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利義教那邊鋪墊好,拉好了仇恨,李暄就沒事兒干了。
他堅信,足利義教聽見他說的那番話,肯定難以忍受。
是肯定會向他下手的。
所以接下來要做的,其實就是等著就行。
為了打發死之前這段無聊的時間,李暄跑到了東瀛的街上閑逛。
他是一個人來的。
本來朱棣和藍玉說什么都要跟著保護他。
但被李暄PUA了一頓。
堂堂燕王,成日里不思進取,不想著大明這條船以后往哪開,怎么開。
就天天跟在別人屁股后面當跟屁蟲。
這還是個合格的燕王?
以后!
又怎么有資格坐上那把椅子呢!
朱棣當時聽見差點沒嚇死!
臉都白了!
他也沒想到,李暄竟然就那么直白的,說他能坐上那把椅子。
整個大明,恐怕除了李暄,再找不出第二個膽子這么大的人了。
不過能得到李暄的認可和支持。
朱棣還是很激動的,又害怕又驚喜的回房間去了。
至于藍玉,李暄PUA他就更簡單了。
一句。
“汝不想為太師耶?”
就說的藍玉激動萬分,火急火燎的去督促準備打東瀛的安排。
這邊,走在東瀛的街上。
李暄發現東瀛這里確實是急需一股文明的力量,過來幫著他們發展一下。
現在的東瀛實在是有點窮和落后。
這還是在京都,街面上看見的倭人,都穿的破衣爛衫的。
那要是再往偏僻的地方去,可想而知,那里的倭人過的又是什么日子。
“我大明就很文明,派兵來幫助友邦,理所應當?!?
李暄下意識的替朱元璋考慮起,派兵來了之后,要怎么發展東瀛。
“我死之前,是不是應該給老朱留一個遺計,告訴他該怎么發展呢?”
他正想著這件事。
但很快,卻有了個奇怪的發現。
路兩邊的倭人都在看他,嘰里咕嚕的在說著些什么。
這些倭人看到他的目光掃過去,趕緊低下頭,或者把頭轉到一邊,不敢產生目光的交匯。
“這就是那位明使?”
倭人這邊,兩邊的路人看到穿著華麗錦袍,腰間系著玉帶,神采俊逸的李暄。
眼底都有些羨慕和崇拜。
“他好高?!?
“從大明來的人都是這樣,長的都很高,而且長相都很好看。”
“他地位也很高?”
“高!聽說就連大明的親王跟將軍,在他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
“親王?。俊?
不少路人聽到李暄的地位竟然這么高,又朝他看了過去。
“這么年輕,竟然就有這么高的地位!”
“不僅如此,而且他還是大明的官員,我聽說大明非常大!有幾十個東瀛那么大,人也比我們多幾百倍!”
“也難怪他能殺的了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死了的事,這幾天已經在京都鬧得沸沸揚揚。
雖然依舊是有很多倭人難以相信。
權傾朝野,在整個東瀛都威名赫赫的幕府大將軍,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
竟然也會有死的一天。
但相信李暄干掉足利義滿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因為大明。
真的很神秘,且強大!
同時這些倭人除了知道足利義滿死了以外。
還傳言。
李暄成了新的幕府大將軍。
“他們在議論什么?”
越往前走,李暄發現倭人越來越多了。
不過他們不敢擋在自己前面,全都是擠在路的兩邊,看著跟高速路兩邊的擋板一樣。
問了問翻譯。
翻譯去了解了一下情況后,回來匯報:
“稟大人,他們在議論您殺了足利義滿的事?!?
“聽他們的口氣,足利義滿平時在京都作威作福,不是一天兩天了,壓榨的這些倭奴都盼著他死?!?
翻譯還沒說完,突然有兩個歲數看著快六十的東瀛人沖了出來。
“大膽!沖撞明使!你們可知是何罪過!”
翻譯急忙要抽刀。
嚇的路兩邊的東瀛人全部跪了下去,趴在地上顫抖。
沖出來的這兩個東瀛人也跟著跪了下去,趴在地上嘰里咕嚕說些什么。
看見他們花白的頭發,還有衣服襤褸處露出來,皮膚緊貼著骨頭,瘦的跟柴火一樣的胳膊。
李暄有些不忍,叫住了要動手的翻譯,“他們在說什么?”
翻譯聽了一會兒,臉上的憤怒慢慢消失,刀也逐漸退回鞘:
“稟大人,是這樣,這老夫妻的兒媳婦,幾個月前被足利義滿搶走了?!?
“他們兒子去足利府找人,結果被打傷,扔到了亂葬崗,找見的時候已經讓野狗啃得不成樣子,死了?!?
翻譯一邊說。
兩個東瀛人一邊不??念^,又嘰里咕嚕的說,很激動,磕的額頭都是血。
“他們說,兒媳婦知道這事后,就瘋了,被足利義滿攆了出來,跳了河,一家子眨眼就家破人亡?!?
“他們聽說大人您殺了足利義滿,出現在這,就趕緊跑來磕頭感謝。”
說到最后,翻譯都有些不忍了。
這足利義滿,畜生一個啊。
李暄聽的也有些不忍心,嘆了口氣,“讓他們都起來吧,告訴他們,大明是禮儀之邦,自是看不得足利義滿這種畜生。”
“他們以后會過上好日子的,有我在,白米飯,肉湯,都會有的,給他們發點錢?!?
翻譯聽完,沖著兩邊街道上的人大聲復述,又扶起來磕頭的兩夫妻,給了點錢。
整個街道立馬轟動了!
成百上千的東瀛人朝著李暄圍了過來,舉著兩只手不停地蹦,嘰里咕嚕的大喊。
并且還有越聚越多的趨勢。
聲音震得李暄耳朵都疼。
“他們喊什么?”
李暄覺得這一幕,一堆人圍著,舉手蹦蹦跳跳的大喊,不少人還在哭。
這看著怎么有點眼熟呢?
“稟大人,他們在喊,大將軍,李大將軍,萬歲...”
翻譯都被面前黑壓壓的東瀛人那種狂熱,給震驚到了。
李暄其實聽見李將軍仨字兒就懂了。
“我說怎么看著眼熟呢!”
...
李暄出現在街道上,受到民眾狂熱崇拜歡迎的事,很快就傳到了足利義教的耳朵里。
正準備動手的足利義教,忽然有些擔心起來。
他之所以擔心。
民意對足利家的厭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
主要他變慫的更多原因還是。
當時熱血的憤怒,隨著這幾天的時間,平息了不少。
足利義教覺得,人得懂點禮貌,不如...先禮后兵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