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藩說:“李老爺思慮周全,想出的這些對策,確實可以減少賭城產生的問題。”
紀奎說:“這樣一來,不是會減少不少賭客,影響賭城的生意?”
李純道:“常言道:有所為,有所不為。那些賭城畢竟是由官府許可舉辦的,老百姓都在盯著,朝廷必須想辦法減少其負面影響,否則會引起很大的爭議。”
李藩:“李老爺說的對,小人回去以后就跟程異說一下李老爺的意思?!?
李純道:“嗯,這件事要讓他辦好。這樣一直走太辛苦,我們坐上馬車,到夏原火車站看看。”
幾個人一直走,確實有些乏了,李正己招呼過來幾輛馬車,眾人乘車,直奔城北的夏原火車站而去。一行人本就走在北城一帶,夏原火車站位于城北的桂圩鄉,李純等人乘坐馬車用了一刻多鐘的時間,就到了火車站。
當初修建夏原火車站時,只有城北地勢平坦,適合修建車站,考慮到城市在不斷的發展,需要預留一些空間,就選擇在城北的桂圩鄉一帶選址建設。
沒想到夏原發展很快,在元和十三年洛陽到夏原的鐵路通車后,短短兩年多,城市就又往北推進了不少,車站都快挨著城市的北沿。
夏原火車站由潘興法主持修建,主體采取以磚瓦混凝土為主修建,裝配一些木質門窗,整個車站青磚綠瓦,主體建筑高約三丈,寬約二十丈,算是夏原標志性建筑物。
車站還建有一些附屬建筑,與主體建筑在站前圍出一個小廣場,供乘客集散之用。
李純一行來到站前廣場后,從馬車上下來,李純抬頭一看,只見火車站的主體建筑上赫然寫著“夏原火車站”五個紅色楷體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爽利大方,乃是翰林學士柳公權所寫。
李純看到這幾個字,想起柳公權也是唐朝的楷書大家,與顏真卿享有“顏筋柳骨”的美譽,看來柳公綽、柳公權兄弟二人真都是人才,正好這次組建醫藥部,會提拔幾個人,可以給柳公權也升職一下。
只見站前廣場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由于人們生活富裕了,凡是有些錢的人都是雇車過來,有的乘坐馬車,有的坐人力車,也有步行來到車站的。
站前廣場聚集了不少馬車和人力車夫,看到有人過來就打招呼,招攬生意。
乘客們先是到售票處排隊買票,由于買票的人比較多,車站還派了幾個人巡邏,維持秩序。那些已經買到票的,就找個地方待著,三五成群聊著天,等待到點再進站乘車。
由于車站人流量大,自然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很多人在這里擺攤設點,售賣食品、雜貨、小玩意,夏原火車站周邊真是摩肩擦踵、熱鬧非凡。
李純看到,還有一些人提著糞筐,拿個小鏟子,看到地上的馬糞、牛糞,鏟到筐里,估計是車站附近來拾糞的農民。李純想,盡管國家發展了,但是農民還是不容易,為了搞到一些肥料,專門進城集牲畜的糞便。
突然,李純想到自己也有段時間沒去解手了,趕緊讓紀奎找到公共廁所,其他幾個人也覺得需要解手,就一起去找。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幾個人進去一看,衛生條件很差,前面是一個長的小便槽,后面是一排蹲坑,里面臭烘烘的。
紀奎還想著重找一個條件好的廁所,但是李純制止了,直接進去在小便槽前小便,其他幾個人也只能跟著將就著小便。
幾人出來以后,紀奎說:“李老爺,這里條件太差,咱們還是到其他地方去吧?!?
李純說:“我們出來體察民情,就是要體會一下民間的疾苦,如果出來還是養尊處優,那出來又有什么意義呢?”
李藩說:“偌大一個車站,衛生條件是要抓好,看來需要責成交通部抓一下。”
李純說:“民間的事,林林總總,就是一些尋常小事,官府也要看到、考慮到,不然老百姓又會私下說官府不作為?!?
李純又對紀奎說:“你看一下車站的站長在哪里,我要找他了解一些情況,其他人你不要提,就只提一下你的職位就好,還稱呼我為李老爺?!?
不一會,紀奎就找到了站長所在的房子,帶著李純等人進去。紀奎指著一個穿著藍色官服的中年官員說:“李老爺,此人就是站長?!?
然后又回頭對那個官員說:“我的身份已經告訴你了,這是李老爺和李員外,想了解一些情況,你就如實說來。”
站長得知是樞密院察訪司郎中帶人過來了解情況,又看到他們陣勢不小,知道肯定很有來頭,連忙躬身施禮道:“下官蔣政清,拜見兩位老爺,不知有什么要問的?”
李純問:“你是幾品官,哪一年來到這個車站的?”
蔣政清答道:“下官是交通部鐵路司調度處的從八品官,在元和十三年夏原車站建成后,就在此任站長?!?
李純道:“一個車站的站長就是從八品,相當于一個大縣的縣尉了,其他車站的站長級別也是如此嗎?”
蔣政清說:“夏原是國都,車站比較大,站長定的級別高些,長安、洛陽,開封、廣陵幾個大些的站,站長是正九品,其他一些州級車站是從九品,縣級車站就不是官員了?!?
李純又問:“夏原車站看起來很繁忙,運輸數量不少吧,每天客流、物流各多少?”
蔣政清說:“目前,夏原每天開進開出的客車有二十多列,客流接近兩萬人,貨運方面,每天發出和接到也有二十多趟列車,每個列車一般是十來個車皮?!?
李純道:“每天那么多人來夏原火車站,我看有些人買票以后連個候車的地方都沒有,都是在外面呆著,下雨天氣怎么辦?公共廁所的衛生也很差,老百姓嘴里不說,心里肯定會有意見?!?
蔣政清說:“候車的地方倒是有,不過很多人都是提前過來等,候車室的空間有限,有的人只能在外面呆著。公共廁所使用量很大,我們每天只能打掃一次,還要清運糞便,衛生條件確實差了點?!?
李純道:“俗話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關百姓無小事,后面其他鐵路線開通,客流量至少還要翻一番,后面必然要擴建,擴建的時候都要把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不能讓百姓有意見?!?
蔣政清說:“李老爺說的是,我一定跟我們的肖尚書反應。”
李純道:“有些事你反應估計也沒用,就由紀奎跟肖時新反應,現在車票緊俏,鐵路賺了不少錢,要舍得在基礎設施上投入?!?
李純回頭跟紀奎說:“夏原車站涉及到民生福祉,你要帶人跟蹤一下,讓交通部抓好落實,今天我們該看的也看了,回去吧。”
蔣政清聽李純直呼他的頂頭上司的名字,更感覺此人來頭很大,緊張的不行。
李純看出了蔣政清的緊張,回頭跟他說:“我們只是大概看看,發現的一些問題也不能算是你的責任,你不用緊張,干好本職工作就好?!?
坐馬車回去的路上,李藩說:“陛下,這種小事,你也這么上心,我們這些官員自愧不如?!?
李純道:“我剛才也是硬著頭皮進去那個公共廁所,就是要聞一聞臭味,體會一下底層人民的生活,我們長期處于朝堂之上,如果不能設身處地的體察百姓的處境,作出的決策往往就會流于清談,搞成形式主義。我們只有走入百姓,制定的政策才會更有針對性,更加貼近百姓的實際需要?!?
李藩說:“陛下的理念很貼近百姓,我等感覺差距很大,關于醫藥部的組建,需要我們樞密院跟中書省對接嗎?”
李純道:“醫藥部的人選,朕已經想好了,工商部左侍郎江志平,任正四品官員也有些年頭了,此人工作一直比較踏實認真,就讓他來擔任醫藥部的尚書,翰林學士柳公權不僅字寫得好,人也非常有思想、有能力,就讓他擔任醫藥部的左侍郎,太醫院院長章法齡,精通醫術,業務過硬,就讓他來擔任醫藥部的右侍郎,關于兩個少卿的人選,可以讓中書省和人事部再挑選一下。”
李藩說:“我回去就跟中書省和人事部對接此事,陛下要召見這幾個人嗎?”
李純道:“組建醫藥部的事,宜早不宜遲,你先跟中書省對接一下,找那幾個人談一下,朕后天上午就召見他們三人?!?
兩天后,由崔群帶著三人,進宮覲見李純。
禮畢后,李純說道:“這些年,唐朝盡管在各個方面發展都很快,但是在醫療衛生方面的進展緩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管理推進此事,朕決定組建醫藥部,基本情況想必中書省已經和你們談了,就由你們幾個搭班子,把全國的醫藥工作先抓起來?!?
江志平說:“承蒙陛下垂青,賦予臣等如此重要的工作,我等定當盡心竭力,把醫藥工作抓好,不知陛下有什么要求?!?
李純道:“朕想了一番,覺得醫藥部有三件大事要抓,
一是要成立一個中央醫院,集中全國最好的醫生,專門診治疑難雜癥,解決一些百姓重大疾病的醫治問題。
二是明年6月,第一批高中生就要畢業,朝廷將組建好幾所??拼髮W,教育部已經在提前建設,你們要和教育部對接,建設好華夏醫藥大學,為國家培養一批醫術高、素質好的醫生。
三是規范全國的醫藥行業,既要促進醫藥行業的發展,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也要打擊那些黑心醫生和賣假藥的行為,不能讓百姓上當受騙。”
江志平說:“臣等一定盡心竭力,按照陛下的要求把這三件事做好。”
李純說:“你們三個人也分一下工,你作為尚書就負責第三件事,柳公權就負責華夏醫藥大學的籌辦,章法齡原先就是太醫院院長,可將太醫院的事務交給別人,而后兼任中央醫院院長,把這個醫院辦好。”
崔群說:“目前已經臨近年底,臣建議先挑選場地,配備人員,待明年初再正式成立醫藥部?!?
李純道:“準奏,倉促間成立一個部不容易,中書省回去再議一下,把部里的兩個少卿也配上,然后就正式下旨任命醫藥部的五人政務會成員,再由他們具體商議場地和內部的人事問題,爭取明年二月份前就正式成立醫藥部?!?
柳公權奏道:“陛下,組建華夏醫藥大學,臣將盡力尋找一批理論豐富、醫術精湛的醫生作為教師,同時也需要一些規范的教材和醫書,德宗時期編寫的《貞元集要廣利方》可以拿來用,但是感覺還不夠,臣建議組織人員再編寫一些質量上乘的醫書,方便教學?!?
李純道:“古人編寫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為華夏的醫藥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這些還不夠,確實有必要再編寫幾本高質量的醫書,匯集天下名醫的優秀經驗和理論,讓醫藥大學的學生們好好學習?!?
章法齡奏道:“陛下,不知中央醫院設定多大的規模,和太醫院如何分工?”
李純道:“以后太醫院就專門為皇族、宮人和朝臣們看病,中央醫院專門為普通百姓看病,都定為正五品,百姓數量很多,所以中央醫院的規模要大一些,至少配百余個醫生,再配上其他一些附屬人員,采取分科的方式,讓各科的疑難雜癥都分別有人診治。你作為原太醫院院長,肯定對醫生隊伍的情況比較熟悉,要挖來一批醫術精湛的醫生到中央醫院?!?
崔群說:“陛下想的很細,經過這一番努力,我朝的醫藥事業以后會迎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
李純道:“朕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對于醫藥部的事只能考慮一個大方向,后面你們中書省要跟進此事,到時候正式成立醫藥部的時候,你要去給他們揭牌,給醫藥部的人員鼓鼓勁?!?
忙完醫藥部的事,眼看就要過年了,李純就想著休息幾天,讓一直緊繃的神經放松一下。春節到了,李純又要參加皇家關于過年的各種禮儀活動,各種繁文縟節把李純折騰了一番。
正月初五,李純正待在蕭嬪那里陪小李斌玩耍,享受著天倫之樂,突然李承閩急匆匆的跑過來,進來就說:“陛下,不好了,太子和澧王打起來了,陛下趕緊過去管管吧。”
李純聽聞大驚,趕緊坐上轎子,跟著李承閩出去,路上李承閩大體把情況說了一下。
太子李恒過年進宮拜見郭皇后,出來時碰到澧王李惲正要進去拜見劉嬪,兩人言語上發了沖突,后來梁守謙、王守澄兩個宦官趕來,幫襯著李恒,結果是李惲被李恒打了,李承閩聽到動靜后趕緊過來制止,還派人去叫郭皇后和劉嬪,自己也跑去找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