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日,星期五。
北方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卻,但北影廠行政樓會議室內,卻早已經被一股灼熱的氣氛所籠罩。
窗外天色灰蒙,室內燈火通明,煙霧與茶香混合。
橢圓形的會議桌旁,韓三坪居中而坐,手指間夾著的香煙燃了半截,煙灰將落未落。
他兩側坐著北影廠及盛影傳媒的核心骨干,王盛自然在列,神色平靜地翻看著面前剛剛送達還帶著油墨味的報表。
宣發處處長、財務科長等人則面色潮紅,難掩激動。
會議的主題簡單而直接——《30天》全國上映階段性總結暨票房通報。
“人都到齊了,開始吧。”韓三坪掐滅了煙頭,聲音沉穩,目光掃向宣發處長。
宣發處長深吸一口氣,拿起那份厚厚的報表,聲音因興奮而略顯沙?。骸绊n廠,王總,各位領導,《30天》自1月9日在全國范圍內(除首輪九地)正式公映,至昨日(2月19日)首輪放映基本結束,歷時整整四十天。除首輪九地的約五千零九十六萬票房之外,全國其他地區的票房數據,經過我們連日來的催繳、核對與匯總,現在基本清晰了!”
他頓了頓,仿佛要平復一下心情,才用加重的語氣念出那個關鍵數字:“全國其他地區,累計報收票房……約四千一百萬元!”
盡管早有預期,但這個數字被正式念出時,會議室里依然響起了一片壓抑的驚呼和交頭接耳聲。
“多少?四千一百萬?”
“加上之前的五千零九十六萬……那豈不是……”
“九千一百九十六萬!接近一個億了!”
韓三坪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桌上,眼神銳利:“分地區情況呢?仔細說說?!?
“是!”宣發處長精神振奮,開始按區域匯報:“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魔都一地!”
他幾乎是喊出了這個名字:“魔都市,單獨報收票房……八百萬元!”
“嚯——!”
會議室里瞬間炸開了鍋。
“八百萬元?就魔都一個城市?”
“趕上之前九地總和的五分之一了!”
“他媽的……還得是魔都??!”一位性格直爽的副廠長忍不住爆了粗口,臉上卻全是嘆服。
魔都的市場潛力不容置疑,盡管之前經歷了“觀影直通車”的風波,晚上映了一個月,盜版也已泛濫,但這座城市的消費能力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依然讓它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朱泳德和他的魔都電影電視集團,看來在排片和宣傳上,最終還是使了勁的。
宣發處長繼續匯報:“緊隨其后的是粵東省,全省報收約三百萬元。主要貢獻來自羊城、鵬城、珠城、坲山等幾個經濟發達地區。不過,粵東也是受盜版VCD沖擊最嚴重的地方,據說街面上《30天》的盜版碟比報紙還便宜,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易。”
接著,他念出了一連串其他省份的數據:“江浙兩省合計約四百萬……華北地區(除京城)約兩百五十萬……東北地區約兩百萬……西南地區約一百八十萬……華中地區約兩百萬……西北地區……”
數據一一報出,除了少數幾個經濟大省或區域中心,大部分省份的單月票房都在一百萬至兩百萬之間徘徊,平攤到每個省,確實只有“一百來萬”。
“離譜嗎?”韓三坪忽然開口,聲音不高,卻讓嘈雜的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他環視眾人,自問自答:“我看很合理?!?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抖了抖:“這是我們拿到的一些內部參考數據。大部分省的電影公司,運營思路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影院設施老舊,宣傳手段單一,甚至很多地方為了維持和省級公司、以及當地影院的關系,在排片上依舊傾向于那些能帶來穩定‘渠道費’的片子,對我們這種嚴格執行分賬的‘外來戶’,積極性本就不高。加上盜版肆虐,能有這個平均數,已經是我們前期輿論造勢和影片本身質量過硬的結果了?!?
他看向王盛:“王盛,你怎么看?”
王盛合上手中的報表,抬起頭,目光平靜如水:“韓廠說得對,這個數據,真實地反映了當下全國電影市場的現狀——潛力巨大,但渠道僵化,痼疾深重。
魔都和粵東的數據證明了經濟發達地區觀眾強大的消費意愿,而其他地區的‘平庸’,恰恰說明了我們電影廠聯盟未來發力整合的方向。
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30天》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它賺了多少錢,更在于它像一把手術刀,切開了舊有體制的膿瘡,讓我們看清了里面的病癥所在?!?
他頓了頓,總結道:“首輪九地約五千零九十六萬,加上全國其他地區約四千一百萬,截至目前,《30天》全國累計總票房,約九千一百九十六萬元。距離一個億,只差臨門一腳?!?
“九千一百九十六萬……”韓三坪緩緩重復了一遍這個數字,眼中閃爍著難以言喻的光芒。
會議在一種極度興奮而又克制的氛圍中結束。
眾人離開時,腳步都顯得有些輕飄。
九千多萬的票房,在1998年初的中國電影市場,這是一個足以讓所有同行仰望的數字。
接下來的幾天,如同王盛和韓三坪所預料,當北影廠聯盟有選擇地向幾家核心媒體“透露”了《30天》的全國總票房數據后,一場更大的輿論海嘯被引爆了。
《國產電影票房奇跡!〈30天〉斬獲近億票房!》
《賀歲片之王誕生!王盛導演作〈30天〉碾壓同期進口片!》
《九千一百九十六萬!〈30天〉樹起國產商業片新標桿!》
類似的標題占據了全國各大報紙的文化娛樂版頭條,甚至一些主流媒體的要聞版也進行了報道。
報道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此前在內地創下票房紀錄的兩部進口大片:1995年上映的《真實的謊言》(票房約1.02億)和1996年上映的《紅番區》(票房約9500萬)。
“雖然《30天》的最終票房尚未突破一億,未能超越《真實的謊言》保持的記錄,但其表現已無限接近《紅番區》,考慮到后者是程龍大哥極具號召力的動作喜劇,且享有特殊的合拍片待遇,《30天》作為一部純粹由內地團隊主導、講述內地故事的溫情喜劇,能取得如此成績,堪稱里程碑式的勝利!”
“王盛,這位年僅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憑借其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卓越的制片能力,已然加冕為內地當之無愧的‘賀歲片之王’、‘票房之王’!”
贊譽如同雪花般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