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只是一句話,就把大帳里所有人的目光再度拉回到他的身上。
齊泰黃子澄兩個人半張著嘴,忘了呼吸。
朱棣和藍玉還保持著原本的動作,但眼睛卻死死的瞪著李暄。
朱元璋更是忘了自己現在的身份。
他此刻不是洪武大帝。
而是當初那個沿街要飯的乞丐。
而李暄!
就是說出來要給他一座金山的活菩薩!
“你再說一遍。”
朱元璋要求李暄重復一遍他剛剛說過的話。
李暄暫時沒回答,而是去到朱元璋的專屬御座上鋪開御紙,拾起御筆沾滿了朱砂墨。
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此刻竟然沒人說他。
李暄把筆落在紙上,這才開口:“臣說!”
“臣什么時候講過,東瀛就只有這一座金山了?”
話音落下。
整個大帳的氣氛都變得很詭異。
從朱元璋到工部勘探的那幾個小官兒,盯著李暄的眼里,都好像有火在燒!
是窮鬼看見金山的那種欲火!
朱元璋現在都激動的想哭了!
不是咱沒見過世面。
是真窮怕了!
洪武元年至洪武三年,全國連災。
起初是京師大火。
次年又是旱災,波及南京、湖廣等地兩省一十六縣。
再次年,又多地地震,蝗災,大疫。
彼時新朝初立,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錢,朝廷根本無力應對如此頻繁的大災。
造成的后果就是死者十余萬,傷者不計其數。
洪武八年,朝廷又接黃淮兩岸州縣急報,黃淮泛濫,洪水來襲。
四月至五月,淮安府鹽城縣連續暴雨導致澇災。
六月,開封府祥符、杞縣等八州縣因黃河水溢淹沒農田。
州縣哭求朝廷撥款賑災,晚一日,便有上萬百姓流離失所,死傷者不知其數。
但朝廷沒錢,只能對開封等受災影響嚴重的核心州縣賑濟,象征性的減免賦稅。
至于其他受災區域,如鹽城等,因為缺乏賑濟資金無法收拾。
導致后續接連三年,都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因為沒錢賑濟,導致的后果可以簡單六個字概括。
歲大饑,人相食。
但如果那時候朝廷要是有東瀛這的金山做后盾!
那可就不一樣了。
朱元璋敢保證,他能迅速的在多地建成如‘北宋時期常平倉’這樣的賑災常備糧倉,以達成妥善的災后安置。
包括黃河水患。
要是朝廷有東瀛這的金山做后盾!
就可以效仿‘元朝賈魯河工程’,投入大量的黃金進行治河,用以減少水災的發生。
有了黃金,還能保障軍屯士兵的待遇,維持糧食儲備的規模,避免饑荒的發生。
總之,只要有錢!
朱元璋覺得他這個皇帝絕對能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但話再說回來。
不是沒錢么。
再偉大的理想,沒有真金白銀撐著,那說什么也是白搭。
“你這話確定不假?”
朱元璋心咚咚的跳,瞪著李暄,迫切想得到確認。
李暄這邊,抓著大帳里沉默的這空隙,也用經緯度計算出來在東瀛這,其他一些有名的金山了。
別的方面李暄不敢驕傲。
但是!
唯獨這個優點他很自傲。
就是記性好!
畢竟他可是真靠著自己的努力,硬生生在大明這考上的科舉!
沒走門路!
沒靠系統!
就靠著好記性和爛筆頭!
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考上來的!
“肯定不假。”
有了菱刈金礦的驗證,李暄就知道他計算出來的坐標沒有錯。
那其他地方的金礦,肯定也是還在。
李暄說完,他很明顯的看見,朱元璋、朱棣,還有藍玉傅友德這些人,喉頭都動了一下,像是很饞!
撒著歡兒的就撲過來了!
“我靠!”
李暄嚇的驚呼一聲,趕緊寫著金礦地點的紙給扔了出去。
紙飄飄忽忽的飛到半空。
朱棣他們立馬不敢動了,站在原地,死死盯著紙。
紙慢慢的落下去,最終定格在地上,接著一息不停地,就立馬招來所有人的爭搶!
朱元璋見狀,當場暴怒:“敢傷著紙一點,誅九族!”
一瞬間,所有人的動作都定格住。
只有朱棣膽子大,抓住機會趕緊把紙撿起來,寶貝一樣的護在懷里。
他不怕誅九族。
反正九族里還帶著他朱元璋呢。
有本事!
你就誅!
“拿來。”
不過朱棣搶到也沒用,這大帳現在還輪不到他做主。
朱元璋沉著臉,朝他一伸手。
朱棣尬笑著拍拍紙上的灰,“父皇,兒臣這不是給你撿呢么。”
朱元璋沒吭聲,接過來紙大致掃了一眼后,猛的抬起頭,不可置信的看向李暄,因為急,聲音都變得有點破了:
“這么多!?”
李暄撓撓頭,皺著眉回想了一下,看看有沒有遺漏的。
朱元璋他們大氣不敢喘,等著他。
半晌。
李暄才嘆了口氣:“我這也是在一本孤本上看見過的,我就記住這幾個,其他的都忘了。”
東瀛世界聞名的幾大金礦里。
除開現在勘探的菱刈金礦。
李暄又把剩下的佐渡金礦,鴻之舞金礦,還有串木野金礦這仨位置也給寫出來了。
他記著的就這么多。
因為就這幾個大金礦是世界聞名的。
像佐渡金礦,這個金礦里不止是有海量的金子,后世累計記錄,光開采出來的金子就有近百噸!
最主要,它還有很豐富的伴生礦!
比如兩千多噸的銀!
一千多噸的銅!
伴生礦很豐富!
再后面的鴻之舞金礦,還有串木野金礦,儲量雖然相比較之下就顯的少一點。
可照樣也是排名是世界之最的金銀礦。
“對!沒錯!我就記著這么多了!”
大帳里沉默了半晌,李暄以為朱元璋他們是還不信,還想讓他想。
干脆一叉腰,理直氣壯的確定,他是真想不起來了。
但朱元璋他們之所以沉默,哪是不信,而是惋惜!
非常惋惜!
你李暄怎么就不能記性好一點呢!
你多記幾個啊!
金銀這東西誰會嫌多啊!
“哎!”
朱元璋嘆了口氣,很可惜。
李暄這回聽出來了,不滿意的提醒:“陛下,現在東瀛都是大明的了,你有什么可惋惜的啊。”
“這幾個礦都夠朝廷開采個幾百年了,幾百年里,你讓朱家的子孫再去慢慢找不就行了!”
“也是啊!”朱元璋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
說的有道理。
東瀛都是大明的了,慢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