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盛與北電院長暢談未來合作藍圖的同時。
千里之外的魔都。
位于徐匯區的謝縉恒通明星學校內,則是另一番景象。
這所由著名導演謝縉先生于1993年創辦的私立藝術學校,以其創始人巨大的聲望和“實踐出真知”的教學理念,在短短三年內便吸引了眾多渴望投身演藝事業的年輕人。
學校位于浦西一片略顯僻靜的街區,校舍不算豪華,卻因“謝縉”二字而自帶光環。
學制短,強度大,沒有寒暑假,學員們如同被投入熔爐的礦石,在為期一整年的高強度訓練中,錘煉表演基本功,學習鏡頭前的表達。
96級學員,正是這所學校的第三屆畢業生。
他們于去年三月入學,歷經整整十二個月的磨礪,如今即將各奔東西,奔赴各自未知的前程。
女生宿舍樓一間擁擠的四人間里,彌漫著離別的愁緒與對未來的憧憬。
十五歲的范小胖,這個因為略顯嬰兒肥而得了可愛外號的琴島姑娘,正盤腿坐在自己的下鋪,麻利地收拾著行李。
同宿舍的還有來自滬上的吳曉敏,性格爽利;來自杭城的王莉瑜,文靜秀氣;以及川妹子錢哆多,活潑開朗。
四個姑娘年齡相仿,在最美好的年華里一同生活、學習了一年,感情甚篤。
“哎,時間過得真快,感覺昨天才拖著箱子進來,今天就又要拖箱子走了。”吳曉敏嘆了口氣,把一件迭好的毛衣塞進旅行袋。
“就是嗦,一年到頭沒得歇口氣,這下突然要散了,心里頭空落落的。”錢哆多用她那特有的川普接話,語氣里滿是不舍。
王莉瑜坐在窗邊,語氣中帶著一絲難舍,輕聲道:“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聚這么齊。”
范小胖停下手里的動作,抬起那張尚未完全長開卻已顯露出驚人美貌的臉蛋,圓溜溜的大眼睛里閃爍著不服輸的光芒:“肯定有機會啊!等咱們都成了大明星,在頒獎典禮上碰頭,那才叫風光呢!”
這話引得姐妹們一陣輕笑,沖淡了些許離愁。
“說起來,你們畢業了都想干嘛去?”吳曉敏起了話頭。
王莉瑜最先開口:“我爸媽希望我回杭城,看看能不能進省話劇團或者電視臺,好歹算個穩定單位。”
她的選擇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家境普通、求穩為主的學員的想法。
錢哆多撇撇嘴:“我才不想回那個小地方嘞!我要留在魔都,這邊機會多!已經托人打聽了幾家影視公司,先去試試戲,跑跑組也行啊。”
吳曉敏點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謝縉導演的名頭在滬上還是挺響的,看看能不能借著學校的推薦,在本地先接點戲。
趙師姐不就是嗎?先在《姐姐妹妹闖BJ》里露了臉,積累了經驗,去年才考進北電的。我覺得這條路子挺好,邊實踐邊深造。”
話題自然引向了那位已然嶄露頭角的師姐趙薇。
95年出演的《姐姐妹妹闖BJ》收視不俗,讓她在電視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96年更是成功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成了師弟師妹們艷羨和效仿的對象。
“曉敏說得對,像趙師姐那樣,先有作品,再進學院系統學習,根基才穩。”王莉瑜表示贊同。
這時,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直沒怎么說話的范小胖。
吳曉敏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小胖,別光收拾啊,說說你,畢業了啥打算?回琴島?還是也學趙師姐,準備考北電中戲?”
范小胖把最后一件衣服塞進箱子,拉上拉鏈,拍了拍手,站起身來。
她個子已經竄得挺高,身形苗條,只是臉蛋還帶著少女的圓潤。
她雙手叉腰,眉飛色舞,精神奕奕,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
“我?我才不急著回去呢!也不想像趙師姐那樣等那么久再上學。”
她語氣堅定,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我要去京城!去那個‘中國影都’闖蕩!”
“京城?”王莉瑜訝然:“那么遠?你一個人去?”
“對!就一個人去!”范小胖下巴微揚:“我聽說啦,現在京城那邊可熱鬧了!北影廠搞了個什么聯盟,項目多得很,天天都有新戲開機,正缺演員呢!我去試試,說不定就能碰上機會!”
錢哆多擔憂道:“小胖,你才十五歲誒!比我們都小,一個人去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太冒險了吧?要不還是先考學,像趙師姐那樣,有了基礎再去?”
吳曉敏也勸:“是啊小胖,京城水深,競爭肯定比魔都還激烈。你年齡小,長得又扎眼,容易吃虧。還是穩妥點好。”
范小胖卻渾不在意地擺擺手,眼睛里閃著光:“哎呀,你們就別勸我啦!張愛玲不是說過嘛,‘出名要趁早’!我都學了一年了,基本功都會了,就差個機會!現在京城那邊勢頭正好,等我按部就班考上大學,好機會都讓別人搶光啦!我才不要等!”
她頓了頓,臉上露出憧憬的神色:“我想好了,就去北影廠門口蹲著,去各個劇組投簡歷、試戲。我就不信,憑我的模樣和在學校學的這點本事,會沒人要我!哪怕從小配角演起也行啊!”
見她心意已決,眼神里是全然的自信與渴望,舍友們知道再勸也是無用。
一年的相處,她們太了解范小胖了,這姑娘看著甜美可愛,骨子里卻倔強得很,認準的事,八匹馬也拉不回。
吳曉敏嘆了口氣,轉而笑道:“好吧好吧,知道你范小胖最有主意了!那我們就祝你馬到成功,早日成名成腕!”
錢哆多也湊過來,摟住范小胖的肩膀,捏了捏她的臉:“要得!等你在京城混出頭了,成了大明星,可別忘了我們這些姐妹哈!到時候有戲拍,記得拉我們一把!”
王莉瑜溫柔地笑著:“小胖,一路順風,照顧好自己。”
范小胖看著姐妹們真誠的祝福,心里暖融融的,用力點頭:“嗯!你們也是!不管留在魔都還是回老家,都要好好的!咱們說好了,以后誰先紅了,都不許忘了大家!”
少女們的笑聲和約定,在小小的宿舍里回蕩,為這段共同的青春歲月畫上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省略號。
……
幾天后。
3月14日,周五。
范小胖婉拒了父母要來接她或送她的提議,只身一人,揣著一年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和一張硬座火車票,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行李很簡單,一個塞得滿滿的大行李箱,里面除了衣物、被褥,最多的就是各種表演書籍、筆記和厚厚一沓她的藝術照。
火車轟隆作響,穿過江南水鄉,越過廣袤平原。
車廂里混雜著泡面、汗水和煙草的氣味,鄰座大叔的鼾聲時斷時續。
范小胖卻毫無倦意,她靠著車窗,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風景,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她反復摩挲著那張小心收藏的、從《中國青年報》上剪下來的報道,上面提到了北影廠的改革和那個名叫王盛的年輕人。
雖然這篇報道里沒有王盛的照片,但“中國影都”、“六千職工”、“電視電影流水線”、“十九歲的青年企業家”這些字眼,如同磁石般吸引著她。
“北影廠……王盛……”她低聲念叨著,仿佛這兩個詞帶著魔力。
……
經過一天一夜的顛簸,列車終于緩緩駛入了京城站。
范小胖提著沉重的行李箱,隨著洶涌的人流擠下火車,踏上月臺。
北方干燥而略帶沙塵的空氣撲面而來,與南方濕潤的氣息截然不同。
她跟著指示牌,有些吃力地走向出站口。
當她終于走出火車站宏偉的大門,站在那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的中心廣場上時,一瞬間的恍惚之后,巨大的興奮感如同電流般擊中了她的全身。
眼前是寬闊的長安街,車流不息;遠處是古樸的正陽門城樓,沉默地見證著歷史;四周是行色匆匆、衣著各異的人們,南腔北調的交織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忙碌而又充滿活力的氣息。
這就是京城!
這就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
范小胖放下行李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機遇都吸進肺里。
她伸展雙臂,毫無顧忌地對著湛藍的天空和熙攘的人群,用盡全身力氣,清脆而響亮地高呼:
“我范小胖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