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王盛的生活節奏恢復了往日的忙碌與高效。
白天,他大部分時間都泡在京信大廈的辦公室里。
編劇組那邊關于《人在囧途》的進展很快,大綱細化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囧”境被設計出來,李成功(成功老板)和牛耿(底層小人物)的人物形象也越發豐滿。
王盛不時參與討論,提出修改意見,確保喜劇包袱不僅密集,更能服務于人物塑造和情感遞進,避免淪為純粹的鬧劇。
他深知,這部看似簡單的公路喜劇,要想在賀歲檔殺出重圍,靠的正是這種“笑中帶淚”的真實共鳴。
而在處理公司日常事務、聽取各項目匯報的間隙,王盛的腦海里始終縈繞著另一個問題,與成龍的合作。
他讓李婷婷搜集了成龍近年在好萊塢的所有電影資料、票房數據、媒體評價以及行業分析報告。
厚厚的文件堆在他的辦公桌上,結合他前世的知識,一個清晰的輪廓逐漸顯現。
成龍,這位憑借《紅番區》打開北美市場,又以《尖峰時刻》系列躋身好萊塢一線動作喜劇明星的華人巨星,在2001年初這個節點,正站在一個看似巔峰,實則暗藏危機的十字路口。
《尖峰時刻》(1998)的巨大成功,全球狂攬2.44億美元票房,不僅讓成龍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跟,也徹底固化了他的銀幕形象——
一個身手敏捷、幽默詼諧、帶著異域風情(東方功夫),但本質上能與西方主流(克里斯·塔克飾演的黑人話癆警察)順暢合作的“安全”的動作喜劇演員。
北美觀眾,乃至全球觀眾,買賬的就是這個配方。
然而,這種成功也像一把雙刃劍。
好萊塢是類型片和明星制最成熟的工廠,它熱衷于復制成功模式,同時也極易將成功的演員“標簽化”。
成龍的“生態位”被清晰地界定在“動作喜劇”,尤其是需要有一個插科打諢的搭檔的“雙雄”模式里。
一旦脫離這個舒適區,市場和他自身的明星光環就會變得不確定。
王盛翻閱著資料。
成龍在《尖峰時刻》之后,嘗試脫離該系列的單飛作品,如《西域威龍》(2000年,又名《上海正午》),雖然票房不算差(全球約1億美元),但口碑和影響力已無法與《尖峰時刻》比肩。
而且這部電影本質上依然是“西部片+東方功夫”的混搭喜劇,并未跳出固有的框架。
他記憶中,成龍在未來幾年會推出的《燕尾服》、《環游地球80天》等脫離核心模式的好萊塢作品,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遭遇了滑鐵盧。
最終導致他不得不將事業重心重新轉回亞洲,回歸更熟悉的華語動作片領域,并開始嘗試轉型,拍《新警察故事》、《神話》這類更側重情感和劇情,甚至帶點悲情色彩的角色。
“這就是巨星的光環陷阱啊。”
王盛放下手中的一份北美影評剪報,上面不乏對成龍“重復自己”、“套路化”的批評。
好萊塢需要他,但可能只需要特定類型的他。
這種被定型的狀態,對于一位渴望突破、且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演員來說,無疑是一種束縛。
而成龍主動向他伸出橄欖枝,其深層原因也在于此。
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希望能找到一個既能發揮他特長,又能幫助他打破些許桎梏,甚至融合東西方元素,實現“軟著陸”和轉型的合作伙伴。
王盛和他背后的盛影傳媒,擁有內地強大的制作、發行能力和對本土市場的深刻理解,正是理想的選擇。
那么,選擇哪部電影作為合作的起點,就顯得至關重要。
這部電影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發揮成龍核心優勢,精彩的、具有創造性的動作設計,以及他獨特的喜劇感;故事、制作水準能吸引北美乃至全球市場,符合成龍的巨星地位;不能是《尖峰時刻》的簡單復制,需要給觀眾(包括成龍自己)帶來一些新鮮感,可以是題材、風格、角色深度上的微創新。
最重要的一點是控制風險,確保成功。
首次合作,必須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奠定未來深度合作的基礎。
綜上所述,王盛思考起他記憶中未來可能成功,且適合現階段成龍的電影項目,進行初步篩選——
《上海正午2》:直接延續已有一定基礎的IP,風險最低,但創新不足,更像是一次純粹的商業計算,難以體現“共同開拓”的戰略意義。PASS。
《飛龍再生》:涉及超自然元素,動作設計有突破,但劇情較弱,整體口碑一般,算不上成功范例。PASS。
《八十天環游地球》:大制作,名著改編,但成龍的加盟更像是一個“特色景點”,影片整體風格與他的個人特色融合生硬,最終慘敗。風險過高,PASS。
排除了幾個明顯不合適的選項后,王盛的思緒在兩個片名上停留:
《神奇的燕尾服》(2002年):概念有趣——一件賦予穿戴者超能力的燕尾服,能結合成龍的動作和喜劇。但這部電影的問題在于,特效和科幻元素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成龍賴以成名的“真人實打”魅力,顯得不倫不類,最終效果不佳。風險在于概念與明星本體的沖突。暫定,風險較高。
《鄰家特務》(記憶中2010年作品):概念更貼近現實,特工與平民的錯位喜劇,有一定新鮮感。但時間線較晚,且整體格局偏小,可能無法完全承載成龍國際巨星的身份和首次重磅合作的聲勢。
他沉吟片刻,將這兩項也劃去。
這些項目要么已有失敗先例,要么格局不夠。
那么,有沒有一部電影,既能保留成龍動作喜劇的精華,又能自然融入東方元素,故事扎實,且在商業上經過驗證,風險可控呢?
忽然,王盛腦海中靈光一閃,他想起了另一部電影——雖不是成龍主演,但其核心設定和成功模式,或許可以進行一次精彩的“嫁接”和“本土化重構”。
《王牌保鏢》(2017年)。
這部電影的成功在于其“錯位搭檔”的喜劇模式:一個一絲不茍的頂級私人保鏢(瑞恩·雷諾茲),被迫保護他昔日的死對頭、一個口無遮攔、行事乖張的頂級殺手(塞繆爾·杰克遜),兩人從互相嫌棄到默契配合,一路火花四濺。
但如果拍這部電影,要面臨兩個難題。
首先是編劇選擇,《王牌保鏢》充斥著大量西式幽默,現有的編劇團隊寫不出味道。
但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從港島或是直接從好萊塢找編劇就能解決。
真正的困難,是不可描述事件發生之后,涉及暴力元素的電影項目被緊急叫?;驘o限期推遲。
成龍大概四月份拍完《尖峰時刻2》,等《王牌保鏢》開拍,大概率是會撞上的。
王盛思考了下,想到了另一個或許合適的電影,《博物館奇妙夜》。
中國版《博物館奇妙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