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
洛杉磯,七月末的傍晚,夕陽將好萊塢山染成一片金色,城市華燈初上,彌漫著夢工廠特有的浮華與喧囂。
比弗利山莊威爾希爾酒店,一場由新線影業主辦的慶功宴在此舉行。
酒店門口鋪設著不算特別隆重但足夠醒目的紅毯,兩側聚集著受邀的娛樂媒體記者,閃光燈此起彼伏,照亮了陸續抵達的嘉賓。
與純粹狂歡的派對不同,這場活動帶著明顯的商業與媒體屬性,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向業界和公眾展示成功的“勝利宣言”。
洛杉磯時間下午六點三十分,一輛黑色的林肯領航員緩緩停在紅毯盡頭。
車門打開,率先走下來的是盛影傳媒總裁王盛。
他身著定制深藍色暗紋西裝,沒有系領帶,襯衫領口隨意敞開一粒紐扣,整個人顯得既正式又不失年輕銳氣。
他面容平靜,唇角含笑,面對閃爍的鎂光燈,從容地揮手致意,隨即轉身,紳士地向車內伸出手。
緊接著,周星星和李曉冉相繼下車。
周星星穿著一套略顯休閑的西裝,臉上帶著他標志性的、略帶靦腆卻又洞察世情的笑容。
李曉冉則選擇了一襲藕粉色單肩長禮服,簡約優雅,將她東方女性的溫婉氣質襯托得淋漓盡致。
她的出現,也引來了一陣不小的快門聲——作為《功夫足球》的女主,她本身就頗具話題度。
“Stephen! Look here!”
“王先生!這邊!”
“Li Xiaoran! Over here!”
媒體們高聲呼喊著他們的名字,試圖捕捉最佳角度。
王盛一手虛扶李曉冉的腰際,周星星稍后半步,三人默契地在紅毯上短暫停留,供媒體拍照。
步入宴會廳,內部的布置印證了王盛的判斷。
這里并非極盡奢華的狂歡現場,而是采用了精致的雞尾酒會形式。
柔和的燈光,現場爵士樂隊的演奏,穿梭其間的侍者端著香檳和各式小食。
賓客大約百余人,除了新線影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發行和營銷團隊的骨干,更多的是來自《好萊塢報道者》、《綜藝》、《娛樂周刊》等主流娛樂媒體的記者和影評人,以及部分與新線影業關系密切的獨立制片人、經紀人。
空氣中彌漫著香檳、古龍水和一種無形的“圈子”氣息。
正如王盛所料,新線影業對這次慶功宴頗為重視,多位核心高層出席:
羅伯特·謝伊,新線影業的創始人兼CEO,這位好萊塢的傳奇人物親自到場,無疑是對《功夫足球》成績及其與王盛合作關系的最高肯定。
他年過六旬,精神矍鑠,正與幾位元老級人物談笑風生。
邁克爾·林恩,新線影業的聯合CEO兼董事長,與謝伊共同執掌公司,主要負責商業和法務方面。
他舉止更為沉穩,正與發行部門的負責人低聲交流。
凱文·布朗,新線影業國際部高級副總裁,本次合作的具體推動者和執行者。
他看到了王盛一行,立刻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
托比·艾默里奇,負責項目開發和制作。
他是一位關鍵人物,未來新線許多重要項目的綠燈權掌握在他手中。
此外,負責北美市場發行的副總裁、首席營銷官等關鍵崗位負責人也均在現場。
“王!周!李小姐!歡迎來到洛杉磯!”凱文·布朗熱情地張開雙臂,與王盛和周星星分別擁抱,并與李曉冉握手,“今晚一定要好好慶祝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凱文,感謝你們的盛情邀請。”王盛與他握手,力道沉穩,“《功夫足球》在北美的成功,是新線團隊卓越能力的體現。”
周星星也笑著用帶著粵語口音的英語說:“多謝,布朗先生。大家合作愉快。”
布朗將他們引薦給正在走過來的羅伯特·謝伊和邁克爾·林恩。
“王先生,久仰大名。”謝伊主動伸出手,目光銳利地打量著王盛,帶著一絲好奇與欣賞,“《功夫足球》是一部令人驚喜的電影。你和周創造了一個奇跡。”
“謝伊先生過獎了。”王盛與之握手,應對自如,“是新線的眼光和魄力,讓這個奇跡得以在北美發生。能與新線這樣的伙伴合作,是我們的榮幸。”
邁克爾·林恩的握手則更為務實:“王先生,9237萬美元,這是一個足以寫入教科書的數據。它證明了我們合作模式的可行性。”
“這僅僅是個開始,林恩先生。”王盛自信地回應,“我相信,基于相互信任和共同愿景,我們還能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
簡短的寒暄后,媒體采訪環節正式開始。
王盛、周星星、凱文·布朗以及新線的首席營銷官一起站到了背景板前,接受媒體的集中提問。
記者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成功秘訣:《功夫足球》為何能打破外語片魔咒?
文化差異:如何克服東西方文化幽默的理解障礙?
未來合作:新線與盛影傳媒是否有進一步計劃?
凱文·布朗作為東道主率先發言,他高度贊揚了《功夫足球》的創意和品質,并著重強調了新線影業在識別國際市場潛力、進行精準本土化營銷方面的專業能力。
“成功并非偶然,”布朗對著話筒,聲音洪亮,“它源于對優秀內容的判斷,以及將這種內容以恰當方式呈現給目標觀眾的執行力。
《功夫足球》的成功,是新線國際化戰略的一次完美實踐,值得我們為之慶祝和歌頌!”
輪到王盛時,他沒有將功勞獨攬,而是將成功歸于多方合力:
“《功夫足球》的核心,是Stephen(周星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對普通人夢想的真誠刻畫。
這種情感是跨越文化和國界的。新線影業團隊以其專業的市場洞察和發行策略,為這部電影插上了在北美洲翱翔的翅膀。
而盛影傳媒的角色,或許是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橋梁。我們理解自己文化的精髓,也努力探尋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媒體,繼續說道:“有人認為商業成功會稀釋文化特性,但我相信,真正的文化自信,恰恰在于敢于讓自己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看懂、并且喜愛。
《功夫足球》用笑聲和熱血做到了這一點。這不僅是票房的勝利,更是一種文化溝通的勝利。”
周星星的發言則保持了他一貫的風格,謙遜而略帶幽默:“多謝新線,多謝王總。我就是個拍電影的,想講好故事,讓大家開心。沒想到美國觀眾也這么喜歡,我好開心。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帶更多好笑、有意思的電影給大家。”
他的樸實話語,引來了現場一陣善意的笑聲和掌聲。
媒體提問環節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隨后是更為自由的交流時間。王盛和周星星瞬間成為了宴會的焦點,不斷有人上前攀談,交換名片。
托比·艾默里奇對王盛正在后期制作中的《博物館奇妙夜》表現出濃厚興趣,詢問了項目進展和成龍的參與情況。
一些獨立制片人也試圖探尋與盛影合作的可能性。
李曉冉則安靜地跟在王盛身邊。
聽不懂,根本聽不懂在講什么……
李曉冉也沒想到自己隨隨便便演的一部電影,竟在全球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
看樣子,后續得好好學習下英語了……
王盛穿梭于人群之中,與各方人士應酬,心中卻如明鏡一般。
這場慶功宴,歡聲笑語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商業邏輯和未來機遇的博弈。
新線希望通過慶祝《功夫足球》的成功,向業界展示其發掘國際項目的能力,并鞏固與盛影這條“潛力股”的關系。
而對他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接受贊譽的時刻,更是進一步拓展好萊塢人脈、為盛影傳媒未來國際化布局鋪路的關鍵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