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吃食了……
夏魯奇看著原本死氣沉沉的將士此刻正捧著精米仰天大笑,心里別提啥滋味了。
接著拔出腰間寶劍對著興奮無比的將士們大聲吼道:“爾等可愿跟隨本將與那些亂臣賊子,再拼上一拼!”
“愿與將軍共存亡!”
“愿與將軍共存亡!”
將士們個個都紅著臉大聲怒吼,聲音之大響徹整個城池!
“好,城在人在!”
“城在人在……”
一時間所有士兵也不知道是天幕獎勵的原因還是夏魯奇的鼓舞的原因,總之所有人的士氣都前所未有的高昂。
個個都興奮的猶如一頭頭發狂的野獸,所有人眼里都閃爍著必勝的力量!
……
此時天幕之上,畫面再度翻轉,迎接來下一位戰力猛人!
【華夏武力值第四位,殺胡令開創者、五胡活閻王、武悼天王冉閔。】
“額……吾上榜了???”冉閔整個人愣了片刻,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畢竟天幕一開始就說帝王不能上榜……難不成他冉閔在天幕眼里不算個帝王?
……
與此同時交流群里一眾皇帝也炸開了鍋。
大秦祖龍:“天寶何在!不是說帝王不能上榜嗎?”
大漢野豬:“就是,就是……你這搞得有點不嚴謹啊!”
怕老婆離家出走:“哼,朕不服,論武力……朕覺得,朕也可以和那些人剛一剛!”
永樂大帝:“朕也不服,朕上馬殺敵,下馬治國……”
一個破碗:“咱也是!”
大唐李二:“朕玄武門開創者,也不服!”
杯酒釋兵權:“呵呵……朕只有一句話,在座的各位論武力,在朕面前都是弟弟……”
一個破碗:“???”
永樂大帝:“哼,可曾聽聞火炮?在座的各位誰能接朕一炮?”
……
一瞬間群里不少馬上皇帝都憤憤不平,至于那些文皇帝……都不說話了,一個個都在看熱鬧。
【根據天幕法則,非大一統王朝且國運極短的帝王不在本次非參戰名單之內。】
眾人聽到天幕這個解釋,一時間也想不通了。
畢竟這趙匡胤也沒大一統吧?
大唐李二:“唉……天寶,朕抗議,嚴重抗議哈……這大宋也沒有大一統吧?”
【人家能狗,國運長,最終解釋權歸天幕所有,抗議無效!】
大唐李二:“朕草了!!”
【再草,沒收作案工具。】
大唐李二:“……眾所周知,朕草,是一一種植物……朕以上言論絕對沒有褻瀆天幕的意思。”
李二發完伸手摸了一把胯下,松了一口氣。
還好沒有沒收……
……
還有不少皇帝在群里艾特冉閔以及先前天幕講的朱溫、李存勖、黃巢等等。
結果沒一個吭聲的……
顯然這些皇帝都被天幕認為不屬于皇帝群的范圍之內。
此時天幕之上,旁白響起。
【首先,前邊咱們講過冉閔的為人以及是如何拯救漢人的種種事跡,這次就不一一解釋了。】
【本次盤點就只講其武力值,以及個人戰績!】
天幕前。
“不講為人?那你特馬的把某講的那么細干嘛?”呂布很不爽。
前邊又是說他三姓家奴,又是說他如何如何四處奔波的,尤其是那野史說他渾身是寶……那真是每當想起都有些上頭!
怎么說他也是人中呂布……這么搞他很沒面子啊!
……
“合該如此!”
“人生就是不斷的探索,如果全部說完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老子摸了摸胡須點頭贊同天幕之意,在他看來人生下來就是要死的。
可以說一眼就能看到結局,如果把這其中的過程提前預知?
那活著好像確實沒什么意思!
……
而作為天幕這場上榜的主角冉閔,倒是覺得沒什么,畢竟前邊講過他了,而且講的那叫一個細。
搞得他有種脫光衣服被人圍觀一樣的感覺!
現在直講他高光時刻正合他的心意。
……
此時天幕之上,畫面翻轉。
畫面中,一個巨大的峽谷中,冉閔勒馬立于土坡之上。
“將軍,晉軍前鋒已入包圍圈!”親兵壓低聲音稟報。
冉閔抬手按住腰間的環首刀,目如鷹隼,“傳令下去,待我率部沖陣,伏兵再從兩翼殺出,斷其退路!”
說罷,冉閔雙腿一夾馬腹,胯下烏騅馬長嘶一聲,如一道黑色閃電般沖了出去。
一個沖鋒,手中長戟劃破一個又一個敵人的咽喉,直刺前鋒將領,那將領倉促舉刀格擋,卻被長戟的巨力震得虎口開裂,兵器脫手的瞬間,戟尖已刺穿他的胸膛。
“石閔在此!爾等速速束手就擒!”
嘶吼響徹峽谷!
而冉閔本人更是在陣中如入無人之境,長戟舞動間,鮮血飛濺,尸骸倒地。
未等敵軍反應過來,兩側山林與蘆葦蕩中突然鼓聲大作,后趙伏兵如潮水般涌出,將敵軍分割包圍。
冉閔調轉馬頭,率騎兵從側翼再度沖鋒,長戟每一次落下,都伴隨著一聲慘叫。
接著又開始切換畫面,每一幅畫面都是戰場上廝殺!
而且還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帶頭沖鋒。
隨著畫面的極速切換,旁白聲也再次響起。
【這段是冉閔在后趙時的高光時刻,尤其在石虎統治后期,更是多次以少勝多、平定內外叛亂,主要戰績有三個!】
【第一個,“平定梁犢起義”以精銳破十萬叛軍。】
【公元349年,后趙東宮衛士梁犢因不滿被流放,率萬余名囚徒發動起義,沿途百姓響應,隊伍迅速擴張至十萬余人,一路攻破長安、洛陽,直逼鄴城。】
【時任后趙游擊將軍的冉閔,奉命與汝陰王石琨率軍平叛。】
【此戰中,冉閔親率麾下精銳“乞活軍”為先鋒,避開叛軍鋒芒,直搗其核心陣營,憑借精準的戰術突擊與悍不畏死的沖鋒,一戰擊潰叛軍主力,斬殺首領梁犢,也是經此一役,冉閔“驍勇無敵”的名聲傳遍北方。】
【第二戰績:“抵御東晉北伐”挫敗晉軍攻勢!】
【石虎在位時,東晉趁后趙內部動蕩,派安西將軍庾翼率軍北伐,試圖收復河南失地,冉閔奉命率軍駐守許昌,抵御晉軍!】
畫面中。
冉閔利用地形優勢,在外圍設下伏兵,待晉軍進入包圍圈后!
親自率騎兵從側翼突襲,晉軍陣腳大亂。
冉閔趁機率軍追擊不僅擊退晉軍,還收復了被晉軍占領的數座城池!
天幕前。
“漢之血,然卻胡之子,殺其同源何其可恨也!”
不少人看著冉閔帶著胡人殺漢人的場景都忍不住感嘆。
但是這也沒辦法,誰讓他從小在胡人堆里長大,根本沒得選擇!
……
【第三戰績:“鎮壓內部宗室叛亂鞏固石虎統治”,石虎晚年時,后趙宗室為爭奪皇位互相殘殺。】
【彭城王石遵、義陽王石鑒等宗室起兵奪權時,冉閔始終站在石虎一邊,率軍平定多處叛亂。】
【其中在鎮壓石沖的叛亂中,冉閔僅率數千騎兵,晝夜奔襲,在平棘與石沖的數萬大軍相遇,身先士卒沖入敵陣,斬殺石沖麾下數名將領,士兵受其鼓舞奮勇殺敵,最終擊潰叛軍,生擒石沖。】
【也因此被石虎封為“武德王”,手握后趙精銳兵權。】
【冉閔在后趙的勇武也是集中在這三場戰役中。】
【然而他的高光時刻卻在殺胡令之后。】
伴隨著天幕旁白聲落下……幾個極為血腥的大字出現在天幕之上!
《殺胡令——鄴城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