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歐洲的聯合財團在臨港參觀碳硅集團的首日就流露出強烈的投資興趣。
這是一個極佳的信號,但在雙方合作沒有落地之前仍然要做坦誠的溝通交流。
次日,在參觀工廠、試乘試駕、高層互動的基礎上,俞興、崔之愚、胡錚南、托馬斯等人在會議室里更為細致的談到了碳硅集團正在進行的工作。
一方面是國內重點城市與省份的銷售體系建設,一方面是碳硅工廠的量產爬坡。
碳硅集團在上半年已經完成總裝線的試生產,彼時的單班產能能夠達到每月500輛,并引入了數字化管理系統來提升生產效率,而現在的工作便是把產能提升到每月2000輛,進一步解決電池包裝配精度問題。
崔之愚展示了“九州”在國內已經通過的一系列標準與安全測試,但這個環節出現了小插曲。
此次財團隨行的行業顧問帕克森在目睹碰撞測試的內容時提出了質疑。
“這個25度正面偏置碰撞,‘九州’的乘員艙最大侵入量不到13cm,這個數據是不是存在水分?”
“日產樓蘭作為美國IIHS最高評級車型,它的車門鉸鏈柱侵入了13cm,儀表板侵入7cm,總侵入量20cm,這已經是市面上碰撞后表現最佳的車型,現在你告訴我,你們造的車比日產的樓蘭還要好?”
“我有理由懷疑這款車型針對碰撞測試進行了特殊加強。”
帕克森十分嚴肅,提出自己的合理質疑。
隨即,他又解釋這種質疑的必要性,樓蘭已經是最好的表現,事實上,行業里中大型SUV在25度正面偏置碰撞中的平均侵入量在25-30cm,部分車型像Jeep自由光、現代新勝達的侵入量超過35cm。
按照‘九州’的表現,日產樓蘭拿到IIHS最高分,它也能拿到最高分,但它是因為最高分的上限就那么多。
而且,針對碰撞進行應試加強,這在業內也不是什么罕見的行為。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汽車企業,我們對于安全的重視是最高級別。”俞興出聲闡述碳硅集團的準則,“因為這一點,我們在猶豫是否使用一體化壓鑄時選擇了使用,同樣因為這一點,我們在電池中暫時選擇了磷酸鐵鋰。”
他又說道:“我能理解帕克森的疑問,事實上,華夏市場進行的第一例25度正面偏置碰撞便是由我名下的另一家公司進行,我很贊賞美國IIHS這兩年推廣了這一測試的重要性,關于汽車安全,作為積極使用高強度鋼的新企業,我們希望可以用我們車型的表現帶動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
俞興沒有把帕克森的質疑當作冒犯,而是視為一個加深彼此交流的角度。
他這邊說完,旁邊的托馬斯便把這個話題接過來,解釋了“九州”是如何對新材料和新工藝進行的應用,乘員艙使用的鋼鋁混合架構搭配鋁合金吸能盒,既降低本身重量,也讓抗沖擊能力提升了接近50%。
同時,碳硅集團在國內合作自研的免熱處理鋁合金有著更高的抗拉強度,熱導率也比壓鑄鋁提高25%,既保證強度,也優化了散熱。
帕克森提出的是合理質疑,托馬斯也給出的是合理回答。
托馬斯接過了崔之愚沒完成的工作,繼續展示‘九州’的碰撞測試結果,除了偏置碰撞,它在側柱碰撞的表現也達到了和沃爾沃XC90一樣的【Good】評級。
在歐洲NCAP側柱碰撞的標準下,‘九州’在32km/h的碰撞中,車身凹陷深度僅26cm,較行業傳統車型減少35%,而沃爾沃的XC90在這項測試下的凹陷為30cm。
不管26還是30,這樣的評級都是【Good】,但沃爾沃的胸部保護得分是適中的【A】,細分表現遜色于使用鋼鋁混合籠式車身加上電池包剛性底座的‘九州’。
至于一體化壓鑄后地板的碰撞表現,那更是不用說了。
托馬斯對于后地板一筆帶過,但很有感慨的說道:“我們最初研究一體化壓鑄工藝,因為這項工藝的要求,公司才尋找華夏國內的科學家和高校一起研發出免熱處理鋁合金,然后因為它更好的抗拉強度和熱導率,我們才又繼續把它應用到整個車身架構里。”
“如果沒有最初對這項新工藝的投入和堅持,現在的‘九州’大概最多也就和沃爾沃一樣吧。”
這屬于工藝研發中的意外之喜,至少對于托馬斯來說,他現在做的工作已經超越之前在沃爾沃時的表現。
帕克森這時豎起大拇指:“汽車安全的提升是需要投入的,我很欣喜今天看到的這一幕。”
崔之愚聽到帕克森從質疑轉為贊嘆,忽然心中醒悟,提筆在文件上寫了一句話又遞給老板——他剛才提出質疑是拿錢干活啊。
人家是在會議室里公開對碰撞數據提出質疑了,但也只是基于行業確鑿的數據來發問,而考慮到昨天參觀工廠車間所展露的新工藝和新材料介紹,今天的表現應該也不至于太過難以接受。
所以……
俞興瞧了眼崔總的明悟,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大家出來混口飯吃,拿了錢就得體現價值,不然下回就不容易接活了。
相互理解,相互表現。
在座的歐洲財團們看臉色就明顯很滿意。
這次過來接觸的財團是由德國、比利時、匈牙利的四個機構組成,而領頭的喬納斯更是有過在大眾集團工作的經驗,他消化了一會新材料和新工藝的表現,提出一個重點問題。
“成本,俞總,六座車是否能得到市場認可,這需要真正的投放才能知道。”喬納斯認真的說道,“但相對質量下更低的成本總是會具備優勢,你們目前的單車成本過高了。”
他是昨晚才知道的‘九州’單車成本,即便考慮到這是一家新企業,也不得不生出憂慮。
華夏市場確實存在補貼,但車企不是拿兩三年補貼就結束了,后續風險必然要納入考慮。
“喬納斯,我知道你們的想法,我們在臨港這邊本身是具備供應鏈優勢的。”俞興笑道,“碳硅集團能夠依托長三角的區域能力,就在我們200公里的半徑內有超過300家的汽車供應商,覆蓋了電機、電控等核心環節,這種集群效應會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而發揮更大的作用。”
他伸出手指,計算道:“在我們明年預期的銷量基礎上,電池至少存在10%的降幅空間,電機和電控至少8%,底盤和車身有5%,研發和制造攤銷能有15%,其它的加起來也有5%,我們明年的目標就是把單車成本降低到29.5萬。”
“我們需要時間,市場也需要時間,但幸好補貼可以給我們這個時間。”
“單是申城這座城市,它就給我們提供了極佳的起步扶持。”
“我們一輛標準版的‘九州’實際落地價可以達到22萬,這樣不到2.9萬歐元的價格,相信會有很多消費者愿意嘗試的,而這樣能夠帶來獨特扶持的還有三個城市。”
喬納斯昨天沒有聽到這個內容,現在聽起來就覺得像是吹噓。
然而,申城已經出具的文件成為最有力的證明。
牌照拍賣機制所帶來的隱性價值無疑大幅增加了‘九州’在這座城市的競爭力。
喬納斯與旁邊的馬庫斯討論了一番,隨即搖頭道:“你們搞補貼真是給力度,碳硅集團這樣,特斯拉也這樣,美國那邊給聯邦稅收抵免,加州給州級補貼,還有積分交易……”
馬庫斯補充了一條:“加州還有零排放車的牌照福利,能拿到高速的優先通行權,按照通勤時間的價值來算,這一條一年也得有個2000美元。”
俞興笑道:“大家都是致力于保護地球,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
喬納斯皺了皺眉:“我現在聽到‘清潔能源’這個詞就頭疼,柴油那個清潔能源真是害人不淺。”
他顯然又想起了過山峰。
喬納斯說到這里,忽然突發奇想:“俞總,聽說過山峰就是你們華夏的人在運作,你們國內有沒有它的線索?他們會是什么人?”
俞興反問道:“喬納斯,你覺得我能知道嗎?我能有嗎?”
喬納斯自嘲一笑,有的話早就轟動全球了。
俞興拿起杯子,戰術性喝水。
他圍繞成本降幅空間的表述沒有完全得到支持,畢竟是放在銷量基礎之上,而5萬的銷量并沒有那么輕松,不過,今天才擺出的更大力度的扶持籌碼還是增加了信心的。
第一天務實,第二天務虛。
關于這一天的務虛,俞興提到一個更加打動對方的說辭,碳硅集團將會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就嘗試推進上市計劃,希望在明確的現金補貼政策結束之前獲得二級市場的融資。
這對碳硅集團來說當然是拿到更多的錢,但這個場合提出來,實際上是降低對方心理上的風險。
車企不是拿兩三年補貼就結束了,然而,一旦上市,投資人就能在補貼結束之前獲得更好的退出渠道。
碳硅集團跑不了,不代表資方跑不了。
喬納斯發現對面這個年輕的車企掌門人真的還挺老道。
這天晚上,他在晚餐之時才知道對方經驗嫻熟的原因,除了向市場沖刺的碳硅集團,這位俞總已經具有很多市場競爭的經驗,也已經出售了不少項目。
連碳硅集團的起步資金也是賣來的。
很顯然,俞總頗為擅長把握交易雙方的立場與條件。
第三天,碳硅集團的會議室里被引入了更多的資方,除了已經談了兩天的歐洲財團,先前猶豫觀望的經緯創投、方源資本也被邀請加入本輪的交流。
經緯創投的張穎很早之前就流露過投資新能源項目的興趣,他是經劉琬英的介紹與俞興有過溝通,但這次對碳硅集團的高估值很躊躇。
方源資本的唐葵更微妙一些。
他本來是想接觸抖音的融資,背后也有一些企鵝高層的授意,打算存在這么一個第三方的備用渠道,不排除未來進行更深入的合作,然而,抖音目前沒有新一輪融資的需求,碳硅集團卻把他留了下來。
唐葵在臨港已經被各種理由挽留將近一周時間,直到今天見到一群外國人才知道碳硅集團正緊鑼密鼓的推進C輪融資的進程。
而且,明顯推動了很多!
IDG、今日資本、啟明創投、浙產投、申城國資、紅隼資本與海外財團,這些已經確定能籌措出4.2億美元的機構們全部到場了。
4.2億美元+具有投資意向的歐洲財團……
唐葵明白了,自己還在猶豫碳硅集團的高估值,這一輪融資的窗口已經在逐漸關閉。
投與不投,很可能就在這兩天就徹底確定,如果不投,按照俞總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的說法,以后就是二級市場才能見面了。
經緯創投和方源資本瞧見的是4.2億+歐洲財團。
歐洲財團瞧見的是4.2億+華夏機構。
雙方對于碳硅集團的融資進程都有了新的認識。
碳硅集團的會議室里出現了近期前所未有的熱鬧。
俞興在這一天就沒有談更多的新內容,只是系統性的總結了碳硅集團創立以來的工作和這個過程對問題的解決,以及,也展現他自己的目標。
“就像碳硅集團第一款車型的名字,我們希望能夠打造出代表華夏市場的新能源車企。”
“讓人欣喜的是,我們現在的工作已經走在接近這個目標的路上。”
俞興沒有對碳硅集團的估值松口,最后留出兩天時間,如果不能達成,那就結束這一輪的融資,等到明年投入市場后再進行下一輪,當然,后者的打算沒有宣之于口。
10月25日,碳硅集團完成9億美元的C輪融資。
來自歐洲的財團出資3.5億美元,經緯創投出資7000萬美元,方源資本出資6000萬美元,再加上原先確定的4.2億美元,共同助力于碳硅集團對市場發起的最后沖刺。
以及,這也是理論上碳硅集團上市前的最后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