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內,朱允炆一臉懷疑人生的瞪著來匯報消息的太監(jiān)。
而太監(jiān)兩側,就是同樣一臉懷疑人生的方孝孺,還有一幫支持朱允炆的文臣。
小太監(jiān)扛不住壓力,把朱元璋和李暄車架到了應天的事,還有傳回來應天,有關李暄立下大功的消息一股腦說完。
逃命一樣的溜了。
而無法接受現(xiàn)實的朱允炆和方孝孺,當場有種吐血的沖動!
“沒想到這廝,竟然沒死!”
朱允炆表情失去管理,變得猙獰,他無法理解。
他都已經想好了!
等李暄一死,他再度得到朱元璋疼愛,繼而成為皇太孫的未來了。
結果現(xiàn)在說。
李暄不僅沒死!
還收了東瀛,立下了大功!?
晴天霹靂!
“當初你們說,東瀛此行必定穩(wěn)妥,有了東瀛之功!定能將李暄一眾佞臣收拾。”
“但為何現(xiàn)在事情成了這樣?”
朱允炆很納悶兒,一巴掌拍響桌子,聲音響徹東宮。
當然,他破防怒吼的聲音更大:
“這到底是收拾李暄,還是給李暄送功勞去了?”
“你們次次都說,定能將李暄之流收拾,結果呢?回回都被人家爭了先機,被人家一陣耀武揚威!”
“我看,也別說什么收拾人家了。”
朱允炆說的越來越快,手一下一下拍響桌案:
“就由著他自己去折騰!我就在這東宮等著!等他自己死了!反倒更省力些!”
話音落下。
方孝孺等人再也無法淡定,紛紛跪下去認罪:
“臣萬死!”
朱允炆已經被他們這套給搞的有點免疫了,一陣心累,煩躁的說道:
“我不想再聽這些萬死,死罪之類的廢話了。”
“我現(xiàn)在就想知道!”
他又開始拍桌子,一下一下的拍:
“李暄挾大功還朝,我該怎么做,該怎么應對!”
其他人不敢接這話茬,因為他們現(xiàn)在也很擔憂!
但方孝孺早有準備,急忙直起身子,從袖子里掏出來書信舉起來:
“殿下勿憂,臣這還是有好消息的!”
“哦!?方先生快說!”
朱允炆眼里瞬間閃過看到希望的目光。
其他人也期待的看向方孝孺。
方孝孺清清嗓子,展開書信笑著說道:
“齊公黃公有書信傳來,言明陛下在東瀛之時!曾有意要封李暄為王!”
然而他剛說到一半。
整個東宮的氣氛,就又從期待瞬間跌至冰點。
朱允炆驚得當場站了起來,眼里都是不可置信!
這是哪門子的好消息?
其他人就更震驚了,口干舌燥,不停咽口水。
封...封王!
活著的異姓王!
不然...我們干脆收拾收拾,把行李分了,各回各家吧!
僅僅是一個御史的李暄,就夠難對付了。
這要是封了王!
還玩不玩!?
“莫驚!莫驚!我還沒說完!”
方孝孺急忙打斷眾人的聯(lián)想,火速激動的說道:
“但這事在黃公,齊公的拼死阻攔下,夭折了!”
“陛下聽取了黃公齊公的諫言,打消了封李暄為王的心思!”
直到此刻,朱允炆臉上的緊張這才有所緩解,松了一口氣。
不過心里還是有點不舒服。
嫌棄的斜了方孝孺一眼:
“方先生,下次說話一口氣說完!”
其他人的反應也是一樣,提到嗓子眼的心,終于再度落回去。
原來沒封王。
嚇我們一跳!
“那看來是多虧黃齊二位先生了!”
“殿下,確實是多虧齊公黃公,不過雖然有此一勝,但我等仍然不可松懈!”
方孝孺把功勞全都歸究到黃子澄齊泰身上。
他沒說之所以沒能封王,之所以朱元璋打消了封王的心思,其實還是李暄人家自己不想當!
這消息他瞞了下來,怕真把朱允炆給嚇壞。
因為朱允炆太暗弱了。
要是知道了這消息,還不知道嚇成什么樣!
但這消息也瞞不了多久。
于是乎方孝孺急忙趁著這時候給朱允炆加油打氣:
“殿下也可以放心,李暄其實猖狂不了多久!他能立功,是因為天高皇帝遠,我等插手不到東瀛的事!”
“但只要回了應天,這朝堂上可是我等的天下。”
“定能將其收拾!”
其余諸臣紛紛附和方孝孺的話,形勢貌似一片大好。
朱允炆瞇起眼睛,又自信了起來。
這話沒錯!
應天的朝堂不比東瀛。
有皇祖父
應天這。
是他的天下!
...
李暄兵不血刃就拿下東瀛的消息。
其實不僅僅是在應天這引起了淮西勛貴和一幫文臣的熱議。
在大明周邊的幾個國家,也無異于是掀起來一場大地震!
這一時期,大明九邊重鎮(zhèn)周遭的舞臺,比較厲害的也就那么幾個。
安南國、占城國。
還有剛篡權成功,自立為王,棒子的老祖宗,成立李氏王朝的李成桂。
以及被藍玉蹂躪到分裂,變成了韃靼、瓦剌、兀良哈三衛(wèi)的北元殘部。
這其中,除了北元殘部是切身領略過朱元璋的兇殘,因為真被吊打過。
還有一個主動尋求歸附,求罩著的占城國也比較恭順以外。
其余的如安南國,還有李成桂的李氏王朝,一直都是陽奉陰違。
安南明面上是稱臣朝貢,但小動作很頻繁。
朱元璋讓其朝貢的路線是走兩廣的西邊,也就是g西,不準他走g東。
但是安南主打一個叛逆,我就不走g西,我偏走g東。
朱元璋罵安南不尊禮法,但苦于九邊重鎮(zhèn)主要的軍事力量,其實還是處于對抗北元殘部之中,抽不出來手教訓安南。
所以安南依舊我行我素。
而占城之所以恭順,聽話一點。
是因為老是被安南欺負,兩國毗鄰。
所以必須要依靠朱元璋護著。
安南幾次侵犯占城,占城上表求朱元璋插手。
朱元璋的確是下旨斥責安南了。
但話又話說回來,還是那個原因。
九邊重鎮(zhèn)的主要軍事力量,都是處于和北元殘部的斡旋里。
所以安南瞅準了朱元璋只會打雷,不會下雨這一點。
對朱元璋是句句有回應。
但該入侵安南還是入侵。
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
當李暄滅掉東瀛,朱元璋御駕親征的消息傳到安南朝廷的時候。
安南國王和朝臣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