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當幸福來敲門》殺青的喧囂與喜悅尚未完全散去,王盛便已帶著核心團隊返回了洛杉磯。
時間是2003年3月初,太平洋沿岸的空氣中已帶上些許早春的暖意。
接下來的幾天,王盛的工作重心明確地分為三條主線,如同三位一體的精密齒輪,在他的掌控下咬合、轉動。
第一線:《當幸福來敲門》——精剪臺上的“幸?!敝厮?
伯班克,迪士尼旗下的一家頂尖后期制作公司內,一間昏暗的放映室成為了王盛臨時的“戰場”。空氣中彌漫著咖啡因和專注的味道。巨大的屏幕上,正播放著《當幸福來敲門》的粗剪版。
得益于“邊拍邊剪”的超前工作流程,影片在殺青時,粗剪版已然成型,時長約兩小時十分鐘。
這效率讓迪士尼方面負責后期制作的副總裁都嘖嘖稱奇,稱其打破了同等規模劇情片的后期啟動記錄。
但王盛深知,粗剪只是骨架,真正的血肉與靈魂,需要在精剪階段注入。
放映結束,燈光亮起。
王盛坐在導演椅上,左右分別是迪士尼的資深剪輯師邁克爾·卡亨和上影集團、盛影集團指派的聯合制片人(兼后期協調)。莎拉·米勒和羅伯特·蓋勒也參與了討論。
“總體結構沒有問題,敘事流暢,”王盛開口,語氣不容置疑,“但節奏可以更鋒利,情感的‘針刺感’需要加強?!?
他拿起激光筆,指向屏幕定格的畫面。
“開頭部分,克里斯推銷骨密度掃描儀的窘迫,剪輯點可以再快零點幾秒,營造出一種他始終在被生活追趕,連喘息都奢侈的緊迫感?!?
“地鐵站廁所過夜那場戲,”王盛重點強調,“杰米的表演層次很好,但鏡頭停留的時間略長了一幀。我要的就是那種觀眾幾乎要窒息,情感累積到頂點,卻又被他強行壓抑下去的張力??s短這一幀,讓那種壓抑感更‘突?!?,更令人心疼?!?
剪輯師卡亨飛快地記錄著,他最初對這位年輕導演的干預有些本能的抗拒,但幾輪下來,他發現自己所有的“行業慣例”和“經典節奏”在王盛那近乎預知般的精準要求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王盛似乎總能找到那個最能讓觀眾心臟揪緊或熱淚盈眶的剪輯點。
“還有最后獲得工作,在人群中鼓掌的那段,”王盛繼續,“閃回他之前所有苦難畫面的蒙太奇,順序調整一下。
把‘被房東趕出門’放在‘睡廁所’之后,把‘追趕失竊掃描儀’放在‘妻子離開’之前。
這樣,情感的遞進會更具有毀滅性,也使得最終的勝利更加來之不易,更加酣暢淋漓?!?
他甚至在音樂和小提琴旋律進入的時機上都給出了具體到秒的意見,要求配樂在某些關鍵段落“更克制,甚至留白”,讓演員的表演和環境的音效去承載情感。
“王,這樣的調整……會不會讓影片顯得過于‘殘酷’?我們是否需要照顧更廣泛家庭觀眾的承受力?”視頻那頭的羅伯特·蓋勒提出了一絲疑慮。
王盛搖頭,語氣堅定:“羅伯特,這部電影的力量恰恰源于其真實和殘酷。
我們要讓觀眾感受到克里斯幾乎被生活碾碎的感覺,這樣,當他最終站起來時,那份‘幸福’才具有雷霆萬鈞的力量。
克制的情感宣泄,比濫情的煽動更有價值。相信我,最終的感染力會證明一切?!?
他的自信和清晰的愿景,最終說服了所有人。精剪方向就此確定——一部更緊湊、更深刻、情感沖擊力更強大的現實主義勵志片。
第二線:《間諜過家家》——沖刺開機的倒計時
與此同時,在新線影業的會議室里,《間諜過家家》(MR.& MRS. SPY)項目的籌備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王盛雖然將主要精力放在《幸?!返暮笃?,但對這部投資六千萬美元的商業大制作,關鍵節點必須親自把控。
選角已塵埃落定。馬特·達蒙經過幾輪友好的拉鋸戰,最終以一份包含票房分成的優厚合同,確認出演男主角約翰。他看中的不僅是劇本的巧思和新線承諾的資源,更是王盛這位新晉“億元俱樂部導演”的潛力。
凱特·貝金賽爾同樣順利簽約,她在《珍珠港》和即將上映的《黑夜傳說》中展現的美貌與動作能力,讓她成為“簡”這一角色的不二人選。
兩位主演的定妝照和初步的化學反應報告(通過一起閱讀劇本和動作訓練評估)都令人滿意。
動作指導團隊由成龍推薦的核心成員與好萊塢本土的特技協調員聯合組成,已經設計出幾套融合了家庭喜劇感與凌厲打斗的動作場面雛形。
王盛審閱后,只提了一個核心要求:“打斗要好看,但要服務于人物關系和喜劇情境。約翰和簡的打斗,要有一種‘想置對方于死地又舍不得真下狠手’的夫妻吵架式的幽默感?!?
美術指導帶來了主要場景的設計圖,包括那座將成為“主戰場”的智能豪宅。
王盛對幾個關鍵細節提出了修改意見,比如隱藏武器庫的抽象畫風格,要求更“極簡主義但透著古怪”,以及智能家居系統失控時,燈光變幻的節奏要更有“戲劇性和諷刺意味”。
所有的合同、保險、場地租賃、設備清單都在法務和制片部門的推動下飛速運轉。
新線影業已經將開機日期初步定在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典禮后的第一天,地點選在洛杉磯本地和加拿大的溫哥華。
王盛要求,在他參加奧斯卡之前,所有前期籌備必須達到“隨時可以喊Action”的狀態。
第三線:《電鋸驚魂》——低成本驚悚的宣發奇招
三月好萊塢的喧囂中,還夾雜著一股來自地下的、蠢蠢欲動的暗流——《電鋸驚魂》即將于3月14日,在北美近1500家影院進行大規模上映。
新線影業市場部最初對這部投資僅一百多萬美元的小片子并未抱太大期望,只規劃了常規的B級恐怖片營銷預算。
然而,王盛憑借對原時空這部電影病毒式傳播規律的了解,提出了幾條關鍵建議,被新線采納后,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預熱效果。
首先,他建議放棄傳統的大規模電視廣告轟炸,轉而將有限的宣發經費集中在目標受眾——青少年和恐怖片核心粉絲聚集地。
網絡病毒式傳播(雛形):在有限的幾家大型網絡論壇和大學BBS上,投放了經過精心剪輯的、不超過30秒的短片。內容并非直接展示血腥,而是聚焦于影片的核心設定——“豎鋸”的冰冷錄音指令(“I want to play a game…”),以及被困者極度驚恐的表情特寫。
這種懸念式、概念式的營銷,成本極低,卻迅速在特定群體中引發了好奇和討論。
限制級(R級)營銷策略:王盛強調,必須旗幟鮮明地宣傳影片的R級定位,并將其作為賣點?!斑@不是給小孩子看的溫情故事,這是挑戰心理承受極限的生存游戲。”
宣傳語直接而粗暴,反而吸引了尋求刺激的年輕觀眾。
校園巡回午夜場點映:在正式上映前一周,新線與全美主要大學城的特定影院合作,舉辦了數十場“午夜尖叫場”點映。票根設計成粗糙的“生存手冊”樣式。
這種針對性的活動,成功地在學生群體中制造了第一批“種子觀眾”和口碑。點映場幾乎場場爆滿,結束后社交網絡(當時主要是論壇和即時通訊軟件)上的熱議迅速升溫。
“你敢看嗎?”挑戰:王盛甚至提議了一個有點惡趣味的宣傳點子——在部分影院門口設立簡單的“測謊儀”道具(當然是假的),聲稱能檢測觀眾是否足夠“勇敢”觀看全片。
雖然最終執行起來比較象征性,但這個概念被當地媒體報道,又增添了一絲話題性。
新線市場部負責人凱倫·李驚訝地發現,這部小成本電影的未上映先熱度和網絡討論度,竟然遠超許多中等成本的類型片。
她不得不重新調整資源,為《電鋸驚魂》的上周末增加了更多的排片和宣傳物料。
王盛并未過多介入《電鋸》的具體宣發,他深知這部電影自身的品質和概念就足以引爆市場。
他只是在關鍵節點,用幾個來自未來的“金點子”,為這把火添上了恰到好處的助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