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天皇退位,東瀛臣服大明的消息傳至各方。
東瀛朝廷的交接萬事已畢。
這天,東瀛九州的一處山脈這。
這是李暄按照對后世的記憶,帶朱元璋他們來的地方。
后世東瀛這的九州鹿兒島,就有一座堪稱世界之最的超大型金礦!
菱刈金礦。
按后世發現的所有金礦來看,這座菱刈金礦,是全世界含金品位最高的金礦之一。
品位指的就是每噸礦石里含金多少克。
而這座金礦的金品位,就能達到均每噸在40克左右。
甚至最高時,竟然能達到幾百克!
李暄記著這座金礦儲量大概有一兩百噸,按后世那種先進的開采速度,都能開采上百年。
就按大明現在的時間來看。
這里的含量怎么也不可能低于一百噸。
夠開采一兩百年的!
能給大明吃的飽飽的!
山脈這的中軍大營里,朱元璋李暄,還有朱棣他們全在。
“景和,你確定這里有金礦?”
“應該有吧。”后世和現在的地貌不太一樣,李暄心里也有點沒底了,他只是用經緯度算了個大概的范圍。
而到今天,朱元璋已經在這待了三天,但工部去勘探的人還是沒捷報傳回來。
打出來的都是泥沙,根本就沒看見金子。
不過有系統的佐證,證明東瀛這確實是有金礦,這里沒有,其他地方也會有。
他也不擔心。
但朱元璋因為有系統,所以心里有底。
而朱棣藍玉,還有其他人,他們心里就沒底了。
“殿下,你說這里真跟李大人說的那樣,有金礦嗎?”
李景隆在朱棣耳邊小聲說道:
“他們東瀛自己的人在這里生活了幾百年,都沒發現的金礦,李大人在應天就能知道?”
“李某怎么覺著有點懸呢?!?
朱棣沒搭理他,因為雖然朱棣表面上看著對李暄很有信心。
但心里還是有些緊張。
生怕李暄說錯了地方,讓朱元璋失望。
傅友德和馮勝那些跟來的官員,也聽見了李景隆的嘀咕。
心里各自想法不一的去看李暄。
收了東瀛這就已經是不世之功。
要是再真讓他言中,說哪哪哪有金礦。
那這人以后在朝廷還不呼風喚雨,說啥是啥?
這邊。
黃子澄跟齊泰已經有些焦慮過度了,倆人其實比任何人都緊張!
在心里一個勁兒的念叨,千萬不要讓李暄說中,千萬不要讓李暄說中。
“陛下,朝中事務繁多,陛下不宜久留在東瀛,臣諫言,圣駕應該返回應天了?!?
焦慮半天,黃子澄再也等不下去,干脆站出來要朱元璋趕緊走。
齊泰跟著附和:“啟稟陛下,李大人對東瀛不甚了解,過度妄言,不過念其有收東瀛之功,臣諫言不必追究其欺君之罪?!?
“至于這是否有金礦,不如交由臣等負責?”
“若發現金子,臣定第一時刻回稟陛下!”
兩個人現在多留在這一息,都擔心會有好消息傳來,再讓李暄立功。
然而有時候世事無常。
盼著別來什么,他就一定會來什么。
正在他們兩個焦慮,朱元璋沉思之際。
工部的幾個人突然急匆匆進帳,臉上的喜意前所未有的強烈。
“陛下!大喜!天佑大明??!”
一瞬間,黃子澄齊泰僵在原地。
朱棣他們則是緊張起來。
朱元璋離開座位,走下去:“有消息了?。俊?
“回稟陛下,下面人來消息,幾個礦眼均有發現!”
工部的幾個人回稟后,將一個布包交給朱元璋。
朱元璋當著帳篷里所有人的面打開,里面是幾十粒螞蟻大小的金子。
有大塊兒點的,扔到地上都能一眼明顯看見。
“陛下,臣等從未見過含金量這么高的礦脈!這里簡直就是一座金山!”
工部的幾個人臉都紅了,呼吸急促,說話的聲音都在發顫。
在勘探礦脈這方面,他們就是專家。
但搜遍古籍,就沒見過哪本書記載過有含金量這么高的礦脈!
聽都沒聽過!
李暄說的這座礦脈,是開創了先河!
大明有了一座含金量前所未有高的金礦!
這怎能不讓人激動!
“你們預估這金礦能開采多久?”
朱元璋關心最直接的問題。
幾個工部的人面面相覷,最后豎起一根手指頭。
朱棣急忙插話:“十年?”
幾個工部的人搖搖頭。
朱棣呼吸一下急促了,眼睛瞪大:“難道是...一百年!?”
他這個猜測一出來。
整個中軍大帳的空氣直接凝固了!
傅友德,李景隆他們的心不爭氣的跳起來!
越跳越快!
有錢了!
那以后打仗,別整什么步兵了,直接全員重騎兵上陣好了!
碰見城池,直接大炮開道!
反正有錢了,炮彈炸子兒不要錢的招呼唄!
然而朱棣現在都說一百年了,幾個工部的人還是搖頭。
朱棣氣的一腳踹翻其中一個:“直接說!別讓本王猜了!”
幾個工部的人這才開口:
“回稟陛下,現在才剛發現,還不太能確定可開采的時間?!?
“不過臣按照古籍記載,還有這金礦的含量來看,這金礦夠大明一...一...一直采下去!”
工部這幾個人的預估,讓中軍大帳除了李暄之外的所有人,瞬間不淡定了。
黃子澄齊泰瞬間面如死灰,怎么也想不通,李暄到底是怎么能精準的找到這處礦脈的!
有神仙相助嗎!
朱棣藍玉則是激動的一直攥拳,這回立大功了,又一個大功!
一個能一直開采的金礦!
“陛下!此乃大明之幸,天佑大明!”
傅友德李景隆紛紛站出來賀喜。
朱元璋更是尤為高興!
臉上的笑意持續了很久,不過卻也沒有表現的太明顯。
“嗯,好,有了這樣的金礦,再出現洪武七年那般的蝗災,十一年那般的水患,朝廷也就不至于為了賑災吵得頭破血流了?!?
“邊境上的財政壓力也小了很多?!?
朱元璋說完,朱棣他們又是一頓拍龍屁,不過高興的反應也是真實的。
人有錢了手頭寬綽,一身輕松。
朝廷也是同理。
財政上沒了壓力,就再不怕天災,邊境甚至也能一改防御姿態,轉而主動出擊!
朱元璋此時看向一直淡定如常的李暄,眼里都是滿意和贊許。
你這廝,鎮國神獸啊你!
“景和,東瀛的金礦之事已畢,你就跟咱回應天吧,封賞回去再說?!?
“什么已畢?臣說過,東瀛就這一座金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