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里的會議散去,與會人員表情各異地走出會議室。
韓三坪心中雖定了調,但臉上并未顯露過多喜色,只是步伐比來時略顯輕松。
“三坪廠長!留步,留步!”京城電視臺的副臺長快步跟上,臉上堆起熱情的笑容,旁邊跟著臉色依舊有些不太自然的藝術中心尤主任。
韓三坪停下腳步,轉過身,臉上也適時地掛上了公式化的笑容:“副臺長,尤主任,還有何指教?”
“哎喲,我的韓大廠長,您這可就是寒磣我們了。”
副臺長上前湊近幾步,壓低了些聲音,帶著幾分熟稔的抱怨:“指教哪敢當?剛才會上,我們也是沒辦法嘛!你是不知道,你們這‘三十路諸侯會盟’的消息一傳開,各地廣電口的朋友電話都打到我們這兒來了,話里話外都是探聽虛實,甚至有些埋怨我們京城臺是不是提前得了好處,瞞著大家。我們這也是被架在火上烤啊!”
尤主任在一旁勉強笑了笑,沒吭聲。
韓三坪呵呵一笑,擺了擺手,顯得頗為大度:“理解,理解。副臺長言重了,都是工作嘛。部里現在明確了方向,有了指導小組,以后大家按規矩辦事,也好。”
他這話看似寬容,實則點明了現在聯盟是“奉旨辦事”,地位已然不同。
副臺長何等精明,立刻順著桿子往上爬:“是啊是啊!還是部里領導高瞻遠矚!這下好了,名正言順!三坪廠長您這次可是被部里委以重任,挑起全國電影廠改革振興的擔子了!以后我們京城臺,還有很多地方要仰仗您和聯盟的支持呢!”
他邊說邊給尤主任使了個眼色。尤主任連忙上前一步,語氣帶著幾分歉意和示好:“韓廠長,剛才會上我有些話可能說得急了點,您別往心里去。主要是……這事太突然了。以后我們藝術中心制作的電視劇、電影,發行方面,還得多多依靠您領導的這個聯盟渠道啊。”
韓三坪瞇著眼,目光在兩人臉上掃過,心中冷笑,知道這是見風使舵,來平息可能存在的芥蒂,并提前為以后鋪路了。
他臉上笑容不變,淡淡道:“好說,好說。只要是好的作品,符合聯盟的標準,我們自然歡迎合作。”
副臺長見韓三坪似乎沒有立刻翻舊賬的意思,心下稍安,對尤主任道:“老尤,你先回中心吧,我跟韓廠長再聊幾句。”
尤主任如蒙大赦,趕緊告辭離開。
看著尤主任走遠,副臺長親熱地攬住韓三坪的胳膊,仿佛多年老友:“老韓,走,找個地方喝杯茶,算是老弟我給你賠個不是。今天這事,確實是我們這邊反應過度了,沒提前跟你通好氣。”
韓三坪也沒推辭,兩人來到了部大院附近一家僻靜的茶館。
落座點茶后,副臺長嘆口氣:“老韓,說實話,你們這手筆太大了,一下子把天捅了個窟窿。不過,老弟我佩服!敢想敢干,還能干成!部里既然點了頭,那以后就是陽關大道了。”
韓三坪吹了吹茶水上的浮沫,不置可否:“路還長著呢,摸著石頭過河吧。”
副臺長湊近些,低聲道:“為了表示誠意,也為了咱們今后的合作更順暢,我這邊呢,有點想法。你們聯盟剛起步,除了發行網絡,內容庫和衍生產品也得跟上不是?
我聽說,王盛那小……不,王總搞的那個《緣來是你》相親節目,點子是他出的吧?
雖然上個月試點播出后,反響……呃,還算平穩,但模式挺新,說不定以后能火。
這節目的版權,我們臺里可以做主,算是支持聯盟建設,轉讓給北影廠音像公司,怎么樣?”
韓三坪眼皮抬了抬,心知這節目目前不溫不火,京城臺這是拿個雞肋來示好。
但他想到這是王盛搞的節目,萬一以后能火呢,便點了點頭:“副臺長有心了。”
副臺長見韓三坪接受,心中一喜,繼續加碼:“還有,像《編輯部的故事》、《渴望》、《北京人在紐約》這幾部我們臺和藝術中心出的老片子,VCD版權也可以打包授權給你們北影音像公司,你們前段時間不是來找我們談過嗎?這些可是經典,老百姓認!對你們應該有幫助吧?”
這才是真正的干貨。
這幾部劇的影響力巨大,其VCD版權價值不菲。
韓三坪心中一動,知道這是對方下血本平息他可能的不滿,并為未來藝術中心的項目上聯盟的快車買票。
他沉吟片刻,開口道:“副臺長這么有誠意,我老韓也不是不識抬舉的人。
版權費嘛,就按市場公允價,我們北影廠不會讓朋友吃虧。
至于以后藝術中心的項目,只要質量過硬,聯盟的發行渠道,肯定優先考慮。”
他沒有獅子大開口要低價,而是強調“公允價”和“質量過硬”,既顯示了格局,也握住了主動權。
副臺長要的就是這個“優先考慮”的承諾,立刻笑容滿面:“痛快!就按韓廠長說的辦!細節我讓下面人盡快跟北影音像公司對接!”
兩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算是達成了新的默契。
……
另一邊。
京城電視藝術中心。
尤主任回到辦公室,臉色陰晴不定。
鄭小龍正在等他消息。
見他回來,鄭小龍關切地問:“老尤,部里開會怎么說?”
尤主任把會議情況,特別是副部長最終拍板成立指導小組、聯盟試點合法化,以及韓三坪強勢維護王盛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一向沉穩的鄭小龍聽完,也愣了一下,有些難以置信:“這發行聯盟還真讓北影廠做成了?還成了部里認可的試點?王盛他居然一點事都沒有?”
尤主任苦笑一聲,帶著幾分酸意和無奈:“韓三坪厲害啊!直接把問題拔高到了‘關乎幾十家電影廠、十幾萬職工家屬生存’的高度,這是拿大局壓人!部里能怎么辦?難道真看著那么多廠子倒閉?
至于王盛……那小子現在有青年科創獎護體,加上他搞的婚慶電影和現在的聯盟,確實間接解決了不少就業,功勞苦勞都占全了,風頭正勁,眼下這地位,不說穩如泰山,怕是真沒人能動得了嘍。”
鄭小龍沉默半晌,點了一支煙,緩緩吐出一口煙霧。
他想到了自己這邊正在籌備、意圖與《家和萬事興》打擂的賀歲劇《萬事如意》,以及倚重的馮曉剛,心中莫名生出一股緊迫感和無力感。
尤主任看出他的心思,問道:“咱們那部《萬事如意》進度怎么樣了?”
鄭小龍振作了一下精神:“正在拍,馮曉剛這回挺賣力,劇本打磨得不錯。預計趕在跨年或者元旦期間播吧。”
尤主任點點頭,提醒道:“有沖勁是好事。不過老鄭,我得提醒你,臺里已經基本定了,12月31號跨年之夜,黃金時段,肯定是要播北影廠那部《家和萬事興》的。
這是政治任務,也是給新成立的聯盟撐場面。咱們的劇,得錯開這個風頭。而且,以后……說不定還真得仰仗北影廠搞的那個發行聯盟,把劇賣到外地去。”
鄭小龍嗯了一聲,沒再多說,但眼神中那抹不服輸的勁頭并未消散。
他知道,屬于他們這個“老京圈”的舒適區被一個來自電影廠體系的年輕人,以一種蠻橫的姿態打破了。
未來的競爭,恐怕不再是簡單的創意和人情,而是資源、渠道和體系的對抗了。
京圈之王?
鄭小龍想到了這個形容詞。
王蒴與之相比,那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王蒴要是能有電視系統的死保,何至于遠走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