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覺得朕挺心狠的?”
拂曉將至,天邊泛起魚肚白,寒風呼嘯下,雪粒在風中如刀片般落下,打在人臉上生疼。
楚凌身披大氅,立于廊橋之下,任由風雪刮過臉頰,那雙深邃眼眸,凝望著遠處天際露頭的朝陽。
“陛下!臣斷無此想法!”
黃龍心下大驚,急忙抬手行禮,以至神情有幾分恍惚。
“呵呵…”
楚凌淡笑擺手,跟隨在身旁的李忠,還有眾羽林郎官,無不壓著心頭情緒,低首朝后退去。
針對前線所奏軍情,特別廷議從傍晚持續至拂曉,期間針對內外兩大層面,就中樞,地方,邊陲,輸送,輿情等各環節展開縝密推演,以此將應對之策細化到每個有司,每個人,確保期間縱有萬般變數,亦能從容應對。
當然這一夜的探討,僅是就當前局勢而初擬的大方向,接下來這段時日內,參與特別廷議的核心決策層大臣,要從快拿出各自的實施細則與備選預案,呈送御前統籌權衡。
這還是應對戰況而要做的。
一個個的本職差事,同樣不能有任何差池與紕漏。
在其位謀其政。
既然被擢進核心決策層,參與到治理天下的小圈子,掌握權力及影響的同時,就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與重擔。
要是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就不要在這個圈子里立足。
楚凌緩步踱至欄邊,指尖拂過積雪,“你可曾想過一點,為何朕明知孫河會采取此激進之策,仍卻選擇其出任征討東逆主帥?”
“難道在正統一朝,除卻孫河一人外,就沒有適合此職的?中樞就不說了,在東域,王昌待了許久,對我朝東域,對叛逆東吁,可以說是了若指掌,為何朕沒有選擇他掛帥呢?”
“臣……”
黃龍露出些許猶豫,一時不知該說些什么。
“怎么?”
楚凌側首看向黃龍,言語間帶有疑惑:“咱們君臣間,難道連講些真話,都不成了嗎?”
“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
黃龍立時道:“依著臣之見,陛下是想給孫河一次機會,畢竟在早些年,陛下初登大寶時,孫河的表現,就人臣而言,其實是有罪的。”
“這個罪,可大可小,關鍵就看陛下如何圣裁。”
“孫河掛帥征討東逆,除卻其本事外,還有恐與太皇太后有關,畢竟她老人家在生前,在陛下未登大寶前,對其是頗為看重的。”
楚凌凝望風雪,眸光微閃,“朕能有今日,離不開她老人家的庇護與力挺,也正因如此,朕愿意給孫河一次改過的機會。”
“當然朕選擇孫河,除卻上述這些緣由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征討東逆一戰拖不得,這跟其他強敵對戰,鎮壓內部叛亂不同,可以打上許久。”
“征討東逆一戰,要的就是一鼓作氣勢如虎,一切緊密圍繞奪取天門七關展開,拿下這七關,東逆就注定要被討滅,拿不下七關,哪怕拿下六關,獨留下一處,這就會給我朝帶來變數。”
是啊。
黃龍心生感慨,對于這一論調他是完全認同的,天門七關一旦未能全取,東逆便有喘息之機,外聯北虜南詔等敵、內結奸佞敗類,戰事將曠日持久,國力耗損必巨,終使戰局不了了之。
太祖一朝對此征討東逆未果,根子不就在于此?
哪怕是每次征討未果還師,針對內外出現的狀況,有目的的去深挖深查,解決掉一批隱藏的內應與隱患,可是等到籌備一定年限,再度要對東逆展開征討時,又會出現新的狀況與問題。
這就是現實。
治理天下不是照本宣科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局的變化而改變的,這也就會導致出現別的狀況。
“孫河背負的太多了,但恰是這個,反倒是一次絕佳的契機。”楚凌沉吟了剎那,這才伸手對黃龍說道。
“其雖在中樞待的久了,但這不會磨滅其統軍之才,朕就是要叫其帶著贖罪心理,去打一場大營一定冒進的速戰。”
“因為只有他敢親赴到天門前線去,也是這樣,會激勵隨他前去天門一帶的南北兩軍精銳。”
“孫河對待人性看的很透徹,將南北兩軍所派精銳混在一起,分為上林一系,勛貴子弟一系,這在加強其對兩軍掌控的同時,還能變相刺激到雙方,叫他們無懼死亡威脅,奮戰在最難攻克的天門諸關上。”
“而最厲害的,莫過于將后方完全交給征東大將軍府,這就是在無形中告訴王昌,告訴麾下每名將校與兵卒,想要憑戰斬獲軍功,繼而得到賞賜晉升,甚至敕封,那就別抱怨什么,抓緊殺到核心前線再說。”
“論壓力,奮戰在天門前線的,可比在后方的大太多了,南北兩軍沒有說什么,你們有什么資格講?”
“這一切的底層邏輯,在于正統五年的那場北伐,一個是誰都沒想到會贏的如此徹底,一個是沒有料到朕會賞賜那般豐厚,這力度即便是放到太祖一朝,那也是排的上號的。”
“可是陛下,這死傷實在太大了。”
黃龍聽后,眉頭微皺道:“即便有此前在東域嘩變被編進死戰營的地方軍,還有每戰所俘東逆俘虜,可無論是奮戰在天門前線的南北兩軍,亦或是奮戰在后方的東域戍邊軍,在這等刺激下死傷一定會很大。”
“死傷再大,這個代價,我朝必須要承受,而非是躲避!!”
楚凌轉過身來,眼神凌厲道:“東逆所竊之地,于我朝而言,就像是有一處始終無法愈合的傷口,這導致我朝不止內部會出問題,外部也顯乏力。”
“為何我朝會出現那么多狀況,特別是太宗一朝,主要都集中在內政上,對外是一點建樹都沒有?”
“難道真是皇考厭惡嗎?”
“對我朝的新人來講,所了解的太宗是仁君明君,是體恤百姓,不愿叫百姓受苦的,所以才不愿對外征伐,可對老一輩來講,誰不知曉太祖朝后期的一些要案,甚至是對外征伐,確實是太祖他老人家拍板的,但具體負責的卻是皇考!!”
黃龍沉默了。
這些秘聞,他是知曉些的。
當人達到一定位置,那些不便于流傳于世的消息,就自會有人與渠道傳遞過來,這就是這個世道的運行規則。
瞞下而不瞞上。
“羽林跟別的不一樣,甚至是南北兩軍,都比不過朕親締的羽林。”楚凌的聲音,打斷了黃龍的思緒。
“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所為是可以不一樣的,正如羽林,朕始終相信,羽林不是為了晉升,賞賜,甚至是爵位,才甘愿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
“羽林這樣,是對朕的忠誠,而因朕的忠誠,繼而對大虞社稷的忠誠。”
“朕不否認,在別的精銳中,也存有這種群體,但到底有多少,這是誰都說不好的,即便是朕也不行。”
“這是殘忍了些,但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朕所能做的是給予他們應有的回報,并在這個過程中,將那些跟羽林一樣的群體,逐步的發掘出來,使得這一意識形態,能夠成為大虞軍隊今后的主流思潮!!”
“唯有如此,方能在未來的征伐中凝聚軍心,重塑大虞鐵血之氣。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以血與火淬煉出新的軍魂。”
“朕要讓天下人明白,效忠不只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榮耀,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
“羽林便是標桿,是燈塔,照亮整個軍伍前行的方向。”
“每一場戰役的硝煙,都是對這種信念的試煉。傷亡不可避免,但只要火種不滅,大虞的脊梁就不會彎。”
黃龍的眼神變了,直到這一刻,他才知天子到底是何意了。
也是在這一刻,他才真正知道天子的良苦用心。
這件事的確是要做,如果不做的話,今后大虞持續對外征伐下,勢必會出現尾大不掉,擁兵自重,派系林立,甚至藩鎮割據的現象。
倘若真發生這種事情,即便大虞對外打下再多疆域,可這對大虞卻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取亂的禍事。
‘這也是為何沒有籌設講武堂的緣由。’
而在黃龍思緒萬千之際,楚凌心中也有感觸,這件事他不是沒有想過,但是他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如果不能打通軍隊自下向上的晉升通道,即便是創設了講武堂,建立起更為完善的將校培養機制,可能涉足其中的群體,必然是以勛貴子弟,將校子弟為主的,至于底層群體根本就沒有機會去競爭。
長此以往,講武堂非但不能凝聚軍心,反而會成為階層固化的象征,加劇軍隊內部的裂痕。
這就違背了楚凌軍改的意志。
楚凌深知,唯有先以羽林為火種,自下而上點燃底層將士心中的忠勇之志,才能為日后制度變革鋪平道路。
如今要做的是讓忠誠與戰功成為晉升最硬的憑據,而非出身。
待風氣漸變,時機成熟,講武堂自可順勢而立,真正成為全軍英才的搖籃。
屆時講武堂不再只是培養將才的場所,更是軍心歸附的象征。寒門子弟亦能憑戰功與忠誠步入其中,真正實現三軍之中,人人皆可成才。
這種自下而上的升騰之氣,方是大虞強軍的根本。
制度易立,風氣難移,唯有先樹典范、再正綱常,才能讓忠勇之血流淌于全軍脈絡。
羽林之魂,終將化作千萬將士心中不滅的火種。
而在這一過程中,是只有少數能脫穎而出,更多的不是倒在了征伐的途中,就是黯淡退出現役,可楚凌卻知道,對于那些底層來講,如果真有機會與公平的話,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愿意拿命去搏的。
因為他們渴望的不是富貴,而是被看見、被認可。
一將功成萬骨枯。
寥寥數字,卻道盡了很多真相。
楚凌作為大虞皇帝,所能做的就是維系公平,叫參與其中的群體,特別是底層群體,能夠得到應有的保障與待遇。
這世上沒有絕對公平,能營造一個相對公平,已然是很公平的事情了。
“回去以后,將前線的情況,講給羽林主要將校,叫他們傳達給底下的將士。”楚凌收斂心神,伸手對黃龍說道。
“要叫他們知道,在羽林閉營整訓增擴期間,大虞在做些什么,大虞的兒郎有多少在前線廝殺拼搏。”
“戰爭不會因為一次北伐的大捷就結束,在很多時候,大虞始終是處在戰爭威脅下的,大虞想要長治久安,就必然需要有人去負重前行!!”
“臣遵旨!”
黃龍立時單膝跪地,朝楚凌行禮道:“陛下放心,臣在歸營后,就即召麾下諸將傳達此戰。”
“嗯!”
楚凌走上前,彎腰攙扶起黃龍,“表兄,在今后,還有諸多硬仗需要羽林來打,只有打贏了,大虞才能真正走向變革之路,給朕看好羽林,帶好羽林,別叫羽林墮落了,這是朕對你的要求。”
“是!!”
黃龍呼吸略顯急促,立時表態道:“只要臣在羽林一日,就定然會做好份內事,為陛下掌控好羽林!!”
“哈哈…”
楚凌笑了起來。
不叫羽林參戰,反倒叫全體知曉此戰,楚凌就是要用這種方式,叫羽林始終處在緊繃的狀態下。
唯有這樣,羽林才能更快的完成整訓,完成增擴,待到下一次出征之時,方能以最鋒利之姿,破敵千里。
這樣的事,其實不止作用在羽林,同樣也作用在核心決策層,楚凌要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到了這個層級,屬于世俗的那些,就必須要給家國大義讓路靠邊,誰要是還停留在原有思維下,誰就會被時代洪流無情淘汰。
大虞要走的路,是一條從沒有走過的路,也是這樣,楚凌絕不允許有人敢拖后腿,很多事就是拖壞的,更不允許因私利而毀掉全局。唯有上下同心,方能拼殺出一條血路來,而這條路注定是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