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見面,沈硯都感覺自己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隨她的身影,思緒也會因為她一個細微的表情或一句不經意的話語而波動。
這種脫離掌控的感覺,對他而言既陌生又……難以抗拒。
他試圖用理智去分析,去克制,讓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的放在公事上。
他告訴自己,她還太小,時機未到。
可“心意”這種東西,最是不講道理,它就像一種無形的標記,一旦認準了,烙在了心扉之上,便會不受控制地想要流露出來,渴望被對方感知,也渴望向周遭宣告。
所以,前幾日在喬遷宴的月洞門門口,他便是注意到她已然離席,才起身同去,當看到月洞門門口懸掛的“閑人勿進”的牌子時,他甚至想踏進那個私人領域,尋她說一說話,讓她也注意到自己。
最終,他沒有選擇進入那片已經被劃作私人領域的竹樓區(qū),而是設計了一次月洞門門前自然的“撞懷”偶遇。
既然十四歲的謝秋芝已經在他堅冰般的心湖上投下了石子,激起了無法平息的漣漪,那么,他為何不能情起而攻心?
沈硯的目光掠過謝秋芝泛紅的耳尖,心中那份原本還有些模糊的念頭變得清晰而堅定。
明年,她就及笄了。
在大寧朝,女子及笄便意味著可以談婚論嫁。
一年的光景,于漫長的歲月而言,不過是彈指一揮間,這區(qū)區(qū)一年的差距,與他已然確定的心意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他沈硯行事,何曾需要被世俗的眼光完全束縛?他自有他的節(jié)奏和方式。
想到這里,他心中那點因“操之過急”而產生的微妙顧慮悄然散去。
他的舉動愈發(fā)坦然自在,雖然依舊保持著基本的禮儀分寸,但那份關注與體貼,卻已如細水般強勢浸潤,不容忽視。
謝秋芝現(xiàn)在只想趕緊扒拉完碗里的米飯,然后立刻、馬上給這位沈大人畫完像,收拾包袱連夜跑回桃源村找哥哥救命。
可是碗里的米飯仿佛永遠吃不完,因為沈硯的公筷如同最精準的機械臂,她剛咽下一塊魚肉,下一塊最嫩的部位又準時送達。
“沈大人,”
謝秋芝終于忍不住,放下筷子,努力維持著禮貌但疏離的笑容。
“我真的吃飽了,您別夾了,湯……湯也喝不下了?!?
她試圖將沈硯的反常行為合理化,聲音不大但足夠讓桌上的人聽清。
“多謝大人體恤,作畫確實費神,但我手沒事,可以自己夾菜的?!?
她希望借此暗示,沈硯只是出于主人對“手工藝人”的常規(guī)關懷,絕無他意。
然而,掩耳盜鈴這種事,騙得了自己,騙不了滿桌子心思各異的明眼人。
一頓午飯,就在這種謝秋芝度秒如年、沈家女眷內心戲十足、唯有沈硯本人似乎渾然不覺的詭異氛圍中,總算結束了。
下午的畫室移到了聽雪軒書房。
聽雪軒是沈硯的居所,聽雪軒的書房是決不容許展風之外的人出入,這些年,書房的打掃事宜都是交給展風親自完成,別說侯府的下人不能進入,就連沈老太君這些年也是鮮少踏入。
而此時,謝秋芝被請了進去。
但,她是不懂這聽雪軒的書法禁忌的,只以為這是尋常的書房,并沒有什么特別,就像她能隨意進出小文和爹的書房是一樣的。
沈硯端坐于窗前的光影里,身姿挺拔,面容冷峻。
謝秋芝深吸一口氣,架好畫架,再次調墨提筆。
起初,她還能專注于觀察和描繪,白描勾勒出的輪廓英挺冷峭,倒也有幾分沈硯的神韻。
然而,畫著畫著,她開始覺得不對勁,畫紙上,窗外透進來的光打在沈硯挺直的鼻梁上,那弧度,那光影的交界……
怎么越來越像她魂穿前瘋狂迷戀的愛豆張凌鶴?
尤其是當他偶爾垂下眼簾,長睫投下淡淡陰影時,那種清冷又略帶疏離的氣質,簡直如出一轍!
謝秋芝的心跳莫名加速,筆尖也開始有些不穩(wěn)。
“冷靜!專業(yè)!謝秋芝你是畫師!”
她在心里拼命吶喊,試圖將那張俊美得近乎完美的愛豆面孔從腦海中驅逐出去。
她是來工作的,不是來追星的,更不能把客戶畫成自己的“夢中情豆”,這太不專業(yè)了!
然而,心理暗示有時會起到反效果。
越是拼命告誡自己不要想,沈硯的眉眼輪廓與張凌鶴的形象就越是頑固地在她腦海里重疊、融合,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非要讓她將眼前這張臉,與她記憶深處描繪過無數(shù)次的面孔畫上等號。
這真不能全怪她!
謝秋芝內心哀嚎,這兩人的骨相、氣質相似度實在太高了!更要命的是,她魂穿之前為了練習人物肖像,不知道臨摹了多少張張凌赫的海報和古裝劇照,對他面部的每一處細節(jié)——眉峰的弧度、眼尾的上挑、鼻梁的線條、唇形的薄厚——都早已爛熟于心。
她的手,她的大腦,對于如何勾勒出那樣一張臉,幾乎已經形成了本能般的肌肉記憶。
當她進行到面部細節(jié)渲染時,鬼使神差地,竟在沈硯挺直鼻骨的一側,用極細的朱砂,點上了一顆只有張凌赫才有的、標志性的小小紅痣!
“!”
完了!
點完的那一刻,謝秋芝自己都愣住了,一股涼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她恨不得立刻用指甲把那顆小小的紅痣摳掉,或者讓時光倒流回三秒鐘前!
然而,上好的宣紙和細膩的顏料根本不允許她這樣做,任何修改都會留下無法掩飾的痕跡。
謝秋芝欲哭無淚,只能硬著頭皮,懷著一種近乎絕望的心情,加快了剩余部分的繪制,匆匆完成了整幅畫像。
當最后一筆落下時,她甚至沒有勇氣再去仔細看那幅已然“變味”的作品。
當畫作呈現(xiàn)在沈硯面前時,書房里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