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九邊異動的消息傳至應天。
而朱元璋的圣駕此時已經回到應天有一段時間。
當然。
李暄也回了他自己的李府。
東瀛之行。
徹底宣告失??!
正義又一次的敗給了邪惡!
老朱家賺的盆滿缽滿,撈到了東瀛,撈到了一大片金山銀山。
朱棣、藍玉,姚廣孝,一大票跟著去東瀛的人,也都撈到了各自的功勞。
甚至哪怕就是齊泰黃子澄這種狗混子。
都得到了朝廷的嘉獎。
而李暄他卻感覺自己這趟跑去東瀛,純屬白打工,一無所有。
至于朱元璋考慮到他的頭功,正讓朝廷各部堂官上奏章,議一議對他的封賞應該是什么規格。
還暗示臣子要大膽一些,一定要彰顯出李暄功勞的偉大。
這一點。
對于想方設法要回家的他,有什么卵用嗎?
就算封他個皇帝!
他都不想當???
李暄:“啊???皇帝!?那這個...可以試試啊?!?
...
日升月落,不對,應該是太陽都還沒升起來。
寅時的應天皇宮午門前,都還有點伸手不見五指的黑。
寅時,也就是凌晨三點到四點這樣。
這個時辰。
哪怕就是雞,一般都還在窩里待著沒醒。
但大明的官員卻已經在午門外這等著準備上朝。
午門外,文臣一派,武將一派,涇渭分明,互相看不上。
文臣這邊捧著笏板,說話閑聊。
聊得話題也沒別的,主要就圍繞著一個人,就是李暄。
因為現在的李暄,就是應天的頭號談資,大明星。
滿朝上下沒有人不認識他。
他收了東瀛的功勞太大了!
就是夸他一句衛霍再世,都毫不為過。
這時,朱允炆帶著黃子澄、齊泰,還有方孝孺路過午門這。
文臣們看見,立馬整肅起來,紛紛見禮:“見過皇長孫?!?
“嗯?!敝煸蕿深h首回應,氣度這塊兒拿捏的很到位,頗有儒雅之風。
支持他的文臣群體看見他身上的氣度,更覺大明有了未來。
他們認為。
大明也只有交到這樣,經過儒家學說深深熏陶的皇帝手里,才會更輝煌!
總之!
絕對不能讓類似于朱元璋這樣,動不動就清人九族的皇帝再上來了!
太嚇人了。
我的天吶!
文人地位應該是崇高的,就連皇帝都得尊敬。
可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一個不管你是不是文人,只管你有沒有盡職盡責,只看你工作成果的皇帝,這像話嗎!
大逆不道簡直!
讀書人的事,那能叫貪嗎?
讀書人的事,那能叫尸位素餐嗎?
就算違了朝廷的法律,那又怎么了?
你朱元璋難道看不見我們讀書人高貴的身份?
刑不上大夫懂不懂!
就算我們犯了天大的罪,你訓兩句就得了,還想殺人啊!?
學學宋朝!
看看人家是怎么尊敬讀書人的!
朱允炆身上的儒雅,引起了不少文臣在心里埋怨朱元璋太過于嚴苛。
而這個小插曲結束后。
這些人就又繼續聊了起來。
至于朱允炆,則是帶著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去前面等著午門開。
這空檔,他們聽見后面的文臣聊起了李暄,忍不住豎起耳朵,想聽聽朝野是怎么議論的。
“據禮部的人講,占城、安南的國王竟然全都親自跑來了應天,乖乖的等候陛下的接見?!?
“安南國王來應天的隊伍鬧的動靜很大,很多同僚都聽說了這事?!?
“我們現在都是納悶,這個安南國王以前可不是這么老實,怎么現在態度變得這么快?!?
“有傳言說,他們之所以改變態度,全都是因為李暄?”
豎著耳朵偷聽的方孝孺。
一聽見這些話,臉色頃刻間就變得異常難看。
這段時間他已經聽過太多人夸李暄了。
都在聊李暄立下的大功。
夸贊李暄的話,更是不絕于耳。
就連坊間百姓對此都有諸多議論,說李暄是明之衛霍!
甚至已經有說書的,開始編李暄收東瀛的故事了!
這時,朱允炆方孝孺他們又聽到禮部的一個郎官兒說道:
“你們說的沒錯,這事確是因為李暄。”
“他兵不血刃收了東瀛,九邊因此震動!”
“安南國王上了乞罪奏章,那折子我看了,他細數了自己這些年的過失,乞求陛下能寬宥。”
“通過其態度就能看出來,他被李暄滅掉東瀛的行為嚇的不輕!”
周圍的文臣一下震撼了。
心里的震驚只是頃刻間便達到了頂峰。
半張著嘴巴,半天合不攏。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事竟然是真的。
李暄收東瀛的影響竟然已經波及的這么廣了!
安南這么多年可一直是陽奉陰違,小動作不斷。
膈應了朝廷這么久的一塊疥癬之疾。
因為這次李暄收了東瀛,就捎帶手的解決了???
然而這禮部的郎官兒還沒說完,又接著告訴他們:
“還有占城國王,他帶來了謝恩的奏章,說萬幸大明出奇兵,收了東瀛!陛下威加海內?!?
“這才震懾了安南宵小,讓安南歸還了侵占他們占城的國土?!?
“占城國王感恩戴德,謝恩的奏章里全是說陛下圣君,還有對李暄的奉承。”
聽到這事。
其他文臣更為震撼,面面相覷,眼睛圓睜。
李暄這次恐怕都不是一鳴驚人了。
而是真要捅破天!
朱允炆他們這里。
方孝孺的反應就好像是吃了蒼蠅,就倆字兒,難受!
再來倆字兒。
惡心!
他現在不想聽見任何跟李暄有關的事。
然而事與愿違。
此刻兵部一個郎官兒的聲音又被方孝孺聽見:
“前天大同、遼東幾個地方全都來奏章,請求加撥軍餉,以抵御北元殘部?!?
“李暄這次收東瀛造成的影響太大了!”
“已經不止是在朝廷內部,而是連北元殘部的韃靼、瓦剌都被震懾!”
“探子說,韃靼瓦剌因為此事,憂心朝廷用李暄對他們動手,如今已經從敵對轉變成了合作的態度!”
兵部這些人聊起李暄時,口吻全是震驚。
臉上也是極其復雜的神色。
欽佩,嫉妒交織。
這些人的反應,深深刺痛了方孝孺的心。
他不明白!
北元殘部連徐達、湯和這些名將都不怕!
如今為何竟然因為一個李暄,就嚇成了這樣?。?
不就是滅了一個小小的東瀛島國而已!
至于那么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