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京城,秋意漸濃。
暑熱終于偃旗息鼓,天空顯得格外高遠澄澈。
京信大廈,盛影傳媒會議室里。
《博物館奇妙夜》的核心創作會議已持續了整整一周。
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上,攤滿了美術團隊繪制的場景氣氛圖、精細到厘米的博物館布局圖紙、標注著各種奇幻生物和歷史人物動態的特效分解腳本,以及厚厚一迭由王盛親自把關修改過的分鏡頭腳本。
王盛坐在主位,指尖夾著一支繪圖鉛筆,不時在腳本上勾畫修改。
他的對面,是剛從美國協調完特效團隊檔期歸來的特效總監,以及專程從好萊塢請來的視覺預覽專家。
成龍則坐在王盛身側,全神貫注地聽著技術講解,不時提出關于動作設計與奇幻元素結合的問題。
“這里,恐龍骨架追逐的橋段,”
王盛用鉛筆點著腳本某一頁,“我們需要一個從成龍大哥視角的快速后退跟拍鏡頭,突出緊迫感和龐然大物的壓迫感。
動態預覽必須精確模擬出骨架奔跑時關節的震動和展廳空間的回音效果。”
“沒問題,王導。”視覺預覽專家點頭,“我們已經在用最新的軟件構建博物館的精確數字模型,可以模擬不同重量、體型的‘活化’展品在不同材質地面上的移動和互動效果。”
成龍插話道:“我覺得這里可以加一個細節,我躲閃的時候,可以借助旁邊‘復活’的兵馬俑盾牌做個滑鏟,既能展現身手,也能增加喜劇感和東方元素。”
“好主意!”
王盛立刻表示贊同,在腳本上快速記錄,“動作設計上,成龍大哥的成家班要和特效團隊無縫對接。我們要的不是單純的打斗,而是充滿想象力的、與歷史文物互動的‘奇觀式’動作場面。”
會議圍繞著劇本、場景、特效、動作、燈光、乃至道具的材質細節展開。
各方想法不斷碰撞,時有爭論,但在王盛的主導和成龍的積極配合下,最終總能歸結到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奇幻喜劇”的核心定位,以及如何最大化呈現“中華文明活過來”的視覺奇跡。
初步的拍攝計劃表在反復推敲中逐漸細化,每一天的拍攝任務、需要的特效支持、演員檔期協調都被初步框定下來。
……
時間飛逝。
轉眼來到了2001年9月13日。
這天,一則更炸裂的消息,沖淡了全球新聞在國內的熱度。
于九月十二日,《功夫足球》在內地歷經兩個月的輝煌放映(含密鑰延期),正式全面下映。
這部與《木乃伊歸來》、《珍珠港》等好萊塢大片先后過招的國產特效喜劇巨制,終于交出了它的最終成績單。
九月十三日,各大報刊尤其是《華夏電影報》、《文匯報》等權威媒體,均在頭版頭條發布了重磅新聞,公布了經由專業機構統計核實的最終數據:
“截至2001年8月31日(統計截止日),《功夫足球》票房奇跡落幕,創下空前紀錄!
其具體成績如下:
中國內地:約 2.03億元人民幣!毫無懸念地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單片票房突破兩億元的國產電影,將國產電影的票房天花板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中國港島:約6100萬港幣(約合6600萬人民幣)!同樣刷新了港島本土電影的票房紀錄,成為港島影史首部破6000萬港幣票房的華語片。
中國澳島:由于市場規模有限,累計票房約為 380萬澳門元(約合人民幣400萬元),雖絕對數值不高,但在其本地市場亦屬現象級表現。
僅大中華區(內地+港島+澳島)票房總計即高達約 2.73億元人民幣!
海外市場方面:
日本:憑借周星星獨特的喜劇風格和有效的發行,《功夫足球》在日本取得了約 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億)的優異票房,遠超一般華語片在日表現。
新加坡:收獲約 450萬新元(約合人民幣2100萬元)。
馬來西亞:票房約 1800萬林吉特(約合人民幣3800萬元)。
截至目前,《功夫足球》全球累計總票房已突破 5.32億元人民幣!
其中,中國內地市場貢獻了接近50%的份額,充分證明了內地電影市場經過數年培育和院線初步改革后所爆發出的驚人容量和消費潛力。”
媒體不吝溢美之詞,將《功夫足球》譽為“首部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特效商業大片的巨大超級成功”、“市場化改革與類型化探索的完美結合體”、“周星星喜劇魅力與王盛商業運作的黃金組合”。
報道進一步分析:“《功夫足球》的成功,固然得益于周星星先生無可替代的喜劇魅力、王盛監制下精準的類型化制作與顛覆性的營銷策略(‘抽球票’活動極大地刺激了觀影消費和重復觀看)。
但其在特效應用上的大膽嘗試——將電腦特效與功夫喜劇進行有機結合,創造了諸如‘功夫足球射門’、‘鬼影擒拿手守門’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奇觀,被業界普遍認為是其能打破票房天花板、吸引更廣泛受眾的關鍵之一。
媒體將其譽為‘首部真正意義上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國產特效大片’,實至名歸。”
報道中特別指出,“‘觀影抽世界杯門票’活動如同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各地中影盛世影城在整個暑假檔期人滿為患,一票難求的景象屢見不鮮,這直觀地體現在了《功夫足球》那駭人聽聞的票房數字上。”
然而,在一片將周星星捧為“新任票房之王”、“喜劇之神”、“商業片領域已超越王盛”的贊譽聲中,一些更為專業的財經和產業媒體,如《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則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它們深度挖掘后指出:“《功夫足球》的驚人成功,其最大的贏家并非僅是臺前的星爺。
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該片的全部制作與主要發行投資,完全由王盛掌控的盛影傳媒與中影集團旗下的北影制片公司聯合包攬。
這意味著,扣除必要的發行代理費用、影院分賬、稅費以及周星星的片酬和分紅后,這部創紀錄影片最大的一塊收益蛋糕,將被盛影傳媒與北影制片公司這兩家‘幕后推手’瓜分。
王盛以其精準的投資眼光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再次證明了誰才是這場商業盛宴的真正主導者。”
《功夫足球》的巨大成功,如同一劑效力強勁的腎上腺素,為正處于緊張籌備階段的《博物館奇妙夜》注入了無比的信心。
國產特效電影一樣有市場,而且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