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這次恩威并用,有效的震懾了左神策軍那些驕兵悍將,一個個再也不敢得瑟。范希朝借機開始大規模整頓部隊,淘汰了一幫不合格的兵員,重新招募一批精壯,大規模的強化訓練,讓左神策軍的管理和訓練逐漸步入正軌。
李純對左神策軍的敲打,對右神策軍也產生了很大的觸動,都知道日子不好混,怕皇帝哪天跑去右神策軍檢查訓練情況。
右神策軍統領薛盈珍和中護軍黃如會兩個太監都不太懂訓練,在軍中發現統軍李聽善于訓練部隊,就將訓練的事委托給他,算是提高了一些部隊的訓練水平。
過了一段時間,李純想去看看火器的進展如何,又想借機敲打一下右神策軍,就讓人通知左神策軍統領范希朝、右神策軍統領薛盈珍、兵部侍郎李絳,一起到郭云的火器場去看火器的演示。
新的火器場位于長安城東二十里,占地三十畝,周圍全部種上柳樹,打上圍墻,外界看不到里面。場地也比以前大多了,擁有工人兩百多,現場十分忙碌,郭云趕忙跑過來,拜見李純一行。
李純問道:“目前各類火器制作的怎么樣了,效果如何?”
郭云答道:“稟陛下,火藥的工藝基本成熟了,威力比較大。微臣按照陛下的吩咐,做了幾種火器樣品,今日進行現場試驗,請陛下看一下效果。”
在郭云的引導下,李純和眾人走到一個一丈多高的土臺上,土臺前側有道五尺高的擋墻,只見在離土臺前方四十丈遠的場地上,設置了一個長寬各三丈的方形試驗場,里面插了五六個人形木偶。
郭云讓人在場地的中心位置上放了一個比酒壺略大的陶罐,里面裝滿火藥,在頂端洞口處插有火繩。
一個負責點火的人員,用一個點燃的木條,小心的上前引燃火繩,然后就趕忙跑開,躲到一個土包后面。
大概過了五秒鐘,只見陶罐猛地爆炸,冒出一團灰白色的煙霧,聲音震耳欲聾,并向這邊飛來一些碎末粉塵,李純等人由于離得遠,基本沒有造成危險。
范希朝就是一愣,說:“這是什么玩意,怎么這么大威力,從來沒見過。”
李純笑道:“這就是你們軍中以后要用的玩意,走,到現場看看。”
他們走到小土臺的位置,只見土臺炸了一個凹坑,幾個木偶,有的炸倒,有的炸歪,上面嵌了不少小陶片,如果是真人,非死即傷。
李絳說:“這是好玩意,看來兵部的錢沒有白花,以后還要多造。”
李純道:“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開始下一個試驗吧。”
郭興于是帶人,把那幾個破損的木偶拔掉,重新插了幾個木偶。然后向場地的左側走去,李純等人也重新回到高臺上。
只見郭云帶了三個人,在場地左側一百米左右的,設置了一個大弩,弩的下面有個竹管做的滑道,弩上用兩個粗弦系著一個皮套。
兩人用力拉開大弩,拉到位后,一個人在皮套里放了一個黑色的鐵球,鐵球也是兩碗相扣般大小,里面裝滿火藥,露出一截火繩。
其中一人把大弩瞄向場地中間的木偶位置,另一人用火把點燃火繩,而后射手發射,鐵球彈射而出,落在幾個木偶附近,落點略微有點偏。落地兩三秒后,又是一陣爆炸,聲音更響。
李純趕忙帶人到現場看效果,只見鐵球炸成很多碎片,有大有小,離得炸點近的木偶炸倒了,上面或多或少有些鐵片,但是數量比剛才的陶片少一些。威力似乎沒有剛才的陶罐大些。
薛盈珍就說:“鐵器更貴,怎么威力反而不如陶器?以后不如多做陶器的炸彈。”
李純解釋道:“陶罐雖然炸的更好,但是不方便遠程投放,落地容易碎裂,誰會讓你把炸彈放到他的身邊炸。鐵球內部沒有預制紋理,炸的不均勻,威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郭云好奇地問:“什么是預制紋理?”
李純道:“你們以后根據合適碎片的大小,在鐵球的內壁或外壁上刻出橫豎交織的紋理,這樣炸出的碎片大小就會比較均勻,殺傷威力會更大。”
郭云說:“我知道了,以后炸彈的鐵殼用生鐵來澆鑄,澆鑄時在模具上留好紋理,這樣澆鑄出來的鐵球表面就有紋理了。”
李純笑道:“看你五大三粗,還挺聰明,一點就透。”
李純又問郭云:“火槍搞得怎么樣,今天能看嗎?”
郭云委屈的說:“恕微臣愚笨,進展的不太順利,鐵管裝入火藥后,再裝進鉛彈,但是在前面沒法設置火繩,只能在槍身后面設置火繩,就會有個孔,火藥發射時,會從后面的孔里噴射火焰,最重要的是目前的鐵器質量不太行,鑄造合適的槍管有難度。”
李純又問:“火炮的情況呢?”
郭云答道:“火炮也是有問題,剛開始容易炸膛,后面就把炮管鑄的很厚,一是耗鐵很多,炮身會很重;二是后面也是會在后面的點火孔內噴射火焰,減少威力。”
李純道:“看來主要還是被鋼鐵的質量卡住了,你們后面找工部想想辦法。這樣吧,你再制作一些麻布袋,大約裝十斤左右的火藥,可以當炸藥包用,攻城時可以挖地道炸城墻。”
李絳驚喜道:“這個主意好,是個攻城的好辦法。”
李純又道:
“今日看來,比較成熟可用的,一是鐵球炸彈,經過大弩發射,可以遠距離殺傷敵人。二是炸藥包,可做攻城使用。陶罐易碎,就算了。關于火槍、火炮,我可以給一個思路,可以降低一下難度,做一個鐵管,在里面先填上火藥,再塞一些鐵砂進去,用木桿從前面捅實,再從后面用火繩點燃火藥,制成突火槍,等技術成熟了,再生產火槍、火炮。”
薛盈珍奉承道:“陛下真是百事通,怎么什么都懂。”
李純繼續說道:“弓弩鐵球炸彈和炸藥包就先做一批給你們左、右神策軍訓練使用,用熟練了,再大規模推廣”
范希朝說:“那個陶罐炸彈也可以做一些,我覺得用于偷襲或埋伏也不錯。”
李純道:“可以,只要軍中有需要,可以讓郭云多做一些,關于左神策軍的訓練,目前進展的如何?后面如果朝朝廷削藩,還要等著你們出力。”
范希朝說:“前面部隊淘汰了一些素質差的兵員,又重新招募了一些精壯,再訓練半年,就可以形成戰斗力,隨時可以拉出去戰斗。”
李純又問薛盈珍:“你們右神策軍訓練的如何,朕還想去你們那里看一下訓練的成果。”
聽到這話,薛盈珍有些緊張,忙說:“奴才乃是宦官,訓練自然不如范將軍,形成戰斗力尚需一些時日。”
李純順勢說道:“行軍打仗本就不是宦官擅長的事務,訓練部隊自然需要猛將去干,你沒有挖掘幾個人才嗎?”
薛盈珍趕忙說道:“我們軍中的統軍李聽還不錯,奴才讓他參與訓練部隊,取得了一些效果。”
這些情況,李純當然知道,就是故意引出話頭的,然后說道:
“李晟是德宗皇帝時期平定涇原兵變的大功臣,虎父無犬子,他的兩個兒子李愬、李聽也都是將才,左神策軍的中護軍張昔讓已經回宮,不如讓黃如會也回宮,讓李聽擔任右神策軍的中護軍,幫你襄助軍務,以后如果打仗可以做先鋒,你看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