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村那邊的發(fā)展,比謝廣福預想的還要順利。
在完成了大規(guī)模插秧和四口魚塘的魚苗投放后,村民們的重心就開始轉(zhuǎn)移到了荷塘的種植養(yǎng)殖和緩坡的改造工作上。
趙老七現(xiàn)在每天都安排村里的四個精神小伙子,準時到桃源村的牛馬車站,雇傭兩輛空閑的牛車去那片廢棄的牧場割草喂魚。
那些吃了牧草的魚在這段時間里也長得飛快,而雇車的銀子也不用付現(xiàn)錢,他們割滿一車草料運回桃溪村喂魚,多出來的一車草料就當做租金留給王老五。
王老五樂得合不攏嘴,每天多得一車新鮮草料用于喂養(yǎng)車站的牛,這種共贏的好事,他巴不得天天有。
桃溪村的河灘菜地更是一片欣欣向榮,不僅實現(xiàn)了全村蔬菜自給自足,還有村民組隊,將吃不完的蔬菜精心打理好,每逢趕集日坐上牛車去到云槐縣去賣錢。
甚至,他們還會來到桃源村大榕樹下擺個小攤,一些桃源村少見的新奇瓜果蔬菜,偶爾也會有人捧場。
荷塘那邊也已經(jīng)早早就打理好了,謝廣福在四月初的時候就幫他們引進了新品種的藕苗,如今五月底,荷塘里已經(jīng)是一片賞心悅目的碧綠,再過小半個月,就能看到荷花亭亭玉立的景象了。
等大水車建成,張林木父子空閑了一些,趙老七還可以請他們?nèi)ズ商吝吷掀鹌甙藗€延伸到荷塘里的雅趣竹屋,屆時,可以在云槐縣好好宣傳一下桃溪村的百畝荷塘,那些文人騷客最喜愛這種雅致的環(huán)境,在竹屋上喝茶賞景,在荷塘里泛舟采蓮,最是一番好滋味。
這一回的藕苗,趙老七說什么也要付現(xiàn)銀,他可不想村里的欠款越滾越多。
荷塘里還按謝廣福的建議投放了一些魚苗,開啟了“水下養(yǎng)魚,水上長荷”的立體種養(yǎng)模式,確保不浪費任何一點資源,將創(chuàng)收進行到底。
桃溪村的緩坡地也正式啟動了“坡改梯”和“深坑厚肥”的初步改造工程,其實那一片緩坡不是不能直接種果樹,但“坡改梯”后就等于給果樹修了一層“保底臺”,更利于保水保肥,若是果樹直接種在緩坡上,不僅水土流失大,一場暴雨就能沖走表土和肥料。
所以 ,果園的坡改梯很有必要,謝廣福寧愿“先苦后甜”給果樹們先上一層保險,也不愿后期各種操心補救。
坡改梯的工程是由踏實肯干的田大力帶領(lǐng)著桃溪村的閑置勞動力,一鋤頭一鋤頭地開墾的,目前已經(jīng)開墾出了一小片緩坡,初見成效。
桃溪村那邊在積極的打造自己的家園,桃園村這邊的工地也逐步有了新的進展。
這么多工地中,最讓桃源村村民感到自豪和振奮的,莫過于那兩座剛剛同步竣工的嶄新建筑——桃源村祠堂和雙層村委樓。
祠堂坐北朝南,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采用的是莊重典雅的傳統(tǒng)院落樣式。
整體建筑既保留了傳統(tǒng)祠堂的肅穆感,又因線條的簡潔和空間的敞亮而少了幾分壓抑,多了幾分開闊大氣。
門楣上“桃源村祠堂”五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進了大門是個寬敞的前院,已經(jīng)移栽了一棵松柏在預留出來的景觀位上,前院的正中間放了個大香爐。
神龕和祖先牌位也吩咐謝大虎在縣城里代為操辦了。
正殿兩邊的側(cè)殿,一個本來打算放些村里的老物件,但桃源村是新村,暫時沒有什么老物件需要陳列,目前是空置的,另一個已經(jīng)存放了村里紅白喜事用到的桌椅板凳,那些祭拜用到的香燭和紙錢暫時還沒購置回來。
緊鄰祠堂的村委樓,同樣采用青磚建筑,但樣式簡潔明了,更顯實用和親民。
兩層庭院式的小樓,白墻灰瓦,巨大的格柵窗戶保證了充足的采光。
一樓是開闊的大廳,墻上預留了一大片空白區(qū)域,用來張貼官府文書、村里通知和村里的賬目。
旁邊大小議事廳里還是空蕩蕩的,和張林木定制的桌椅,暫時還沒能做出來。
二樓則是理事會辦公室和存放檔案的地方,還有一個別具匠心的教室型閱覽室,以后村里需要培訓新技術(shù)了,可以直接安排在這里進行。
這兩座建筑的落成,標志著桃源村邁向了一個更加有序和繁榮的新階段。
而比祠堂和村委樓更讓人期待的,是即將與淮月樓同期竣工的桃源村學堂!
這可不是雙喜臨門,而是實實在在的四喜臨門!
從前,念書識字,對于桃源村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學堂是實實在在的建起來了,他們也可以做一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讀書美夢。
村民們每一次路過學堂的工地,總要停下來感嘆幾句:
“瞧瞧!咱們村也有自己的學堂了!還是磚瓦的!多氣派!”
“以后有了學堂,咱的娃們也能認字了,真是天大的好事!”
“要是謝文每月休沐的時候能回來教上一天該多好啊,那樣咱們的娃也有機會像謝吉利一樣去縣里念書!這給錢請他,不知道他來不來........”
“要是咱們小時候有這條件……”
村民們圍在即將完工的學堂工地外,議論著,期盼著,臉上全是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而作為所有項目的“動脈”,牛馬車站因為那十一頭健牛的加入,運力變得游刃有余。
現(xiàn)在每天都能多出兩三頭牛的空閑牛力,租借給隔壁的桃溪村使用,雖然沒有銀子入賬,但是也多了一輛新鮮草料不是。
鑒于祠堂和村委樓按時竣工,村里又解放出一批勞動力,木炭石灰廠的籌建也提上了日程。
建廠所需的磚石、木料等材料謝長河早已準備就緒,只等謝廣福選定一個吉日,便可以舉行開工儀式。
相比之下,牧場的復興工程更為龐大,涉及草場的清理和恢復等,以目前桃源村的人力、精力和資金,暫時還無法全面啟動,只能等待時機成熟后,考慮從外村招募人手來推進。
經(jīng)過四個半月的變形歷練,那五位“皇表弟”如今已完全融入了桃源村的生活,村里那些體力勞動對他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出任務已久的謝鋒尚未歸來,這五人竟開始有些懷念那催命般的哨子聲和“教頭”嚴苛的訓練了,可見好日子過久了,人是會犯賤的。
村后那片廢棄的果園,嫁接成活率相當不錯,許多枝條已經(jīng)抽出了嫩綠的新芽,正式進入了關(guān)鍵的養(yǎng)護期,謝長河安排了幾個養(yǎng)護的崗位出來,又專門招了幾個之前負責嫁接的嬸子去管理和維護果樹。
田地里,秧苗已經(jīng)長到膝蓋那么高,長勢喜人,遠遠看去一片片翠綠。
而那座多功能大水車,也已經(jīng)進入了最后的收尾調(diào)試階段。
連接磚瓦廠和未來木炭石灰廠的竹制供水管道如同脈絡(luò)般已經(jīng)鋪設(shè)到位。
再過半個月,當巨大的水輪在河水的推動下緩緩轉(zhuǎn)動,它不僅將轟動全村,也必將震撼整個京畿道,成為桃源村崛起的最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