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朝在一月下旬就趕到馬六甲城,在那里組建西征元帥府。由于作戰方案已經提前下發,各個部隊都是按照方案行動,范希朝其實不用過多參與指揮部隊,只是發揮居中調度作用。
范希朝將部隊的指揮權完全交給前線的各個主將,自己重點抓三件事。
一是調度后勤保障部隊,及時將大量的物資運送到前線,保證征討行動的順利進行。
二是組建了一支情報搜集部隊,專門從前線各郡搜集戰事的進展情況,自己好視情進行調度。
三是及時將前方的戰況通報給后方,讓唐朝的官員可以去已經征服的地方任職。
范希朝認為,自己和軍事部當初制定的計劃更穩妥一些,黑衣大食是個強國,兩個軍團一起進攻更加穩妥一些。李純的更改方案雖然可以盡快占領蘇伊士地峽,為第三波征服行動提前做準備,但是讓第六路軍單獨進攻黑衣大食核心區域,總感覺有些隱憂。
從情報來看,黑衣大食的總兵力也有三十萬左右,不亞于帕拉王朝,而且黑衣大食的部隊以騎兵為主,更加勇猛善戰。范希朝在下發作戰方案時,讓信使對李愬額外交代,如果戰斗不順,可以派斥候帶信給其他部隊,請求支援。
范希朝覺得,任何作戰方案都不可能將所有的情況預想清楚,必須要留一些回旋空間。所以,范希朝讓各軍可以根據情況的變化,適當改變行動方案,關鍵是要拿下第二波征服行動的目標區域。
羌戎族群以游牧為主,生性喜歡搶掠,前面看到契胡族群在中亞一帶占了不少地方,想著終于輪到自己發威,不禁喜上眉梢。羌戎兵們嗷嗷著要出戰,準備多搶占一些地盤,給自己的族人擴大生存空間。
配屬給第五路軍的8個羌戎團,從各地向在長安集中,由軍事部派人帶著乘坐火車一路抵達廣陵,而后乘船來到潤州,與鎮東軍匯合,組成第五路軍。
吳元濟帶領第五路軍抵達古晉府,在那里與配屬的8個羌戎團磨合一陣,然后按照時間節點從古晉出發,中途在棉蘭短暫停留一下,而后就直接往黑衣大食東部海岸進發。
由于配屬給第五路軍的羌戎兵很少坐過船,也出現了大量的暈船現象,搞得這讓吳元濟很頭疼。吳元濟的首要任務是消滅黑衣大食的海軍,決定直撲黑衣大食東部海岸,尋找黑衣大食的海軍主力,發現一支消滅一支。
第五路軍首先抵達也門海岸附近,果然遇到一支大食海軍,鎮東軍長于水戰,經過一番激戰,擊潰大食海軍,占領也門南部重要海港亞丁。吳元濟率軍在亞丁短暫休整,主要是讓那些暈船羌戎兵上岸休息調整一下,不然后面根本沒有戰斗力。
吳元濟認為亞丁位置重要,扼守紅海的進出門戶,決定在這里留一個羌戎團鎮守,然后率領第五路軍向波斯灣方向進發。波斯灣一帶是黑衣大食的核心地帶,這里駐扎了更多的海軍,聚集在巴士拉附近。
黑衣大食海軍主將古加勒認為,唐軍水師的機動性和攻擊性都非常強,如果直接硬碰,必將全軍覆沒。此時黑衣大食也掌握了火藥技術,但是只能制作簡易的炸彈和突火槍,缺乏遠程攻擊的武器。
古加勒和幾個部將反復商討,認為只能智取,不能硬碰,可以采用偷襲的方式對付唐朝海軍。古加勒命人組織了一支水鬼部隊,準備采取炸船的方式,打擊唐朝海軍。
吳元濟率領的水師進入波斯灣以后,黑衣大食的水軍四處逃竄,并不與唐軍硬碰。吳元濟一路追擊,消滅了幾股黑衣大食的水軍,然后就直撲巴士拉一帶,尋找黑衣大食的海軍主力。
吳元濟率軍抵達巴士拉以后,發現這里大部分的水軍已經轉移,只剩下少量的船只,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天黑以后,吳元濟命令船只先集中在巴士拉附近的港口,準備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尋找黑衣大食的海軍主力。
進入半夜,黑衣大食的水鬼部隊出動,他們用一些漂浮物裝了一些炸彈,分頭向唐軍的船隊靠攏。這些水鬼們,將裝有炸彈的漂浮物帶到唐軍船只附近之后,將這些漂浮物放在唐軍的船只之間,準備集中引爆,炸毀唐軍的船只。
唐軍畢竟也留有值夜的哨兵,聽到船附近有些響聲,就跑過去查看。這些水鬼警覺性很高,發現有唐軍哨兵過來查看,立即將炸彈的火繩點燃,然后迅速游走。
唐軍哨兵發現船只下方的水上火星點點,情知不好,趕緊鳴槍示警,并對感覺有水鬼的方向開槍。很多唐軍聽到槍響,趕緊從船艙里跑出來,看是怎么回事。
突然,連續發出一陣密集的爆炸聲,靠近外圍的一片船只先后受到爆炸的波及,很多船只受損嚴重,有的甚至被炸沉。那些被炸受損嚴重的船只,趕緊放下救生的小船,轉移人員。
有十幾艘船只受損非常厲害,很快就向下沉沒。有的船上是鎮羅軍,基本都會水性,可以向岸邊游去,有的船上是羌戎兵,基本都是旱鴨子,落水以后,很多被淹喪命。
幸虧唐軍的哨兵及時發現,只有外圍的一部分船只被炸到,但是也有幾十艘船只受損,其中有十幾艘船只沉沒,有兩百多人落水而亡,大部分是羌戎兵。
第五路軍遭受到這么大的損失,吳元濟被氣的發狂,發誓要狠狠報復一番。第五路軍本是來消滅黑衣大食的海軍就走,吳元濟決定直接攻打巴士拉城,發泄心中的怒火。
唐軍在巴士拉附近登陸,然后開始包圍巴士拉城,水軍則利用大炮往城內猛烈轟擊。巴士拉只是一個中等城市,黑衣大食在這里只有一萬守軍,海軍部隊又逃走了,防守能力有限。
水師很快就將巴士拉的城墻炸塌一段,幾個羌戎團報仇心切,從缺口處蜂擁往城內攻。沒想到,黑衣大食軍在城內依托建筑物拼死抵抗,有的用弓箭射擊,有的還用炸彈和突火槍向唐軍反擊。
黑衣大食軍越是反擊,越是激起唐軍的仇恨,攻入城內的唐軍像發了狂一樣,對著大食軍猛烈射擊。大食軍的弓箭和突火槍畢竟射程有限,炸彈也投不遠,唐軍在遠距離對戰中逐步占據優勢。
隨著戰斗的進行,大食軍的死傷越來越多,唐軍在全城范圍內追殺大食軍。戰斗打了大半天,城內的大食軍傷亡慘重,被迫投降。
第五路軍占領巴士拉后,吳元濟讓人對那些俘虜嚴刑拷打,詢問黑衣大食海軍的去向。有些俘虜知道情況,最后受刑不住,透露黑衣大食的海軍主力轉移到巴士拉以北的古爾奈一帶。
古爾奈屬于阿拉伯河的內河港口,難怪第五路軍一直難以發現。吳元濟獲取情報以后,就將幾個羌戎團留在巴士拉,而后帶著鎮東軍船隊,沿著阿拉伯河向西進發。
古爾奈位于幼法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交匯處,離巴士拉不遠,鎮東軍只花了半個時辰就趕到。吳元濟發現這里果然停著大批的大食戰船,當即命令船隊的大炮開始射擊。
大食水軍發現唐朝的船隊攻來以后,驚恐不已,開始向幼法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分散逃跑。由于唐軍水師有蒸汽動力,追著大食船只可勁打,遠的用大炮,近的就加上火槍射擊。
這場海戰,演變成了一邊倒的大屠殺,大量的大食船只被擊毀沉沒,有很多大食軍落水身亡。吳元濟看著大量的大食船只被摧毀,很多大食軍或是落水,或是被擊殺,心里有了一種復仇的快意感。
吳元濟摧毀大食的海軍主力以后,率軍返回巴士拉,在這里停留休整幾天,將損壞的船只修補一下。吳元濟認為自己的任務是進攻埃及,強占蘇伊士地峽,不宜在巴士拉久留。
吳元濟征用一些大食船只,替代被擊沉的唐軍船只,分給一些無船的羌戎兵,由唐軍戰船拖著行進。吳元濟將巴士拉府庫的財物席卷一空,并帶足軍糧,率領船隊出巴士拉,向蘇伊士方向駛去。
第五路軍沿著黑衣大食東部海岸線行駛,一路上見到大食水軍船只,就全部擊沉,經紅海抵達蘇伊士灣。吳元濟命令部隊在蘇伊士城西南海岸登陸,第五路軍剛登陸不久,黑衣大食的埃及總督優素福就派了一萬騎兵前來進攻。
吳元濟讓鎮東軍的登陸部隊結成一個環形陣地,并從船上卸下一些大炮,運到陣地里。埃及的大食騎兵發起進攻后,唐軍先是用火槍射擊,阻擋大食軍的進攻,后面炮兵又開始發威。在唐軍槍炮火力的打擊下,大食軍逐漸不支,最終狼狽逃走。
大食軍逃走后,吳元濟開始組織兵力進攻蘇伊士城。蘇伊士只是一個小城,只有兩千守軍,被唐軍一番猛攻后,當天就陷落。為了摸清敵情,吳元濟帶著翻譯,向投降的蘇伊士守軍打聽黑衣大食的的相關情況。
蘇伊士的守將介紹,目前黑衣大食有“五督一王”,即埃及、敘利亞、麥加、伊拉克、波斯五個總督,加上亞美尼亞王。其中亞美尼亞以附屬國的方式臣服于黑衣大食。
埃及總督優素福擁兵五萬,但是并非哈里發馬蒙的嫡系,后面抽調其兩萬部隊去了巴格達。埃及的首府開羅在蘇伊士以西兩百多里,雖然距離不遠,但沿途都是沙漠,需要準備大量水源。
吳元濟發現前面的大食軍有火藥武器,但是此次遇到的埃及大食軍似乎沒有火藥武器,就問出心中的疑惑。
蘇伊士守將反饋,原來去偷唐軍火藥技術的人,是薩曼家族派出的,薩曼家族掌握火藥技術后,也是嚴密封鎖,但是后面還是被塔希爾家族竊取。
塔希爾政權被唐軍消滅后,有一部分人逃到波斯一帶,將火藥技術帶到了黑衣大食本土。黑衣大食哈里發獲取火藥技術以后,在巴格達加緊制作一些火藥武器,由于產能有限,優先供應其東部的部隊,埃及這邊尚未配備。
吳元濟覺得這名守將提供的情報很重要,賞賜了他不少財物,然后就開始進行各項準備,決定先集中兵力進攻開羅。
吳元濟認為蘇伊士將是第五路軍的重要補給基地,不容有失,在這里留下船隊和少量水軍,又留下一個羌戎團,保障第五路軍的后方。
吳元濟命令部隊帶足水,又安排好后勤保障后,就率領鎮東軍主力和6個羌戎團,從蘇伊士往西進發,準備進攻埃及的首府開羅城。
蘇伊士往西果然都是沙漠,但不是流動性的沙丘,而是以戈壁為主,蘇伊士往開羅方向有一條簡單的道路,第五路軍就沿著這條道路向西進發。
第五路軍經過兩天的行軍,已經接近開羅城,優素福不甘心失敗,又派出一股騎兵前來襲擊,企圖阻止唐軍進攻開羅。第五路軍經過一番激戰,擊退了敵人的騎兵,這些騎兵打不過唐軍,干脆繞道唐軍后方,斷了唐軍的補給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