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8日的夜晚,對于絕大多數盛影系的員工而言,是一個不眠之夜。
并非因為徹夜的狂歡——盡管公司上市的成功足以讓任何一位與有榮焉的員工心潮澎湃——而是因為一條在下午交易時間結束后,通過公司內部OA系統、各部門工作群或是直接用短信通知發出的,簡短卻石破天驚的消息:
“為感謝全體員工多年來與公司風雨同舟、共同奮斗,經集團董事長王盛先生提議,董事會批準,將向符合條件的員工發放特別上市紀念紅包。
發放標準如下:累計工時滿三年(含符合條件的臨時工)——1000元;累計工時滿兩年——500元;其他在職員工——300元。
紅包將于今晚12點前,直接發放至各位工資卡賬戶。愿我們繼續攜手,共創盛影未來!”
消息傳出,起初是難以置信的寂靜,隨即,在各個辦公室、項目部、后期機房、甚至遠在懷柔影視基地和全國各地院線的盛影系單位里,爆發出了一陣接著一陣的、幾乎要掀翻屋頂的歡呼與尖叫!
“一千塊!真發一千塊!”一個入職剛滿三年的年輕動畫師看著手機短信,激動地掐了自己胳膊一下,疼得齜牙咧嘴,卻笑得像個孩子。
在2003年,這筆錢相當于他大半個月的工資,是一筆實實在在的“巨款”。
“老王夠意思!連我們這些‘臨時’跟組的都算!”一個跟著《功夫》劇組輾轉數月、合同即將到期的燈光助理,看著短信提示的入賬信息,眼眶有些發紅。
這種被尊重、被納入“自己人”范疇的感覺,遠比金錢本身更讓人溫暖。
……
粗略估算,盛影系旗下包括盛影傳媒、光線傳媒、盛影特效、中影盛世院線(管理團隊)、乃至關聯的藝人經紀、出版、游戲等業務板塊,符合條件的員工接近兩萬人。
這一下,真金白銀撒出去數千萬元!
沒有復雜的流程,沒有層層審批的拖延,就在上市首日這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夜晚,承諾的紅包準時到賬。
無數員工的家庭電話在這一刻被打爆,內容無一例外是興奮地分享著這突如其來的喜悅。
在許多普通員工看來,老板王盛上市圈了多少億那是財經版的故事,而這實實在在打到卡里的一千、五百、三百元,才是與他們休戚相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上市紅利”。
這一刻,公司的凝聚力、員工的歸屬感,被這個簡單粗暴卻又無比真誠的舉動,推向了頂峰。
……
與員工層面的普天同慶相比,公司在魔都舉辦的上市慶功宴,則顯得格外“正派”和低調。
宴會設在外灘附近一家歷史悠久、格調典雅的老牌酒店宴會廳,沒有紅毯秀,沒有邀請太多娛樂圈的明星大腕來蹭熱度,也沒有安排任何博眼球的表演。
到場的主要是公司管理層、核心骨干、保薦機構中金公司的團隊、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以及……幾位重量級的政界人物。
當魔都領導成員的身影出現在宴會廳時,現場出現了一陣輕微的騷動,隨即是更加熱烈的掌聲。
他們的到場,意義非凡,這不僅僅是給一家新上市公司面子,更是對盛影傳媒所代表的文化產業戰略地位的一種明確背書。
領導在簡短的致辭中,沒有過多提及股價和市值,而是高屋建瓴地指出:“盛影傳媒的成功上市,是魔都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文化大都市建設緊密結合的生動體現。
我們希望盛影傳媒能以上市為新的起點,堅守主業,勇于創新,不僅要做資本市場的優等生,更要做文化自信的踐行者、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的排頭兵,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貢獻。”
王盛在答謝辭中,也完全契合了這一基調。
他感謝了各方支持,重申了公司的責任與使命,語氣沉穩,態度謙遜,將個人的成功完全歸功于時代、政策和團隊的努力。
整場宴會氣氛熱烈而不失莊重,交流務實而富有建設性,更像是一場高規格的工作研討會,與外界想象中娛樂圈、金融圈交織的浮華盛宴相去甚遠。
王盛端著酒杯,與各位領導和重要合作伙伴逐一寒暄,姿態放得很低。
他知道,樹大招風,此刻越是風光,越需要謹慎。
將慶功宴的格調拔高,聚焦于產業和宏觀層面,既能有效規避某些潛在的負面聯想,也能進一步鞏固與地方政商兩界的良好關系,為公司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
上市的熱度尚未消退,另一則好消息接踵而至。
12月15日,《功夫》上映第十一天,盛影傳媒正式發布票房捷報:影片上映十日,全國總票房強勢突破2億元人民幣!
這個數字,再次引爆市場。
十天2億!
這意味著《功夫》的最終票房極有可能沖破三億大關,甚至向更高的紀錄發起沖擊。
它用無可辯駁的市場表現,證明了盛影傳媒內容制作能力的強大和可持續性。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迅速,盛影傳媒的股價在短暫休整后,再次昂頭上揚,穩穩站上35元關口,公司總市值突破四百三十億。
內容為王,渠道為后。擁有持續產出爆款內容的能力,正是支撐盛影傳媒高估值的核心基石。
《功夫》的票房大賣,如同給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也讓那些關于“泡沫”的質疑聲暫時顯得蒼白無力。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被文化產業發展大方向硬捧出來的“中國電影第一股”,其中蘊含的水分,至少50%。
……
同樣是在12月中旬,因等待盛影上市而推遲發布的《2003年胡潤百富榜》終于揭曉。
榜單首頁,那個占據最大版面、笑容沉穩的年輕人肖像,赫然正是王盛。
榜首:王盛。
財富:228億元人民幣(依據盛影傳媒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其持股價值)。
盡管市場對此早有預期,但當榜單正式公布時,所引起的轟動效應依然是空前的。
“中國最年輕首富誕生!”
“文化傳媒業誕生首位百億級富豪!”
“王盛:從北影廠子弟到中國首富的八年奇跡!”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王盛的名字和他的創業故事,在這一刻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在2003年的中國,一位來自文化產業、年僅二十多歲的首富,其象征意義遠遠超出了財富本身。
他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崇拜的偶像,創業者的楷模,也標志著中國財富積累的賽道,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