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的2003年,在一種微妙的期待與不安中拉開序幕。
新年派對殘留的彩帶還未完全清掃干凈,比弗利山莊的棕櫚樹在略顯清冷的陽光下搖曳,而好萊塢各大片廠的會議室里,關于未來的博弈早已緊鑼密鼓地展開。
對王盛而言,接下來的幾天宛如一場密集的馬拉松。他的時間被精確切割,分配給新線影業的《間諜過家家》(MR.& MRS. SPY)和迪士尼的《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在新線影業的會議室里,圍繞《間諜過家家》的討論進入了更實質的階段。劇本大綱獲得了通過,但魔鬼藏在細節里。
“王,關于約翰和簡首次發現對方身份的那場對決戲,”托比·艾默里奇指著分鏡草圖,“我們覺得可以在破壞性上做得更極致一些。想想看,從智能家居系統失控,到藏在抽象畫后面的武器庫打開,整個現代化豪宅變成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戰場……”
王盛耐心聽著,偶爾點頭,但關鍵時刻會果斷介入:“破壞性可以強,但邏輯必須通。每一件被毀掉的家具,每一發射偏的子彈,都應該源于他們試圖用特工技巧掩飾,卻因對彼此‘普通人’身份的顧及而弄巧成拙。這才是喜劇和張力的核心,不僅僅是砸東西。”
關于演員人選,新線的選角部門提供了長長的名單。
“男主角,我們考慮了布拉德·皮特,他剛憑《間諜游戲》積累了經驗,兼具明星魅力和動作能力;或者馬特·達蒙,《伯恩的身份》讓他成了寫實動作片的新貴。”凱文·布朗列舉著。
“皮特的片酬和票房分成要求會很高,可能超出我們目前的預算框架。”邁克爾·德·盧卡補充了現實的考量。
王盛沉思片刻:“皮特的巨星光環很強,但可能過于耀眼,會削弱‘普通丈夫’的那一面。馬特·達蒙的氣質更內斂,可塑性更強。我們可以優先接觸他。另外,喬治·克魯尼呢?他那種優雅的痞氣和喜劇節奏也很適合。”
“克魯尼是個好選擇,他剛在《十一羅漢》里證明了號召力,片酬雖高但比皮特現實。”馬克·里德爾表示贊同。
“女主角方面,”王盛繼續,“我們需要一個能打、能演、能展現智慧與性感,并且……最好片酬不那么夸張的人選。”他深知2003年初,一些未來天后級的女星此時身價尚未飛漲。
新線推薦了安吉麗娜·朱莉,憑借《古墓麗影》她已是動作女星的代表,但片酬不菲。也提到了查理茲·塞隆,她正尋求從花瓶到演技派的突破。
王盛心中卻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可以考慮一下凱特·貝金賽爾嗎?她剛演完《珍珠港》,知名度有,但還沒到天價。她在《黑夜傳說》里的表現證明了她能駕馭動作戲,而且她的英國出身可能給角色帶來不一樣的優雅與冷幽默。”
這個提議讓新線的高管們眼睛一亮。貝金賽爾的確是一個性價比和潛力俱佳的選擇。
就在與新線深入打磨《間諜過家家》的劇本細節和演員矩陣時,王盛還得抽出半天時間,趕往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大樓,繼續《當幸福來敲門》的選角會議。
……
與迪士尼的合作,更像是一場精細的文化與商業換算。劇本方向在王盛的堅持下,已確定向更真實、更克制的情感表達傾斜。現在,焦點落在了演員身上。
羅伯特·蓋勒和莎拉·米勒展示了他們心儀的名單。毫無疑問,排在首位的是威爾·史密斯。
“威爾是毫無疑問的第一選擇,”蓋勒語氣肯定,“他的全球號召力、親和力以及演繹勵志角色的能力無人能及。他本身就是‘美國夢’的象征。”
莎拉·米勒補充:“而且,由他和他現實中的兒子賈登·史密斯出演父子,將是絕妙的宣傳點。父子間的真情流露,是任何表演都無法替代的。”
王盛當然知道原版的成功與威爾·史密斯的精彩演繹密不可分。
但他也必須考慮現實——2003年的威爾·史密斯,憑借《獨立日》、《黑衣人》、《國家公敵》等一系列大片,已是好萊塢片酬最高階層的明星之一,單片片酬加分成可能高達2000萬美元以上。
這對于一部基調偏嚴肅、并非傳統商業大片的勵志電影來說,成本壓力巨大。
“威爾確實是理想人選,”王盛緩緩開口,“但他的片酬和分成要求,可能會占據我們預算的很大一部分,影響其他制作環節的質量。我們必須有備選方案。”
他看向朱泳德,朱泳德默契地接話:“上影方面也傾向于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我們需要評估威爾·史密斯帶來的附加值與成本之間的平衡。”
“那么,備選呢?”蓋勒問道,他理解合作方的顧慮。
莎拉·米勒列出了幾個名字:“杰米·福克斯?他演技出色,音樂背景也與主角的原型克里斯·加德納(曾是骨密度掃描儀推銷員)的掙扎有某種共通點,但他目前的票房號召力稍弱。”
“唐·錢德爾如何?他是非常受尊敬的演員。”
“或者……我們考慮一下更年輕,片酬也更合理的選項?”王盛提出了一個方向,“比如,瑞恩·高斯林?他在《信徒》中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可塑性極強,雖然知名度不如威爾,但片酬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會議室里沉默了一下。瑞恩·高斯林在2003年初,還主要是以獨立電影和文藝片見長,商業價值未被廣泛驗證。
“風險在于,”蓋勒直言不諱,“沒有大明星,北美市場的開門紅可能會比較困難。”
“但好處是,”王盛據理力爭,“我們可以將更多預算投入到制作和后期宣傳上,并且,一個不那么‘威爾·史密斯’的臉孔,或許更能讓觀眾沉浸在故事本身,相信這是一個普通人的掙扎,而不是超級明星的 cosplay。這對于影片追求的‘真實感’至關重要。”
關于童星,如果不用賈登·史密斯,選擇面就廣了很多。
王盛記憶中,這個年齡段出色的童星不少,比如達科塔·范寧(《我是山姆》)、弗雷迪·海默(《尋找夢幻島》即將上映)等,都是演技自然、片酬相對合理的選擇。
會議沒有當場定案,但明確了方向:一方面與威爾·史密斯的團隊接觸,試探其條件和意愿;另一方面,同步評估其他性價比更高的演員組合,特別是王盛提到的瑞恩·高斯林搭配一名優秀童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