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你說什么呢!”
葉文穎和舅舅的關系很好,知道他愛開自己的玩笑。
大學時期只要葉文穎和哪個男生走的近一點,他都會八卦一下。
“他不好嗎?”
張副校長一邊說,還一邊勾起手指頭一項一項數著:“長的帥、有錢、有能力、會哄女孩子,你們女孩子不都喜歡這樣的男生嗎?”
“但是沒有安全感。”
葉文穎翻個白眼,她早就看出來安惜夢很喜歡趙楚昀,但是為什么還沒在一起?
兩人都是聰明人,張副校長聽懂葉文穎的意思,不過他也看得出自己的外甥女對趙楚昀有好感。
“呵。”
張副校長干笑一聲:“我還以為你們能擦出點火花呢,你也老大不小了,可以考慮找個男朋友了。”
“我才24歲,不急。”
“談個兩年,26歲結婚剛剛好。”
“我30歲再結婚。”
“你能保證你一個就談準?”
“哎呀,那我就32歲再結婚,直到談準為止。”
聽到這樣的話,張校長瞅一眼外甥女笑了笑,并不再吱聲。
· · · · · · ·
中秋剛好連著國慶,整整9天假期。
不過趙楚昀沒有假期,公司所有人都沒有放假,反而更加忙碌。
青橙不用說,游戲公司假期正是賺錢的時候,樂淘說白了也是服務行業。
而且,上面的商家正小打小鬧的搞著促銷活動。
這些商家有一些自發的,有一些是樂淘主動引導的,有一些是跟風的,總之多多少少都有點折扣。
樂淘也沒有搞什么復雜的算法,就是簡單暴力的打折,一目了然。
樂淘引導的商家多還是女裝店鋪,現在網購的客戶群多數集中在年輕人,“柴米油鹽”這些東西,她們未必會感興趣。
當然也有一些商家加入進來,湊個熱鬧。
樂淘也不是喊喊口號,歐珍妮提前五天就在各大中小型網站做了推廣。
趙楚昀還特批了一千萬的推廣費,因此更多的商家加入打折的隊伍。
易趣和易購發現這一情況,也加入了進來,要不然商家和流量都被樂淘搶了。
不過易購由于還沒有融資成功,資金比較緊張,預算只有可憐巴巴的五百萬。
易趣財大氣粗直接批了三千萬,惠特曼上次投放一個多億的廣告費,她還以為趙楚昀年輕氣盛肯定會跟上。
結果樂淘根本就沒接招。
雖說吵架歸吵架,生意歸生意,今天是敵人明天也許就是合作伙伴,樂淘不跟最好。
但是惠特曼心里總有點不得勁,感覺一拳打在棉花上。
這次是樂淘主動出招的,惠特曼也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所以直接就擺起了擂臺,希望和樂淘斗上一斗。
那些個人網站和中小型網站賺的是盆滿缽滿,1毛2的流量費直接漲到了1毛8。
不過易趣和樂淘都還算克制,沒有像上次黑白互娛打聯眾一樣。
畢竟大家都是商人,吵架事小,賺錢最重要,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惠特曼也只是CEO又不是老板。
主要還是誰也打不死誰,就幾天時間,惠特曼也知道樂淘的底子厚,這種小打小鬧根本就不能讓樂淘傷筋動骨。
樂淘也沒有接招,總之就一千萬的預算。
大家還以為有熱鬧可看,結果又失望了。
聯眾包總郁悶的把鼠標都摔了,他最希望樂淘和易趣打起來。
“這混蛋對聯眾是重拳出擊,在惠特曼面前就是嘴強王者!”
不過最郁悶的還是易購,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流量基本被易趣和樂淘瓜分了。
大家的推廣途徑都一樣,肯定是誰的錢花的多,誰的流量就多。
易趣就不說了,畢竟別人花了三千萬。
可樂淘只花了一千萬啊,也就是自己的兩倍,但是從后臺顯示的數據來看,這五百萬的效果奇差。
“這是玩賴啊。”
看到這樣的數據,杭城馬也很無奈,他也找商家打折,折扣也很低,但是網上的輿論都在易趣和樂淘身上。
這就有點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打架,把非常可樂打沒了。
“還是錢啊。”
杭城馬決定哪怕估值低一點也要盡快的融到資,否則會越來越困難,這就是惡性循環。
其實。
這也是趙楚昀的計策,他讓周斌故意攛掇水軍把樂淘和易趣綁定在一起炒作,就是不帶易購玩。
樂淘的戰斗又怎么能少的了青橙!
這次青橙手機直接優惠兩百塊錢,平時賣2999的手機只要2799,還喊出了史上最大優惠的口號。
而且,每天預售兩萬臺,連賣10天!
唯一不好的就是必須要25天以后才能發貨,這也算是區分上次“作秀”預售的兩萬臺手機。
趙楚昀已經算好了,青橙11月主體工程就能完工,到時日產兩萬臺,而這10天的產量剛好又可以把前期欠的貨補上。
可以說是無縫連接。
那些黃牛黨和薅羊毛黨個個摩拳擦掌,實在是青橙手機在市場太受歡迎了。
市場的需求量那么大,青橙又像擠牙膏一樣,每次一點點,賣的時間還短,他們還是有利可圖的。
再加上,手機也慢慢的從“奢侈品”變成必需品。
它還是消耗品,雖然現在的人換手機不像后世換的那么勤快。
一年一換,半年一換。
但是架不住手機更新的快啊,從黑白到藍屏,再到彩屏,像素也越來越高,里面的游戲也越來越多。
雖然手機變成生活必需品是必然的趨勢,但是青橙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它確實把手機的價格打下來一些。
很多手機品牌都拿出一兩款機型來對標青橙手機。
從這一點上來說,青橙確實為老百姓做了點實事好事。
盡管一些品牌商對青橙有意見,但是也只能憋著。
在這個魚龍混雜的年代,先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更何況,青橙手機出現之前就有很多手機品牌已經推出過一兩千的機型,只不過性價比差了一大截。
除了諾基亞“一騎絕塵”,其他品牌為了瓜分市場份額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