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二日,星期一。
《30天》全國公映的首個周末,在一種近乎沸騰的市場熱度中落下帷幕。
正如王盛所預料,當影片脫離了最初九座城市那種在共同利益驅動下、近乎“軍事化”管理的強控環境,涌入更為廣闊但也魚龍混雜的全國市場后,一些被短暫壓抑的暗流,終于不可避免地洶涌而出。
首當其沖的,便是盜版。
就在全國上映消息正式公布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一月八日左右,京城、滬上、羊城等地的部分電子市場、音像攤點,便開始悄然出現《30天》的盜版VCD。
這些盜版碟片制作粗劣,畫面時常卡頓,音質嘈雜,明顯是影院盜錄的“槍版”,畫面里偶爾還能聽到觀眾的笑聲和咳嗽。
但它們的價格極其低廉,通常只需正版VCD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錢,便能一睹為快。
這對于許多收入有限卻又渴望觀影的觀眾而言,誘惑巨大。
盜版源如同病毒般擴散,一夜之間,幾乎遍布各大城市的地下流通渠道。
北影廠聯盟和各地電影公司雖然組織了人手進行清查,但面對這野火燎原之勢,效果甚微。
源頭更是查無可查,可能來自某個管理松懈的縣城影院,也可能是某個被收買的放映員,在龐大的市場面前,追查顯得徒勞而滯后。
與此同時,全國票房統計的“慣性延遲”也顯現出來。
不同于最初九城在特殊關照和利益共同體下近乎“日報”的效率,如今面對全國數百個城市、上千家放映單位,各省(直轄市)電影公司的票房數據匯總,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
“韓廠長,王總,這是截至昨天,全國首周末三天的初步票房匯總。”
宣發處處長拿著報表,臉上帶著一絲無奈:“數據……還在陸續報上來,很多省份只報了周五一天,或者周五周六兩天的,周日的數據大多還沒到。而且,這還只是他們愿意報上來的‘一部分’。”
報表上的數字顯然遠低于預期,甚至比不上最初九城首周末的票房。
韓三坪看著報表,眉頭緊鎖,最終只是嘆了口氣,將報表輕輕放在桌上:“知道了。催,但也不必太過。水至清則無魚,只要大面上過得去,分賬的錢最后能大部分到位,就行了。這是現狀,急不來。”
他看了一眼旁邊神色平靜的王盛:“你倒是沉得住氣。”
王盛笑了笑,目光掠過那份令人不快的報表,開口道:“大勢已成,些許瑕疵,改變不了方向。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30天》證明了國產商業片的票房潛力,撬動了分賬制的推行。接下來的細枝末節,是長期博弈的過程。我們的精力,應該放在下一部戲,下一個項目上。”
他的確已不再過多關注這些瑣碎的運營糾紛。
《30天》于他而言,更像是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漣漪已然蕩開,目的已達,便無需再時刻盯著水面。
真正讓他感受到項目成功帶來直觀影響的,是身邊人命運軌跡的劇烈變化。
李曉冉的知名度,隨著《30天》的全國上映,呈現出爆炸式的飛升!
“最美新娘”的廣告模特形象尚未被人們完全遺忘,大銀幕上那個溫婉堅韌、與周星星碰撞出奇妙火花的“林薇薇”,瞬間將她推向了全民矚目的焦點。
走在街上,她能被人輕易認出,索要簽名;采訪邀約、劇本遞送如同雪片般飛向盛影傳媒。
她真切地品嘗到了一夜爆紅的滋味,興奮、惶恐,還有一絲不真實的眩暈感,只能依靠愛性、溫度,來感知真實的存在。
……
而另一股熱潮,則在南國的湘省衛視悄然匯聚,并借著一次意外的“典型塑造”,驟然爆發。
《快樂女聲》全國120強進60強的比賽已經全部錄制完畢。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舞臺上,張伯芝憑借其混血美貌、獨特的港風氣質以及穩定發揮的粵語歌,一路穩扎穩打。
而在一次節目組精心設計的“選手心聲”環節中,面對鏡頭,這個年僅十七歲的女孩,沒有選擇賣慘或煽情,而是用一種與她年齡不符的平靜和坦誠,講述了自己的家庭背景。
她大大方方地承認了自己如何被王盛在港島“撿”到,簽約光線傳媒,并報名參加了這個比賽。
但當她說起自己的父親是港島出了名的“賭鬼”,家里負債累累,自己在港島不僅時常被古惑仔上門追債,甚至還因此面臨過潛在的報復和生命威脅時……
演播廳內一片寂靜。
她那句“我參加比賽,就是想賺足夠多的錢,把媽媽和弟弟接到內地來生活,這里安全”的樸素愿望,通過電視信號,傳入了千家萬戶。
港人的身份、靚麗的外形、悲慘的遭遇、堅韌的性格,以及那個在當下語境下極具沖擊力的“逃離”與“尋求安全感”的目標……所有這些元素迭加在一起,瞬間將張伯芝塑造成了一個極具感染力和話題度的宣傳典型!
她主辦方旗下藝人的身份,在這種真實到近乎殘酷的敘事面前,被觀眾和媒體極其寬容地略過了。
人們更關注她的容貌、她的歌聲,以及她那份想要保護家人、改變命運的強烈愿望。
“靚女芝”、“逆境中的港島玫瑰”、“為母則剛的少女”……各種帶著同情與贊賞的標簽迅速貼在了她的身上。
湘省衛視和光線傳媒的宣傳機器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各路宣傳資源開始瘋狂砸向張伯芝。
她的采訪、她的故事、她比賽中的每一個鏡頭,都被精心剪輯、放大、傳播。
《快樂女聲》這檔節目,也借著張伯芝這股東風,知名度與討論度急劇攀升!
“看《快樂女聲》了嗎?那個港島女孩太不容易了!”
“張伯芝今晚唱《執迷不悔》,唱得我心都碎了!”
“希望她能晉級,早點把媽媽接過來!”
類似的討論,在街頭巷尾、在校園工廠蔓延。
原本只是作為試水和新穎節目形式的《快樂女聲》,其潛力被湘省衛視高層重新評估。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當大多數人更愿意窩在家里看電視時,一檔擁有如此催淚、勵志典型人物的音樂選秀節目,其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湘省衛視迅速與光線傳媒達成了深度合作協議。
合作不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廣告分成,而是擴展到節目的深度開發、后續藝人經紀的聯動、以及全方位的宣傳推廣。
雙方決心集中資源,將這個冬天最火熱的話題人物張伯芝作為核心爆點,將《快樂女聲》全力打造成這個寒假電視熒屏上最耀眼的節目!
王盛在京城接到王長鈿報喜兼請示下一步策略的電話時,只是平靜地吩咐:“順勢而為,保護好她。節目要熱,但根基是音樂和真實。別讓過度炒作,毀了她和節目的長遠價值。”
“是,王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