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時間,2003年7月13日凌晨一點三十分,國航CA984航班平穩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
跑道燈在夜色中延伸成兩條平行的光帶,指引著這架跨越太平洋的波音747客機滑向停機坪。
王盛透過舷窗望著窗外熟悉的景色,盡管已是深夜,機場依然燈火通明,只是相比往常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靜謐——那是上半年留下的余波。
通關、取行李,一切順利。凌晨兩點十五分,王盛坐上了前來接機的黑色奧迪A8。
車內,助理簡要匯報了公司近況和未來幾天的行程安排,他閉目聽著,偶爾點頭。
位于東三環的公寓依然保持著他離開時的整潔,只是多了幾分空曠感。
簡單洗漱后,王盛倒頭就睡。
或許是穿越帶來的特殊體質,或許是長期高強度工作鍛煉出的適應能力,他的生物鐘調整得極快,一夜無夢,次日清晨醒來時,時差已然倒轉,精神飽滿。
上午十點,京信大廈,盛影傳媒集團總部。
經過上半年的調整,公司辦公區域顯得更加開闊和專業。
開放式工位與獨立玻璃會議室錯落有致,企業文化墻和項目展示屏點綴其間,處處透露出規范化、規模化大企業的氣象。
王盛直接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
寬大的紅木辦公桌上,早已整齊碼放著一摞文件。
最上面一份,是董秘李婷婷安排秘書辦精心整理撰寫的《盛影傳媒集團200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與下半年工作安排報告》。
他坐下,首先翻閱的是關于公司治理結構的部分。
報告摘要:集團董事會已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
背景與必要性分析:
上市合規要求:為沖刺A股“中國電影第一股”,依據《公司法》、《證券法》及證監會相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設立董事會、監事會,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這是上市前的硬性條件和必要步驟。
規模擴張與管理需求:盛影傳媒業務已覆蓋電影制作、發行、院線、經紀、影視基地、海外合作等多個領域,資產規模和員工數量急劇膨脹。原有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難以支撐,需通過董事會實現更科學、高效的決策與監督。
融資與戰略發展需要:董事會架構能更好地吸引戰略投資者,明確權責,為公司長遠發展和重大投資決策提供制度保障。
風險隔離與規范化運作:建立完善的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分權制衡機制,有助于降低個人決策風險,提升公司透明度和市場信譽。
董事會成員共九人,王盛自然出任董事長。韓三坪作為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北影廠(現中影集團部分)的代表,兼任副董事長。
李婷婷憑借其長期擔任副總兼總秘、深度參與公司核心運營的資歷和能力,順利進入董事會,并兼任董事會秘書。
其他成員則包括來自盛影系核心業務線的負責人(主要是子弟派和北電管理派出身的負責人)、以及兩位具有財務和法律背景的獨立董事(京城衙門背景)。
這份調整看似微小,實則是盛影傳媒從一家帶有強烈創始人色彩的明星公司,向現代化、規范化公眾公司轉型的關鍵一步。
李婷婷的升職,既是對她過去工作的肯定,也意味著她在公司上市進程和后續資本運作中將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王盛繼續往下翻閱業務報告。
電影制作業務:
受上半年影響,全國影視劇組一度全面停工。盛影傳媒原計劃在上半年開機或完成的十部院線電影(多為中小成本類型片),只完成了四部,另外六部不同程度延期。
周星星項目:星輝海外與盛影傳媒聯合出品,周星星自導自演的《功夫》,后期制作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8月底全部完成。初步定檔2003年12月,瞄準賀歲檔。這是盛影下半年最重要的票房期待之一。
CEPA利好下的港片投資:借助2003年6月29日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東風,盛影傳媒迅速行動,投資了一批精選的港產合拍片。
王盛憑借前世記憶,選定的項目均符合內地審查要求且具備市場潛力,包括:
此前有過投資的《無間道》系列。
《新警察故事》(成龍回歸招牌IP,動作與情感結合)
《龍鳳斗》(劉德樺、張伯芝主演,都市愛情輕喜劇,類型討喜)
《千機變》(奇幻動作片,迎合年輕觀眾,Twins主演)
《忘不了》(爾咚升導演,張伯芝主演,文藝劇情片,沖獎潛力)
這些項目多數已在籌備或拍攝中,預計將在2004年至2005年陸續上映。
中韓合拍片:首個項目已立項,名為《假如愛有天意》。
劇本源自王盛提供的未來韓國經典愛情片框架。
由公司簽約導演吳一一執導。該項目旨在磨合中韓團隊,探索合作模式,為后續更大規模的合拍積累經驗。
好萊塢布局:
報告簡要提及了王盛在好萊塢通過一系列復雜架構控制的獨立子公司(如持有《電鋸驚魂》系列權益、漫威/DC角色版權、《暮光之城》等項目權益的公司)。
子公司的股權經過精心設計,通常由注冊在開曼、BVI等地的離岸公司多層控股,最終由王盛個人或其成立的家族信托實際控制,與盛影傳媒上市公司主體進行了有效的風險隔離和稅務籌劃。目前這些子公司業務獨立運營,財務數據暫未并入集團。
傳統業務與發行業務:
婚禮錄像業務:很受影響,上半年婚慶市場萎縮,營收同比下滑超過40%。但隨著社會活動恢復正常,預計下半年將迎來反彈。
國產院線電影發行業務:上半年因影院長期停業,損失慘重。盛影參與發行或投資的幾部影片票房均未達預期。
現金流與人心:
盡管多個業務板塊受創,但得益于《博物館奇妙夜》、《電鋸驚魂》等海外項目的巨額利潤回流,以及光線傳媒電視業務的穩定輸血,盛影傳媒集團整體現金流依然非常健康。
公司在停工期間堅持“停工不停薪”,照常發放基本工資和福利,此舉雖增加了短期成本,但極大地增強了員工歸屬感和忠誠度,“盛影系”的向心力空前凝聚。
藝人經紀業務(盛影傳媒):
與光線傳媒下設獨立的、規模較大的藝人經紀部不同,盛影傳媒本體直接簽約的藝人僅有三位元老——李曉冉、高媛媛、范小胖。
高媛媛生育后逐漸淡出幕前,專注于相夫教子。
報告上只寫了她已經成立自己的藝人經紀公司星辰時代,正式轉型為老板。盛影傳媒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將提供部分資源支持。
李曉冉依舊保持“咸魚”心態,每年只接一到兩部戲,其余時間享受生活,明確表示暫無生育計劃。
報告上簡略寫了下她的工作安排。
范小胖依舊在奮斗事業。
去年一年,代言+片酬,她賺了幾千萬。
今年她又獲得了出演《暮光之城》女主的機會。
為此,她剛剛與公司續簽了一份長達十年的經紀合約。加上原合約剩余年限,總合約期長達十五年。違約金設定為五億元人民幣。
違約金合理性分析:考慮到范小胖目前已是國內超一線花旦,商業價值巨大,且公司未來將投入海量資源(包括好萊塢頂級項目)進行打造,其潛在收益不可估量。
數億級別的違約金在業內頂級明星長約中并非沒有先例(參考國外大牌明星),主要用于約束藝人行為,保障公司長期投入的回報。
同時,五五分成的條件,在公司能提供超越常規的頂級資源(如好萊塢A級制作重要角色)的前提下,對藝人而言依然是劃算的交易,體現了雙方在更高層級上的利益綁定和風險共擔。
光線傳媒方面:與盛影傳媒部分業務受挫不同,光線傳媒在上半年反而因禍得福。
電視內容制作業務:不可描述期間,居家時間增多,電視開機率上升。光線制作的幾檔綜藝節目收視率穩中有升,廣告收入可觀。
電視劇長劇業務:光線傳媒去年下半年出品的十部電視長劇,制霸了今年上半年的熒屏。
藝人經紀業務:受商演、線下活動銳減影響,這部分收入下滑明顯。
盛影傳媒上市進程方面:
報告最后部分確認,盛影傳媒A股IPO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反饋意見基本回復完畢,審計和招股說明書等文件均已準備就緒,上市工作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預計最快將在2003年第四季度或2004年初正式掛牌交易。
合上厚厚的報告,王盛靠在椅背上,思考起自己下半年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