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守軍看到有大隊人馬過來支援,也想乘機突圍出來,形成了激烈的交戰。唐軍畢竟有炮兵和火槍的火力優勢,連續激戰了幾個時辰,援軍根本無法突破唐軍的陣地,反而死傷了不少人,被迫撤退。
援軍撤走后,宋朝隱開始集中兵力攻城,經過一番廝殺,唐軍終于順利攻占伯爾納拉。準備休整后向南進攻拉其普特的都城巴尼伯德(今印度新德里以北)。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增援伯爾納拉的拉其普特援軍并沒有撤走,反而襲擊唐軍的后方補給路線,趁機搶奪了一些物資。后勤被斷,唐軍的的行動就會難以為繼,宋朝隱被迫暫停行動。
宋朝隱和幾個部將商議以后認為,糧食之類的后勤物資好辦,可以就地取糧,主要是武器彈藥不能斷。
此處離象泉河不遠,可以派兵接應,再運送一批彈藥過來,然后就可以進攻巴尼伯德,只要拿下巴尼伯德,控制拉其普特國王,拉其普特軍自然就會像沙西亞軍那樣投降。
左副將索凌超親自帶領4千人到象泉河邊接應,終于成功收到一批彈藥,然后帶著這些彈藥回到伯爾納拉。有了彈藥以后,宋朝隱膽氣就壯了,留下一個新羅團在伯爾納拉保障后方,而后帶領其他部隊向巴尼伯德進發。
一路上,唐軍擊敗沿途遇到的幾股敵軍,終于在五天后抵達巴尼伯德城西。巴尼伯德是拉其普特的都城,其國王摩西陀波拼湊了五萬人防守該城,其中有兩萬騎兵在城外策應。
宋朝隱看到巴尼伯德城比較大,守衛的兵力也比較多,而唐軍經過連續作戰減員不少,加上沿途留下了不少新羅團,目前唐軍只有三萬多人,覺得巴尼伯德之戰必是一場硬仗。
宋朝隱和幾個部將商量以后認為,按照巴尼伯德的敵我力量對比,再按照以前圍打結合的方式,唐軍將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只能改變戰法,采取圍三缺一的方式,打一場擊潰戰,然后再利用其他機會消滅殘敵。
宋朝隱聽說其他幾路唐軍都有進展,第一路軍正從東往西進攻,決定就將拉其普特的軍隊往東趕,最后可以由兩路唐軍將其包餃子。確定戰術以后,宋朝隱命令一個新羅團守在城北,另一個守在城南,鎮羅軍則從城西進行主攻。
由于唐軍兵力比較集中,所以也不怕敵軍的襲擾了,敢來就敢打。由于唐軍沒有將城市徹底圍住,留下東門,城內軍隊看到還有逃跑的機會,堅守到底的決心也減弱了。
唐軍準備就緒以后,集中炮兵在城西發起猛烈的攻擊,用兩天的時間打開了一個缺口。早已待機的鎮羅軍,從缺口處往城內展開進攻,像趕鴨子一樣,不斷射殺驅趕拉其普特軍。剛開始,拉其普特軍還激烈抵抗,但是隨著戰斗的不斷進行,拉奇普特人的損失越來越大。
由于城內只有三萬守軍,很難抵擋唐軍的進攻,城外的兩萬騎兵雖然試圖解救被圍的守軍,但是被唐軍預留的部隊擊敗。
在城西主攻唐軍的巨大壓力下,城內的拉其普特被迫向東撤退,由于城東沒有唐軍防守,拉其普特軍的心理發生了變化。很多人認為如果自己拼死抵抗,只能會方便別人逃跑,不如趁著有人抵抗干脆先跑。
沒想到,最先動搖的是拉其普特國王摩西陀波,他在唐軍攻城的前兩天就將家眷從東門送出城外,看到唐軍攻勢猛烈,對守住城市根本沒有信心。摩西陀波趁著手中還有兩萬騎兵,趁夜出城,在兩萬騎兵的保護下,帶著家眷往東跑,企圖尋找新的落腳地。
國王一跑,其他拉其普特人都傻眼了,瞬間喪失了抵抗的意志紛紛向唐軍投降。宋朝隱接收巴尼伯德以后,到其府庫查看,雖然金銀珠寶都被帶走了,但是糧食大部分都留下了,唐軍的軍糧就不用愁了,
宋朝隱認為,拉其普特在東面已經沒有多少縱深,摩西陀波等人大概率是逃往巴馬拉,聽說第一路軍正從東面進攻巴馬拉,完全可以在巴馬拉將摩西陀波殘部全殲。
宋朝隱定下方向以后,讓軍隊在巴尼伯德簡單休整一下后,就留下一個新羅團在巴尼伯德善后,保障后路,自己帶領鎮羅軍和最后一個新羅團,繼續向東追擊摩西陀波。
宋朝隱帶領部隊向東進發幾天后,進入巴馬拉的境內,不久就到達恒河岸邊,派人一打聽,果然有大隊人馬沿著恒河向東逃走了,除了摩西陀波一伙還能有誰?
唐軍又向東走了幾天,來到巴馬拉西部的重要城市加斯根杰,再一打聽,摩西陀波一伙正躲在加斯根杰。
原來,摩西陀波認為巴馬拉是原來瞿折羅的屬國,現在巴馬拉雖然倒向帕拉王國,但彼此之間還有一些關系,應該會收留自己。
摩西陀波一伙來到加斯根杰后,聽說東面的唐軍正在進攻巴馬拉的都城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季),不敢再往東跑了,就留在了加斯根杰,沒想到宋朝隱帶著唐軍又追來了,只能先率軍躲進城內。
由于巴馬拉在東線被唐軍死死纏住,根本無法兼顧加斯根杰,加斯根杰原來只有1.5萬守軍,正急缺兵力。摩西陀波帶領2萬騎兵到來以后,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聯合守衛加斯根杰,抵擋西線唐軍的進攻。
宋朝隱帶領軍隊到了加斯根杰后,聽說嚴秦正率領第一路軍進攻曲女城,決心拿下加斯根杰,徹底解決掉這股殘軍。
宋朝隱原本想將這兩股軍隊全部包圍在加斯根杰殲滅掉,但是副將鄧紹坤認為,如果將加斯根杰徹底圍困,這兩股敵軍將不得不聯合起來,作困獸猶斗,建議仍采取圍三缺一的方式,但是增加一支截擊的部隊,在城外將其殲滅。
宋朝隱覺得鄧邵坤說的有理,而且現在手中兵力有限,如果全部圍死確實有些吃力。宋朝隱派剩下的一個新羅團守城北,派一個裨將帶三千人守城南,派鄧紹坤帶領四千人在遠離城東的地方選一個地方先隱蔽起來,作為截擊部隊,宋朝隱率領剩下的鎮羅軍在城西作為主攻部隊。
宋朝隱覺得鄧紹坤的截擊部隊有點少,但是如果給多了,攻城的部隊又不夠,所以讓鄧紹坤先拖住出城逃跑的敵軍,待自己帶兵攻下加斯根杰后,再帶領其他部隊過去支援。
唐軍做好準備后,就開始攻城,炮火持續對著城西猛轟。摩西陀波知道唐軍的厲害,看到唐軍沒有圍住東門,就又動起了歪心思,想著提前逃跑,所以將自己的部隊往城東調動。加斯根杰的守軍無可奈何,只能調動自己的部隊到城西,妄圖能頂住唐軍的進攻。
唐軍炮兵打開缺口以后,步兵開始從缺口內往城內攻,加斯根杰在城西的部隊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經過一陣廝殺后,就傷亡一大片,開始往其他方向退卻。眼看加斯根杰的守軍要敗,摩西陀波當即率領自己的兩萬騎兵從東門奪路而逃。
摩西陀波率領部隊逃跑之后,加斯根杰的守軍更加難以吃撐,迅速崩潰,紛紛向唐軍投降。宋朝隱看到攻城已基本取得勝利,急令城南城北兩支部隊前去支援鄧紹坤,自己占領加斯根杰后,也帶兵過去支援。
摩西陀波率部出城后一路往東逃竄,沒想到剛逃出不遠,鄧紹坤就帶領部隊截殺過來。兩軍交戰后,摩西陀波的騎兵產生了較大的傷亡,摩西陀波不愿在此糾纏,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帶領大部分部隊繞開唐軍,繼續向東南方向逃竄。
鄧紹坤率領的步兵速度慢,追不上摩西陀波的騎兵,不由懊惱不已。誰知摩西陀波的騎兵騎兵剛逃走沒多遠,前方又傳來密集的槍聲,鄧紹坤覺得極有可能是東路軍打過來了,趕忙讓部隊靠攏過去策應。
鄧紹坤剛出發沒多久,摩西陀波的騎兵又跑回來了,但是他們繞過鄧紹坤的部隊,向西逃去,鄧紹坤只截殺掉少量敵軍。鄧紹坤知道宋朝隱的部隊在西面,北面是恒河,東面過來的應該是東路軍,自己干脆往西南方向包抄過去。
果然,宋朝隱拿下加斯根杰后,立即率兵向東趕來,迎面撞上摩西陀波的騎兵。宋朝隱帶領的部隊多,正面寬,摩西陀波的騎兵根本無法通過,他也知道北面是恒河,所以只能向南邊逃竄。
鄧紹坤的部隊已經趕到南邊,又將南邊的方向堵住了。摩西陀波帶領部隊只得向東退去,東面又涌過來更多的唐軍。三股唐軍將摩西陀波的部隊向北驅趕到恒河邊,然后展開了聯合圍剿。
摩西陀波帶領部隊左沖右突,結果涌過來的唐軍越來越多,自己的損失越來越大,眼看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摩西陀波再也撐不住,下令部隊投降,唐軍終于成功圍殲這股部隊。
三軍會師以后,宋朝隱趕緊往東面的唐軍趕來,雙方將領一碰面,對方果然是嚴秦率領的第一路軍。雙方將領握手言歡,宋朝隱趕緊將嚴秦一行請到加斯根杰城內,好好招待嚴秦等人,并詢問第一路軍的情況。
原來,嚴秦率領第一路軍與第二路軍分開之后,沿著恒河一路向西進攻,很快就打到巴馬拉的都城曲女城。由于巴馬拉只是一個中等國家,在曲女城只有三萬多人防守,嚴秦率領鎮桑軍和四個襄人團,干脆采取徹底包圍的方式,對曲女城猛攻。
在第一路軍的猛烈攻擊下,巴馬拉守軍很快就崩潰,第一路軍僅用三天就拿下曲女城,并俘虜了巴馬拉王和其他大量人員。第一路軍占領曲女城后,留下一個新羅團鎮守曲女城,嚴秦率領其他部隊繼續向西進攻巴馬拉的西部地區。
第一路軍快到加斯根杰時,聽到加斯根杰方向傳來激烈的槍炮聲,嚴秦判斷極有可能是西路軍正在進攻加斯根杰,當即率領部隊向西趕來。第一路軍快要接近加斯根杰時,迎面碰到西逃的摩西陀波部隊,立即展開攻擊,后面與第四路軍合作殲滅了這股殘軍。
第一、第四路軍在加斯根杰成功會師,說明天竺北部的大部分領土已被唐軍占領,主要的戰斗已經結束。當然,兩軍還面臨一個問題,由于兩軍一路打過來,雖然沿途占領了一些重要城市,但是還有很多地方留有殘敵,需要肅清。
兩軍在加斯根杰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各自掉頭往回進發,準備肅清原來征討區域的殘敵。嚴秦覺得巴馬拉以西屬于西天竺的范圍,就將手里剩余的一個新羅團給了第四路軍,自己則率領鎮桑軍和兩個扶桑團向東返回。
宋朝隱將一個新羅團留在加斯根杰,而后向西南方向的拉賈斯坦進軍。拉賈斯坦一帶只有幾個較小的地方勢力,分別依附于周邊的大國,當這些大國被消滅后,這些小勢力也就喪失了抵抗的意志。
第四路軍一路進展順利,掃平沿途的小國,很快就征服了拉賈斯坦一帶。宋朝隱將最后一個新羅團放在拉賈斯坦中部的城市齋浦爾,然后就率領鎮羅軍返回瞿折羅一帶,最后到達索木納特,在那里進行休整,準備迎接朝廷派來的地方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