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柏?”葉憲陽嘀咕了幾聲,回頭看著自己的幾個從弟。
“你們誰聽說過這個名字?”
從弟們也搔了搔腦袋很是困惑,“咱客家人里面姓羅的可不少,聽這個字輩,叫芳什么的,好像是石扇堡那邊的羅家人會這么取。”
不一會,穿著一身長衫,手里提著兩桿嶄新褐貝斯1750長管燧發(fā)槍的李全過來了,
他是葉憲陽的妹夫,槍法很好,這些天在莫子布面前大秀了幾把,竟然與號稱神槍的莫子布貼身護衛(wèi)王無楚,斗得不相上下。
莫子布一高興,有意把他收在身邊,納入參謀軍官團的近衛(wèi)燧發(fā)槍連,所以特意賜了兩桿新式燧發(fā)槍。
幾人又圍著眼饞的摩挲了半天,在此時,褐貝斯燧發(fā)槍是作為英國陸軍標配武器存在的,比莫子布從白象王倉庫中搞到的愛爾蘭豎琴燧發(fā)槍要好用的多。
在莫子布這,也算是先進武器了,就更別說葉憲陽他們。
“阿全,你聽說過羅芳柏這個人物沒?龍頭方才突然提起。”
葉憲陽突然想起來了,妹夫李全下南洋還不到三年,比他們熟悉家鄉(xiāng)人物多了。
“聽過,怎么沒聽過,石扇堡羅家大房的,這可是個人物,不但為人豪爽,練得一身好拳腳,還能讀書識字,是個秀才公。
現(xiàn)在現(xiàn)在估計已經考上舉人,當老爺了吧。”
果然,李全不但認識,還很熟悉。
當然熟悉啦,就以嘉應州的教育水平,一個二十來歲的秀才,名聲還是很大的。
更何況羅芳柏這個人從少年起就負奇氣、性豪爽、尤喜結納,讀書之余還習刀劍拳腳冠絕鄉(xiāng)里。
這種能文能武,一口之乎者也,兩手卻能提刀斬人的異人,李全不認識那才叫奇怪。
不過嘛,科舉這條路可沒那么好走,特別是比明代還僵化的清代,羅芳柏這種野路子,根本競爭不多嘉應州真正靠耕讀立足的大族。
他前后兩次參加鄉(xiāng)試都名落孫山,而這兩次科舉,把羅芳柏家勉強算小康的家境,直接給干的要破產了。
目前羅芳柏還一邊在石扇堡吃糠咽菜,一邊準備第二次鄉(xiāng)試呢,遠不是李全以為的已經考上舉人當了老爺。
葉憲陽聽到這,倒是‘恍然大悟’了。
“我說龍頭怎么老是問我認不認識一個叫羅芳柏的人呢,原來確是個豪杰。”
在葉憲陽想來,能文能武還是個舉人的羅芳柏,哪怕在南洋有人聽過名聲,也不稀奇。
況且上次葉憲陽還派了六十個丁壯,跟隨莫子布一起去救援鄭信呢,肯定是有人提過,龍頭記住了吧。
其余眾人也沒在意這個,幾個從弟則看著葉憲陽,“大哥,咱們真的就要跟莫龍頭干了,真就認他為主?他可不是客家人啊!”
葉憲陽偏過頭瞪了這個說話的從弟一眼,“怎么的,不跟著莫龍頭這樣的大貴人混,跟你葉老五混?”
李全也白了葉老五一眼,“老五你這時候還說什么客家人干啥?不趕緊抓住機會把你爹娘接到南洋來。
你在這北大年大魚大肉的吃了滿嘴油,他們還在曹塘老家啃野菜餅呢。”
怎么說呢,比起潮州人的排外,客家人的文化是相當包容的。
這是因為潮州人是全華人中最早下南洋的群體,所以他們很早就在南洋確立了優(yōu)勢,占據(jù)了大片的好地方。
這人有錢了,有好地方了,自然更愿意提攜一下自己的親戚老鄉(xiāng),舍不得給外人分,排擠外人都是很正常的表現(xiàn)。
客家人則不一樣,他們從來就沒發(fā)達過,已經過成這種苦哈哈了,也就沒法排外。
人家都過得比你好,你還排個什么排。
再一個,客家人最擅長的‘工作’打劫,這個行業(yè)從來就講究合作。
大家都是各處來的,你不熟悉我,我也不熟悉你,自然就要提高配合。
特別是面對厲害人物的時候,就算不能拉過來一起干,也決不能讓他站到自己的對立面。
這就養(yǎng)成了客家文化的典型特點,狠辣、慕強,但同時又相對包容,強調合作。
這種性格,在后世李家坡那幾父子之中,體現(xiàn)的最為明顯。
這也是莫子布敢來招攬客家人的重要原因,如果他們是潮州人這種文化氛圍,打死莫子布他也不敢這么干。
甚至可以這么說,現(xiàn)在的閩粵各個族群,都相當排外,只是潮州人比較典型而已。
這其中在南洋最沒錢沒勢的客家人,則是最不排外的那一個,所以才入了莫子布的法眼。
“阿全,陶公城的事情,你先幫我管起來,老五、老六你們選些機靈的跟我回家鄉(xiāng)一趟。”
說著,葉憲陽咬了咬牙,“把這些天龍頭賜下的金銀都分下去,凡是回去的,一人置辦一身錦緞衣裳,剩下的錢到了家鄉(xiāng)給我大擺宴席,全花出去。
這次龍頭給了五艘大海船,咱們必須帶最少一千五百鄉(xiāng)黨到南洋來,我們葉家?guī)淼娜嗽蕉啵驮侥艿玫烬堫^的器重。”
李全看到葉憲陽舍得把這筆錢都拿出來了,也一咬牙一跺腳。
“光這樣也不行,我看龍頭身邊缺個使喚人,我妹子頗有姿色,大哥這次去了就把她帶到南洋來,獻給龍頭做個鋪床疊被的丫鬟。”
葉憲陽:(艸皿艸)
你小子這么狠啊!不過,不得不說這是個好主意。
葉老六神色一動,“大哥,三房三叔家的蘭兒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現(xiàn)在約莫也有十五六歲了,咱這次回去了,把蘭兒也帶下南洋來。”
旁邊有人驚呼出聲了,“這可不好辦,三叔就這么個女兒從小就寶貝的很,一直說等著讓蘭兒嫁個老爺呢,能舍得讓她下南洋?”
“你蠢啊!三叔不干你不會搶么?半夜闖進去扛了就跑,三叔那老寒腿他能追得上,上了船還由得他們?”葉老六一臉的狠辣。
眾人這才重新認識了一下葉老六,這可是你堂叔和堂妹子啊!
但又沒人反對,因為人人隱隱覺得,這也不失為一條出路,對所有人都是這樣。
再說了,嘉應州什么樣的老爺,能這么年輕就有莫龍頭這么大的勢力。
關鍵的是,客家人需要一個與莫龍頭之間的緊密紐帶。
只是這會,沒眼力見的葉老五又不合時宜的出來煞風景了,他期期艾艾的說道:
“我聽別人說,龍頭面對幾次絕色美人都不動心,搞不好他不喜歡女色呢。”
媽的,李全實在忍不住了,轉頭就準備給葉老五幾老拳,但他還沒動手,就見葉憲陽已經動手了。
“你個餓躲鬼,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幾個人葉家人圍著把葉老五打的哎喲連天的,終于讓他不敢亂說了。
李全干咳一聲,“兄長,依弟弟看來,龍頭應該不是不喜歡女子,他是不是不喜歡南洋土女,而是喜歡家鄉(xiāng)的華女呢?”
現(xiàn)在雖然峇峇、娘惹這種詞還不太流行,華人也還沒緊迫到需要穩(wěn)定自己血緣的地步。
但鄙視鏈還是有的,畢竟都自稱華人了,不鄙視土人是不可能的。
葉憲陽想了想也覺得有理,于是點了點頭,“有這個可能,那咱們就這么辦,回去了大家把眼睛瞪大點,最少要帶兩個機靈貌美的下來。”
葉憲陽已經決定了,要是回到家鄉(xiāng)選定的這兩個有人不在了,那就去搶也要上幾個帶來。
畢竟他們離開家鄉(xiāng)好幾年了,蘭兒和李全的妹妹有沒有出意外去世誰也不好說。
。。。。
葉憲陽他們這邊在猜莫子布的心思,莫子布則在對劉知三面授機宜。
高頭廊、宋城(卡)、北大年、吉達這些地方現(xiàn)在人口雖然都不多,最多的吉達也就十幾萬人,其余都是幾萬人的規(guī)模,但地盤可不小。
而且莫子布的理念是要打造所有華人的太平樂土,自然不可能讓吳讓他們獨霸。
被他們獨霸了,面對所有華人的門戶開放還怎么推行?
所以莫子布的最終想法,是要把北大年這個共和議事機構,改造成不列顛那樣的上下兩院。
“這上議院,就讓吳讓、葉憲陽這樣的一地之主進來。
凡是國之大事,除了昆侖山堂的正規(guī)軍的軍事行動以外,征召輔兵、征召民夫以及其他物資等事情,都可以讓他們進來參與。
在上議院外,還要設立下議院,凡是掌握華人五十人以上,土人三百人以上的領袖,都可以讓他們到下議院來。
涉及到民生、財政、軍事等事,也都可以來討論,以增強他們的歸屬感,也多少分享一點權力下去。”
劉知三小雞啄米一般的點著頭,心里想的卻是,上議院外又設下議院,這分的哪是昆侖山堂的權,這分的是吳讓他們的權。
但同時,劉知三嘴里還在建議,“仁德公,臣覺得這上下議院之稱呼實在太過直白了,沒有文化含量不說。
還明顯把議院分成上等下等,太過露白,不利于團結。
不如效仿古之圣賢,把上議院改稱召公院,取召公輔政之意。
下議院改稱共和院,取共和議政之意,更為恰當。”
咦,莫子布點了點頭,“你這條意見提的對,有見地,就按你說的改。”
當然,劉知三也猜的沒錯,莫子布就是要分一下吳讓他們的權,靈感則來自于蘇聯(lián)。
不過不是蘇維埃毛熊那個蘇聯(lián),而是后世十三太保的那個‘蘇聯(lián)’
后世的江蘇,十三個地級市都是二級財政,不用給省政府交錢,避免了江蘇省政府坐大。
但十三個地級市下面的縣和縣級市財政,又大多歸省政府直管,他們的財政不上交十三個地級市,而是直接交給省政府。
這樣又給了省政府一定的財政能力不至于被完全架空,同時又限制了十三太保的財力。
京爺就用這一招,把財大氣粗還跟海哥勾勾搭搭的江蘇治的服服帖帖的,這么好用的方法,莫子布自然要學習一下。
適當?shù)募芸找幌聟亲屗麄儯屗麄兿聦俪霈F(xiàn)在共和院中,擁有與莫子布直接面對的權力。
“少爺,老爺讓你回去一趟。”交代完劉知三,一個鄚家的家生子奴仆,突然從河仙跑到北大年來了。
莫子布一臉懵,就他這身份,什么事能讓鄚天賜叫他這個時候回河仙去?
“朝廷,北京的朝廷天使來了。”家生子很是激動,頗有種在外流浪的兒子突然被家族接受的激動。
莫子布撇了撇嘴,原來是滿清朝廷來人了,大概率不是什么天使,而是兩廣總督李侍堯派人來了。
看來滿清,終于是知道要了解下貢榜王朝的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