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1日,星期五。
初冬的京城,寒風(fēng)已然料峭,但午后的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下,依舊帶來幾分難得的暖意。
對于在京城的許多年輕人而言,這個周末的開端,因為一部電影和好幾個新影院的出現(xiàn),變得格外值得期待。
林曉月緊了緊脖子上那條新買的、帶著可愛小熊圖案的圍巾,呼出的氣息在冷空氣中結(jié)成一小團白霧。
她站在某京城普通大學(xué)的校門口,踩著腳,目光不時望向路口。
她的心情,如同這冬日里難得的陽光,明媚而溫暖。
幾個月前,她懷揣著錄取通知書,從魔都來到了這座北方都城。
高考那段奮力拼搏的日子,王盛導(dǎo)演的那部《墊底辣妹》給了她莫大的精神支撐。
最終,她如愿考上了這所學(xué)校的財會專業(yè),雖然不是北清人師那樣的頂尖名校,但對于曾經(jīng)迷茫過的她而言,已是人生路上一次了不起的跨越。
開學(xué)數(shù)月,她逐漸適應(yīng)了北方的生活和大學(xué)的節(jié)奏,更讓她欣喜的是,在一次社團活動中,她認識了同校計算機系的師兄張恒。
巧合的是,兩人都是王盛的影迷。
從《墊底辣妹》到《初戀這件小事》,再到刷新票房紀錄的《我的野蠻女友》,王盛的電影幾乎成了他們共同話題的起點和情感的催化劑。
自然而然地,兩人走到了一起。
“曉月!”熟悉的聲音傳來,張恒騎著輛半新的自行車,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趕到,臉上帶著運動后的紅暈和憨厚的笑容,“等久了吧?剛?cè)ト×它c錢。”
“沒事,我也剛到。”林曉月笑著迎上去,很自然地伸手挽住了他的胳膊,“票沒問題吧?”
“放心!”張恒拍了拍羽絨服的口袋,得意地說,“我一大早就去排隊了,好不容易搶到兩張晚上七點場的。就在東方新天地那家新開的‘中影盛世影城’,聽說條件特別好!”
“太好了!”林曉月眼睛一亮,“我一直想看王導(dǎo)的新片,而且還是他親自導(dǎo)演的!”
兩人決定奢侈一把,乘坐剛開通不久的地鐵一號線前往王府井。
地鐵里溫暖而擁擠,充滿了都市的活力。
林曉月靠著張恒,小聲地聊著天,話題圍繞著即將觀看的《假結(jié)婚》,以及最近轟動全國的《潛伏》——這部由王盛制片、王志紋主演的電視劇,同樣是他們宿舍夜談的熱點。
“聽說這家‘中影盛世影城’是王導(dǎo)他們公司和中影集團合開的,京城一下子開了五家呢!”張恒顯然做足了功課,如數(shù)家珍,“除了咱們要去的東方新天地店,還有海定劇院店、潮陽大悅城店、西單大悅城店,哦,還有一家在王府井百貨大樓那邊也新開了一家,是新東安市場店。”
“哇,這么多?”林曉月驚嘆,“看來以后看電影方便多了。”
“那可不,聽說里面都是多廳的,屏幕又大又亮,椅子也舒服,跟以前那些老電影院完全不一樣!”張恒的語氣里充滿了對新鮮事物的向往。
出了地鐵站,王府井步行街燈火璀璨,人流如織。
東方新天地購物中心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氣派。
他們順著指示牌,很快找到了位于建筑內(nèi)部、與地鐵層無縫銜接的“中影盛世影城-東方新天地店”。
一踏入影院區(qū)域,兩人就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小聲的驚嘆。
寬敞、明亮、時尚,是這里給他們的第一印象。
光潔如鏡的地磚映照著天花板上柔和的燈光,巨大的電影海報墻以極具設(shè)計感的方式排列著,其中最醒目的位置,自然是《假結(jié)婚》那張主海報——李兵兵和王志紋一個干練精致,一個略帶頹廢,彼此對視的眼神中充滿了戲劇張力。
售票處不再是傳統(tǒng)的小窗口,而是一個開放式的環(huán)形柜臺,身著統(tǒng)一制服的工作人員微笑著為顧客服務(wù)。
電子顯示屏上清晰地滾動著各個影廳的排片、時間和票價。
“這里……好高級啊。”
林曉月小聲對張恒說,眼睛好奇地四處打量。
寬敞、明亮、時尚,是這里給他們的第一印象。
光潔如鏡的地磚映照著天花板上柔和的燈光,巨大的電影海報墻以極具設(shè)計感的方式排列著……售票處是幾個并排的傳統(tǒng)窗口,但環(huán)境干凈整潔,窗口上方有電子顯示屏滾動著影訊。
每個窗口前都排著不長不短的隊伍,身著統(tǒng)一制服的工作人員在里面忙碌著。
“是吧,我上午來的時候這種感覺。”
……
離開演還有二十多分鐘,檢票口已經(jīng)排起了不短的隊伍。
大多是和他們一樣的年輕情侶,也有三五成群的朋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檢票員動作麻利,驗票、指引方向,流程順暢。
通過檢票口,進入影廳通道。
柔軟的深色地毯吸收了腳步聲,環(huán)境頓時安靜下來。
通道兩側(cè)墻壁上掛著電影劇照和藝術(shù)畫框,營造出濃厚的藝術(shù)氛圍。
他們很快找到了七號廳。
推開厚重的隔音門,影廳內(nèi)部再次讓兩人感到震撼。
與過去印象中那種燈光昏暗、座椅破舊、空氣混濁的單廳影院完全不同。
這個影廳不算最大,但層高足夠,坡度設(shè)計科學(xué)的階梯式座位確保了無論坐在哪里都能擁有無遮擋的視線。
深藍色的絨布座椅看起來嶄新而厚實,坐上去一試,果然舒適,扶手杯托的設(shè)計也頗為貼心。
“這椅子真舒服!”林曉月小聲說,調(diào)整了一下坐姿。
“你看那屏幕!”張恒指著前方那塊巨大、平整、沒有任何褶皺的銀幕,“這么大,這么亮!還有這音響……”
他注意到墻壁上嵌入的多個音箱單元。
頭頂?shù)臒艄庵饾u暗下,只剩下腳邊柔和的指引燈帶散發(fā)著微光。
喧鬧的人聲漸漸平息,一種專注的期待感在影廳中彌漫開來。
公映許可證過后,沒有過多的貼片廣告,盛影傳媒的片頭動畫躍然屏上:一束膠片如同靈動的絲帶,纏繞成“盛影”二字,最終定格,伴隨著一段昂揚又略帶溫馨的短音樂。
影片正式開始。
畫面首先切入的是京城清晨的街景,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畫外音是李兵兵飾演的女主角“林悅”冷靜、條理清晰的內(nèi)心獨白:
“京城,一座擁有超過千萬人口的城市。在這里,機會與壓力并存,夢想與現(xiàn)實交鋒。我的名字叫林悅,二十九歲,奧美國際廣告公司(植入)京城分公司,媒介副總監(jiān)。我的目標(biāo)是,在三十歲之前,坐上總監(jiān)的位置,并且,拿到京城戶口。”
鏡頭切換到國貿(mào)商圈某高檔寫字樓內(nèi)。
林悅穿著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職業(yè)套裝,高跟鞋敲擊在大理石地面上發(fā)出清脆而堅定的聲響。
她妝容精致,發(fā)型一絲不茍,眼神銳利,行走間自帶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場。
她一邊接著電話用流利的英語與客戶溝通,一邊快步穿過開放辦公區(qū),下屬們見到她紛紛恭敬地打招呼“林總監(jiān)早”,她只是微微頷首,腳下不停。
場景二:林悅的公寓
晚上,林悅回到位于東三環(huán)某高檔公寓的家。
房間裝修是現(xiàn)代簡約風(fēng)格,整潔得近乎沒有人氣。
她脫下外套,習(xí)慣性地用消毒濕巾擦拭了門把手和手機,然后打開冰箱,里面只有礦泉水和一些速食沙拉。她坐在落地窗前,俯瞰著京城的夜景,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和孤獨。
她打開電腦,屏幕上顯示著“落戶京城的途徑”,她一條條看完,眉頭微蹙。
場景三:胡同里的四合院
與此同時,在京城后海附近的一條胡同里,一座略顯老舊但韻味猶存的四合院中,王志紋飾演的男主角“江舟”正穿著寬松的練功服,在院子里慢悠悠地打著太極。
他看起來三十歲往上的樣子,頭發(fā)微長,有些凌亂,胡子拉碴,眼神里帶著點與世無爭的懶散和洞察世事的調(diào)侃。
他是這家名叫《民間文化》雜志社的主編,雜志銷量平平,勉強維持。
鄰居大媽敲門進來,手里端著剛做好的炸醬面:“小江啊,還沒吃呢吧?給你帶了點。”
江舟也不客氣,接過碗,笑嘻嘻地:“謝了您吶王阿姨!我這正愁晚上吃什么呢。”
“你說你,這么大個人了,也不正經(jīng)找個對象,天天守著這老院子……”王阿姨又開始絮叨。
江舟一邊大口吃著面,一邊含糊地應(yīng)付:“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這院子,冬暖夏涼,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