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冉閔被后趙皇室猜忌,在這之后冉閔殺死了后趙皇帝,并頒布了——殺胡令!】
畫面再次轉換,畫面中冉閔立于高臺之上,身著鎧甲,披風獵獵作響。
此刻神情冷峻,目光如炬,掃視著臺下聚集的人群。
臺下眾人皆抬頭仰望,神情肅穆。
冉閔緩緩展開手中的殺胡令,聲音洪亮且堅定地宣讀起來:“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聲音,如滾滾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
一時間,臺下群情激奮,歡呼聲、吶喊聲此起彼伏。
接著,他又道:“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
“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
話音剛落,畫面切換,便見城門處胡人紛紛外逃,而漢人則紛紛響應,拿起武器。
整座城池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百姓們或奔走相告或拿起刀槍劍戟,開始了對胡人的反擊!
最后畫面再度切換到冉閔身上!
此刻的他就這樣站在高臺之上,看著這一切,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堅定……還有一絲野心!
【殺胡令頒發之后,長期被稱為兩腳羊的漢人迅速響應,數萬漢人拿起武器,在鄴城及冀州、司州等地誅殺胡人!】
【短期內形成強大的漢人武裝,也成為冉閔掌控的核心戰力。】
【而且由于殺胡令政策明確“斬胡首即可獲得封賞,一時間可以說整個北方都在對胡人的展開無差別殺戮!】
【僅鄴城一地不到一月時間,便有二十余萬胡人被殺,其中羯族因是后趙統治民族,成為主要目標,幾乎被滅族!】
【匈奴、鮮卑等部落也傷亡慘重,殘余胡人紛紛逃離中原,漢人再次登上歷史的舞臺!】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長相酷似胡人的漢人被卷入其中!】
【而冉閔也借由“殺胡”帶來的威望與兵力,迅速掃清后趙殘余的胡人勢力,建立冉魏!】
【不管冉閔是為了自身還是為了民族,就他頒布的殺胡令對于北方的漢人來說是功大于過!】
天幕下的胡人們,看著天幕畫面中那宛如地獄一般的大地。
看著那些昔日被稱為他們稱為兩腳羊的漢人爆發出的瘋狂!
那一道道吃人的目光看的他們心里發寒!
……
而這個時代的漢人從前邊看完五胡亂華那個視頻以后,也知道這點都知道冉閔從始至終都是只為了自己!
但是那又如何?至少人家做了!
生在地獄,誰也沒比誰高貴多少,他們也只有跟著天王冉閔才能活下去!
活下去……堂堂正正的做人,向那些畜生說他們不是那任人宰割的兩腳羊!
僅憑這一點勝過所有!
……
而冉閔看著天幕上的這些,他也承認自己起初所有所為都是為了自身,但是現在他是為了民族。
倒不是他多么高尚,而是先前經過天幕宣傳自己的殺胡令之后,投奔他的漢人越來越多!
他的勢力也比天幕之前要龐大的多,那些胡人也不是傻子……也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經過那件事以后,那些胡人也都聯合在了一起……
他已經走投無路了!
只能一條路殺到底……也只能如此!
至于把自己兒子封為大單于……這件事確實是他做錯了,他也改了。
大漢。
“哼,僅僅只有二十萬嗎?”
“二十萬怎么能祭奠我漢室子孫無數冤魂!”
漢武帝此刻拳頭緊握,整個人自上而下不怒自威。
他還沒忘記先前天幕所說,要知道他漢室子孫可差點被吃的亡國滅種啊!
此等大仇……他恨不得帶領大漢將士蕩平那方亂世!
……
【公元350年冉閔稱帝后,后趙舊臣石祗在襄國稱帝,收攏羯族殘部、胡人民眾,成為冉魏在北方最直接的威脅。】
【因為石祗不僅是“后趙正統”的象征,還多次出兵襲擾冉魏領地,若不剿滅,冉魏始終面臨“后院起火”的風險。】
【再加上此前冉閔借“殺胡令”凝聚了漢人力量,覆滅了后趙核心的羯族勢力,此時的自信心達到頂峰,膨脹的認為憑借10萬兵力,足以一舉消滅石祗這股“殘敵”因此主動集結主力發起襄國之戰!】
【如果不出意外,這些人也確實是夠了,但是意外他發生了!】
【石祗面對冉閔的十萬大軍,也不是傻子,也知道自身實力不敵冉閔,于是主動遣使向北方胡族勢力求援。】
【氐族首領苻健、羌族首領姚襄,以及鮮卑前燕的慕容恪,三方均因“殺胡令”對冉閔恨之入骨!】
【因為他們都是殺胡令的受害者……所以短暫達成同盟。】
【至此冉閔憑借一己之力面對四胡之兵,而且最恐怖的還是鮮卑的騎兵!】
隨著旁白聲的落下,天幕畫面開始徐徐展開!
一場死戰……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