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畫面中,原本絕望的朱高熾,聽到親衛的呼喊,踉踉蹌蹌的登上城樓向遠方望去。
看見煙塵最前方的那面大旗——玄色的旗面上,繡著一頭威風凜凜的蒼狼,那是他爹的親軍大旗!
“老頭子……你終于回來了!”朱高熾激動的都渾身顫抖!
他守了一個月,一個月他都不敢合眼,從最初的鎮定到后來的焦慮,再到昨夜幾乎絕望的堅守,終于等到了這面旗。
“哈哈哈……哈哈!將士們,我們援軍到了、到了!”
朱高熾哭了,哭的眼淚鼻涕混合在一起……
城墻上原本精疲力竭的殘兵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因為北平城守住了,他們的王回來了!
遠處馬蹄聲越來越近!
“靖難軍,隨我沖!”
朱棣的吼聲穿透風雪,長槊向前一指,親衛騎兵如同出鞘的利刃,狠狠扎進南軍左翼。
畫面也定格在這里!
【此戰,父子二人,一外一內,一張一弛,終究讓北平城下的烽火,化作了靖難之役的轉折點。】
【斬殺數十萬兵卒,收服數萬兵卒,極大的彌補了自身兵力不足的缺點!】
【而是最大的收獲是糧草和兵刃,李景隆慘敗后,當夜便命人輕裝撤退,留下的糧草、和開封的軍械、不計其數!】
【甚至鍋碗瓢盆都整整齊齊擺在營門口,連灶上燉著的肉湯都沒關火。】
【給朱棣送了一大波物資、軍械,緩解了自身后勤壓力;更重要的是,此前朱棣奇襲大寧收編的朵顏三衛蒙古騎兵在北平之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經此一役,這支精銳力量徹底融入燕軍,成為后續作戰的核心戰力之一。】
【李景隆敗逃德州后,數月里朱棣帶著蒙古騎兵,南下擒龍,攻破城池不計其數!】
【可以說北平之戰是徹底讓朱棣發育起來的戰役之一!】
天幕前。
數十萬?斬殺數十萬啊!
老朱聽的一陣心疼,這可都是他大明的兒郎啊,就這么折在了這場叔侄之爭里。
能怪朱棣嗎?
不能!
因為他自己也知道沒有活路的滋味!
怪就怪未來的他瞎了眼,選了朱允炆這個臭丘八!
好好的一副牌,被他打得稀爛。
還有那朵顏三衛……老朱此刻算是明白為啥天幕之前彈幕上說,他兒子老四帶著蒙古騎兵南下擒龍了……
剛開始他本以為是玩笑話,可沒想道這事還他娘的真是事實!
……
李文忠看完天幕上說的戰損后打的更狠了,追的李景隆嗷嗷叫。
手里的棍子,每揚起一下就伴隨著一聲慘叫!
場面極其混亂。
大明建文年間!
朱允炆懵逼了……至于為什么懵逼,因為這與李景隆交給他的戰報不一樣。
當時北平戰敗后,李景隆的戰報內容洋洋灑灑幾千字,寫的那是字字忠心!
說戰敗主要原因還是他派的督軍,以他的名義干擾他的命令。
什么在條件不足時,催促逼迫他出兵攻城,等等!
還說明了自己撤軍的理由,稱這是他四叔給出的警告,意思是督軍是他四叔的人!
說什么大軍中有無數的暗探與殺手潛伏,若是開戰,他李景隆在他四叔面前就是透明的,玩什么手段都無所遁形。
只能以退為守,整理軍紀。
結果呢?
這特娘的與天幕上根本不一樣啊?
“朕好傻啊!朕被騙的好苦啊!”
朱允炆憤怒得雙手顫抖,他萬萬沒想到李景隆竟然如此欺瞞于他。
他拿他當親老表,然而他呢?
把他往死里整啊……
一直以來,他都對李景隆的戰報深信不疑,還多次嘉獎于他,如今真相擺在眼前,他只覺自己宛如一個笑話。
“傳朕旨意,八百里加急立刻召回李景隆!”朱允炆咬著牙,眼中滿是怒火。
他要當面對質,讓李景隆給自己一個交代。
而此時,南京城外,被派過來跟朱棣談判的李景隆,看完苦笑一聲!
自己算是回不去了!
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只能一條路走到底了。
至于談判?
人家都兵臨城下,還有什么可談的,直接打開城門投降算了!
而此時天幕之上,還在繼續。
【大家看完應該都認為這李景隆是個草包吧,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個出自將門之后,其父死后就繼承了爵位,并且獲得老朱這個馬上皇帝信任的人真的草包那么簡單嗎?】
【據史書記載,在此之前李景隆就有多次練兵,隨軍出征的經驗!】
【不管是血脈傳承上,還是經驗心得上,那都沒得說,你要是說這種人不會打仗,你們信嗎?】
天幕前!
眾位帝王將相看新天幕上的問題,也沉思了起來。
一個能統兵五十萬,能指揮進退自如的人,真的是草包嗎?
不光如此,一個草包能在開局一個碗的馬上皇帝眼皮子底下裝這么多年嗎?
所有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人或許沒有太大的本事,但是絕對不是草包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