!晚場和午夜場的數據上來了!洛杉磯西木區那家藝術影院,午夜場幾乎滿座!紐約東村那邊也是!
雖然總體大盤還是無法和《冰河世紀》相比,但在我們鎖定的特定區域和時段,表現非常堅挺!”
王盛微微頷首:“這就對了。告訴新線,不要只看整體大盤,要關注細分市場的占有率和上座率。對于我們這部片子而言,能在特定領域‘冒尖’,就是成功。”
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密切關注周六的走勢。口碑需要時間發酵,尤其是這種依靠獨特風格和社群傳播的電影。”
……
2002年初的北美票房統計,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和及時的體系。
主要依賴兩家專業公司:EDI(Exhibitor Relations Company)和 Nielsen NRG(后者于2000年收購了著名的ACNielsen EDI,但業內習慣仍稱EDI)。
當時,北美絕大多數主流影院(如AMC、Regal、Cinemark等)都已接入計算機聯網售票系統。
這些系統會實時記錄每部影片在每個影廳、每場次的售票情況。
數據匯總流程大致如下——
影院端數據生成:每家影院的售票系統會自動生成詳細的銷售數據,包括影片名稱、放映時間、影廳、售出票數、票價、票房收入等。
數據上傳:通常在每日營業結束后(或按協議規定的時間間隔),影院的計算機會通過專用的網絡線路或撥號調制解調器,將當日的票房數據打包上傳至EDI(或NRG)的數據中心。
這個過程在2002年已經比較自動化,但速度不如后來的互聯網時代。
數據清洗與匯總:EDI/NRG接收到來自全國數千家影院的海量數據后,會進行清洗、去重、校驗,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然后按照影片、發行公司、院線等維度進行快速匯總。
初步報告發布:在周末期間,EDI會提供初步的、接近實時的票房估算(Studio Estimates)。
這些估算是基于其接收到的大部分(但非全部)影院的數據,結合歷史模型進行推算。
通常在周六上午會發布周五的初步票房,周日上午發布周六的初步票房和周末預測。
最終精確報告:到了下周一下午或周二,當幾乎所有影院的數據都上傳并處理完畢后,EDI會發布最終的、精確的周末票房排行榜(Final Weekend Box Office)。
這也是各大媒體(如《綜藝》、《好萊塢報道者》)正式引用的數據來源。
因此,在2002年,北美周末票房的統計可以說是“基本實時且高度準確”的。
發行公司在周末就能掌握大致情況,最遲到周二就能得到精確數字。
這為片方和院線快速調整策略提供了可能。
……
周六(3月30日),《功夫足球》的票房走勢正如王盛所預料,呈現出明顯的逆襲態勢。
周五晚場和午夜場的積極口碑,經過一夜的發酵,開始在目標受眾的社交圈子里擴散。
BBS、早期社交網站(如Friendster的雛形)、乃至ICQ和MSN的群組里,關于“Kung Fu Soccer”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
“比《每日秀》剪的片段還要瘋!全場都在笑!”
“周星星是喜劇天才!那種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太戳我笑點了!”
“視覺效果雖然有點‘糙’,但創意滿分!足球還能這么踢?”
“強烈推薦給喜歡另類喜劇的朋友!絕對不一樣的體驗!”
這種基于特定社群的口碑傳播,效率極高。
周六白天,尤其是下午和晚上,目標影院的售票處明顯比周五忙碌起來。
許多因為《每日秀》或朋友推薦而產生興趣的年輕人,選擇在周末前來“驗貨”。
新線影業市場部的電話開始響得更頻繁了,這次多是院線經理打來的,詢問是否可能在下周增加排片,或者至少保持現有的場次。
凱文·布朗看著周六下午傳來的初步數據,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他對著身邊的凱倫·李和團隊說道:“我們賭對了。這部電影……它找到自己的觀眾了。”
……
周日(3月31日)下午,EDI發布了周末三天的初步預估數據。
當羅伯特·懷特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通過加密郵件將初步數字發給王盛時,即便是早有心理準備的王盛,眼中也閃過了一絲驚訝。
【初步預估】2002年3月29日-31日北美周末票房
1.《冰河世紀》-預估 46,200,000美元
2.《刀鋒戰士2》-預估 16,100,000美元
3.《我們曾是戰士》-預估 11,050,000美元
4.《功夫足球》-預估 8,120,000美元
上映院數:902家
單館平均票房:9,002美元
“八百一十二萬美元?!首周末第四?!單館票房超過九千?!”
懷特在郵件里連用了幾個驚嘆號,“王!這遠遠超出了我們最樂觀的預期!新線這邊都炸鍋了!要知道,這還是在《冰河世紀》拿走大半市場的情況下!我們的單館成績甚至擠進了前五!”
這個數字,確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冰河世紀》這座大山的碾壓下,一部非英語的、風格怪誕的東方喜劇,竟然在開畫首周末斬獲了超過800萬美元的票房,位列當周第四,單館票房更是高達9002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數字,表明其核心受眾的觀影意愿極其強烈,影院利用率很高。
對于新線影業而言,這無疑是一次以小博大的勝利。
不僅收回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證明了他們與王盛合作、開拓這類特殊題材市場的戰略眼光。
凱文·布朗在內部會議上,腰桿都挺直了不少。
而對于大洋彼岸的中國,對于正在謀求上市的盛影傳媒,這個成績的意義更為重大。
這意味著,盛影傳媒不僅能在國內市場呼風喚雨,其制作的內容(哪怕是極具文化特色的類型片)同樣具備了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的潛力。
雖然距離真正的全球爆款還有差距,但這堅實的第一步,為“盛影出品”貼上了“具備國際發行價值”的標簽。
這無疑將極大地提振資本市場對盛影傳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