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相關數據嗎?”梁燁問了一句;
鄰家B2B平臺菜好買業務量與日俱增,現在鄰家旗下共有各類貨車27輛,其中絕大多數是按年租借的新能源貨車,除此之外還有9輛廂貨,目前勉強應付當下的需求,如今鄰家生活館還有三號,四號,五號三個店開業在即,按照當前業務量估算,最起碼還需要50輛車;
“現在的新能源貨車押金2萬,月租2300元,按月支付月租;如果一次性采購50輛廂貨的話,落地之后,差不多1000萬;”郭啟天詢問梁燁的時候也是猶豫不決,兩者各有利弊;
“50輛車租金一年是138萬了,一千萬也就差不多七年時間!”梁燁拿起手機計算器,認真核算起來;
“租車和買車的用車成本一樣嗎?”梁燁追問道;
“不一樣,租車耗電,買車耗油,兩者有差距,相對而言,耗電成本低一些!”郭啟天說完頓了頓,隨即又補充一句:“租車還包售后維修和保險”;
梁燁聽完郭啟天的話低頭沉思片刻,隨即說道:“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也開一家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
“啊?”郭啟天一直在租和買之間糾結,梁燁的話讓他愣住了;
梁燁認真解釋道:“開一家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錯不了,你想啊!我們鄰家以后發展越來越大,無論是鄰家生鮮超市還是菜好買平臺,包括集中的外賣配送,將來還要給管理人員配車,這些本身就是大量的固定需求,咱們稍微拓展點業務,不求額外盈利,只要能把用車成本攤平,這樣也是不錯的,我們直接找廠家對接,何必把錢給外人賺了?關鍵有了咱們自己的租賃公司,售后維修都有保障,肯定比租賃別人的效率高!”
郭啟天豎起大拇指“好主意,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呵呵,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你一天天的啥事都操心,總不可能面面俱到吧!”梁燁笑著應道;
郭啟天微微笑了笑,想了片刻,“那汽車租賃公司的事情就交給梁董事長了!”
“OK!”梁燁隨即回了個手勢;
“哦,對了,我想從鄰家借500萬用一年!”郭啟天突然想到龍塘青@小美的事情,先期籌集的400萬基本用完,千畝荒山改造計劃已經破土動工,正需要后續資金跟進;
“OK!”梁燁問都沒問,直接再次回個手勢;
郭啟天笑了笑,自言自語道:“500萬估計不夠,800萬吧!”
梁燁依舊輕笑不言語,還是比劃個“OK”手勢;
“呵呵,啥意思,也不問問我做什么用?”郭啟天笑著問道;
“哎呀!這點錢算什么,可惜咱們鄰家現在沒大錢,如果有,你借8億我也不含糊,問什么呀?我說過鄰家現在是我倆的,那是因為有10億債務,將來債務清了,鄰家是你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咱們之間還需要廢話嗎?”梁燁一臉真誠道;
“老梁你別那么煽情好嗎?哥們眼淚都要下來了!”郭啟天裝作一副感動壞了的模樣;
“滾~~”梁燁瞬間被郭啟天逗樂了;
“我再重申一遍,咱們是一輩子的兄弟,兄弟永遠五五開!”郭啟天嚴肅認真道;
“我!”梁燁又想說什么被郭啟天制止了,“不扯淡了,和你說點別的!”
梁燁看著郭啟天,話到嘴邊咽了回去,轉而認真傾聽;
郭啟天一本正經的說道:“趁著咱們鄰家手上有點閑錢,咱們再搞個餐飲品牌怎么樣?”
“你有什么想法,說來聽聽!”梁燁追問了一句;
“你還記得獨一味牛骨火鍋店吧?”郭啟天反問道;
梁燁點了點頭,心想剛吃過,怎么能會不記得?
“海底撈小肥羊這些餐飲品牌都發展的不錯,要不咱們把獨一味也包裝一下?”郭啟天說完看著梁燁;
“咱倆都是門外漢,能玩得轉嗎?”梁燁疑惑道;
梁燁以前是海底撈的常客,對海底撈的服務可是深有體會,客人在海底撈等位的時候可以免費美甲、擦鞋,有求必應。服務員會送免費的水果零食,幫你剝蝦殼,如果知道客人來自中國的某個地方,還會邀請老鄉服務員為其服務;甚至在洗手間還有人為客人開水龍頭和遞擦手紙等。
“不試試怎么知道,獨一味你感覺怎么樣吧?”郭啟天也不是突發奇想,他無意中看到海底撈要赴港上市,估值近千億,他不禁聯想到獨一味牛骨火鍋店的未來發展;
“飯菜味道品相確實不錯,色香味俱全,但是服務就呵呵了!”梁燁面對郭啟天沒必要假話敷衍,實話實說道;
“嗯!”郭啟天點頭應和,梁燁說的比較中肯,獨一味牛骨火鍋店生意火爆,食客已經做了最好的證明,服務確實跟不上,不是員工態度不好,是忙起來顧此失彼;
出現這個問題是經營者劉三寶個人原因,他想到多賺點就能多分點紅,開源節流他拎得清,恨不得一個人當兩人使喚,如果不是自己一直走動管理,估計早就有員工造反了,獨一味牛骨火鍋店比恒城同等規模的店少了三分之一的服務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老劉也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哲學,什么驢拉磨前面挑根胡蘿卜,家長式管理,也愛給員工講故事,畫大餅,店里服務員不少都是他從老家招來的,很多孩子沒見過世面,連哄帶騙忽悠個一年半載沒啥問題,他也不擔心員工離職,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龍塘青窮鄉僻壤的,很多人沒文化,年輕小姑娘沒有熟人帶,家里人都不放心在外面打工,老劉就是看中這一點加以利用,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些孩子每月能領到三四千元的薪水是開心不已,這比老家工資高多了,但是比恒城同行就沒優勢了,錢差不多,但是活累,人生地不熟,沒有人敢輕易嘗試跳槽,很多人也就咬牙堅持下來了;
郭啟天隨即又說道:“餐飲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所謂的服務都是取決于人和制度,餐飲口味這方面我們不擅長,但是我們有劉三寶,各種食材供給我們有菜好買,制定制度和用人這方面,我還是有點天賦的哦!”
梁燁認真想了想,隨即說道:“聽你這么一分析,可以試一試,咱們前期也不求大,先把恒城拿下,先開幾家店找找感覺!”
“那就愉快的決定了,獨一味牛骨火鍋店,咱們依舊還是五五開,鄰家出資一千萬試試水!”郭啟天認真說道;
“這是你的店,我怎么能……”梁燁不好意思接受,獨一味牛骨火鍋店現在雖說不是什么大買賣,起碼是一直能下金蛋的雞,如今是穩定盈利,如果搞連鎖品牌,未來的前景也是不可限量;
“好啦,一個小店而已,至于分得那么清嗎?再說咱們之間能分的清楚嗎?”郭啟天笑問道;
“呵呵,哎,也是!”梁燁似乎也不在糾結客氣,他和郭啟天本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早就難分彼此了;
“我想這么搞,你聽聽看……”郭啟天隨即和梁燁說起了具體運營規劃;
郭啟天之所以要搞餐飲品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現成的資源,只要稍微整合一下就好,首先食材采購上面輕松很多,坐擁自家的菜好買平臺和鄰家生鮮超市,還有龍塘青小美牛羊肉,采購省了很多心思;二是想通過獨一味的發展來帶動龍塘青小美的品牌提升,獨一味的品牌定位不在是大眾化,而是走中高端路線,樹立高端品牌形象,消費的食材都是有來頭的,主要為先富起來的國人服務,人均消費定位千元以上;
郭啟天在決定發展獨一味之前,專門研究過火鍋店行業的大佬海底撈,他通過公開資料研究過;
海底撈極致服務的另一面,是5萬海底撈員工每天近12個小時的辛勞付出。
也許食客所看到的海底撈服務人員臉上“發自內心的微笑”未必是海底撈全部真相。
顧客舒服了,員工就要吃苦受累,這是不可磨合的矛盾;
為什么海底撈的員工時刻準備著向顧客提供“變態服務”?因為一旦疏忽或怠慢了,那當月本就不多的工資便又少了一點。
58同城海底撈北京地區服務員信息顯示,保底薪資4000元,包食宿,普通員工最高可得8000元。趕集網統計的北京地區餐飲行業平均薪資為5500元。相比之下,海底撈的薪資水平并不算低。
在網絡社區里,海底撈的基層服務者們曾記錄下這樣一些感受。有人入職海底撈,那時候保底工資是3500,他寫道:“按3600算,一天120,一天接近12小時。一小時10塊錢,真的是不如去富士康。還有人管海底撈叫做餐飲業的富士康,你是侮辱富士康。”
而海底撈所灌輸給年輕人的價值觀能否真正獲得他們的認同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海底撈的大多數基層服務者們,仍然來自于農村,但他們比上一輩更年輕,受過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動機也更多是因為對城市機會的追求,而不是僅僅是受農村貧困所迫。
在知乎上有條叫“在海底撈做服務員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的帖子得到了次點贊,發帖者稱在北京海底撈王府井15分店工作過3個月,用這樣一句總結:“跑堂的店小二,社會底層的下人。冠以海底撈之名,也并非與有榮焉。還不是一樣的迎來送往點頭哈腰?”
高強度的勞動之下還要做到面帶微笑對顧客無微不至,這本來是對人性極大的挑戰。在現實環境中海底撈的員工迫于種種壓力不得不強顏歡笑,但在虛擬世界里,他們對外界的不認可所表現出的態度可謂天壤之別。
冷酷才是常態
在快速轉動的齒輪中,海底撈這艘巨輪越駛越快,但問題也接踵而來。
媒體曝光,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后廚有老鼠,員工用火鍋漏勺掏下水道。一時間海底撈成為眾矢之的。
這背后反映了員工態度問題,也是工作流程的問題,再進一步深究這個問題,其根源則在于員工高強度的作業。
一位餐飲行業資深人士指出,“員工有一個考核叫廚衛考核,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是上客數。”,“企業大的時候,全靠考核拉動顧客滿意度,但是他忘了,員工壓力大的時候,接待量太大的時候,動作會變形的,整個生產流程會變形的。”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漏勺挖地溝就是為了快,下水不通了,趕緊找一個東西通一通,為什么?趕緊接待!趕緊把這個事做完。
海底撈員工為什么著急為顧客下菜?因為要保證翻臺率,顧客越快吃完越快離開,對于海底撈越好。
為了激發店長的戰斗力,提高單店盈利能力,海底撈還引入了末位淘汰制。海底撈會給到每家分店A、B、C的評級,A級店的店長擁有開拓新店的資格,而連續幾個月歸于C級的分店則有可能面臨淘汰,同時,C級店店長的師傅也會一同遭受懲罰。
有人說,海底撈正在變成用高薪酬刺激員工,保證效率優先、高速運轉中,變的越來越“冷酷”,這種“冷酷”在成就海底撈百億營收的同時,也在對它產生反噬作用。
“餐飲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行當,不像微信,用了微信之后就離不開它了。沒有哪個火鍋店或者餐廳你離不開,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一輩子只吃一家餐廳,總是換著吃的。”海底撈雖然已經成為中國餐飲行業超級大佬,但這并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郭啟天沒有精力和實力去打敗海底撈,只能讓獨一味高貴起來,從高端餐飲市場分得一杯羹,提高逼格自成一派,這點和鄰家的經營思路是背道而馳,這只是郭啟天的一種新嘗試,希望以高端食材為“獨一味”高貴加持,整合資源提高獨一味的附加值,讓食客感覺獨一味值高價,梁燁也決心試一試,新的餐飲連鎖品牌“獨一味”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