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傍晚,一架小型飛機沖破暮靄,降落在西安機場。蘇林率領的中共代表團,歷經輾轉,終于抵達。張雪亮親自到機場迎接,兩人緊緊握手。
是夜,在金家巷的張公館內,蘇林與張雪亮進行了徹夜長談。油燈下,蘇林的面容清癯而目光炯炯,他仔細聆聽了張雪亮講述事變的詳細經過和目前的困境。
“漢青將軍,楊虎成將軍,你們二位敢為天下先,發動此次義舉,其抗日救國的赤誠,我黨深表敬佩!”蘇林開門見山,肯定了張楊的初衷。
張雪亮嘆了口氣,眉宇間充滿了焦慮和迷茫:“蘇先生,不瞞您說,如今我是騎虎難下。校長被扣后,拒不合作,甚至以死相脅,尤其是李宇軒的部隊還在城外虎視眈眈。金陵方面,何應親調兵遣將,大戰一觸即發。城內雖暫時穩定,但人心惶惶。雪亮此刻,真不知下一步該如何是好了。放,恐校長秋后算賬,抗日大業又成泡影。不放,內戰危機迫在眉睫,我張漢青豈不成了民族罪人?”
蘇林沉穩地分析道:“漢青將軍,目前的局勢,關鍵在于委員長的態度。殺蔣,簡單,但然后呢?正如你所憂,內戰必然爆發,日本坐收漁利,將軍你的一腔抗日熱血,反而可能成為國家內亂的導火索,這絕非你我初衷?!?
他話鋒一轉,目光堅定地看著張雪亮:“那么,唯一有利國家民族的道路,就是爭取委員長答應抗日,然后釋放他。”
“釋放他?”張雪亮有些遲疑,“他若回去后翻臉不認賬……”
“所以,我們不能無條件放?!碧K林胸有成竹,“需要迫使他做出明確的承諾,并且要造成一個既成事實,那就是全國上下,包括他金陵政府內部的一部分力量,都強烈要求抗日,使他無法反悔。如今,英美方面出于自身利益,不希望華夏內戰,支持和平解決。蘇聯的態度也傾向于此。就連金陵內部,宋子聞、宋梅齡、孔祥希等人也是主張營救而非討伐。這就是大勢!我們要利用這個大勢,逼蔣抗日。只要他當著全國乃至世界的面,答應了聯合抗日,再放他回去,他的信譽和統治基礎就與抗日綁定了,輕易反悔,代價極大。”
他進一步鼓勵張雪亮:“漢青將軍,只要你我以及虎成將軍團結一致,站穩抗日立場,和平解決此事,促成全國抗戰,你就是民族功臣,歷史會記住你這一筆!我黨將毫無保留地支持你們。”
蘇林的分析,高瞻遠矚,情理并茂,深深打動了內心正處在煎熬中的張雪亮,極大地堅定了他“放蔣抗日”的決心?!昂?!蘇先生,我聽你的!為了抗日,我張漢青個人得失,不足掛齒!”
接下來,蘇林又會見了楊虎城。與張雪亮相比,楊虎成的顧慮更為現實和沉重。
“蘇先生,”楊虎成語氣沉重,“我是地方部隊,不同于漢青的東北軍根基深厚。此次兵諫,我是協同。若是放了委員長,他回到金陵,或許會對漢卿有所顧忌,但對我這十七路軍,恐怕……唉,秋后算賬,首當其沖啊!我不能不為我手下這幫弟兄們的身家性命考慮。”
蘇林完全理解楊虎城的擔憂,他耐心解釋:“虎成將軍的顧慮,合情合理。但是,請想一想,如果不放蔣,結果會如何?城外的第5軍和18軍恐怕首先就會血洗整個西安城,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能否獨力支撐?即使能支撐一段時間,金陵何應親的討伐軍打過來長期內戰,消耗的是國家的元氣,得益的是日本侵略者。屆時,不僅十七路軍可能不保,將軍您的一世英名也可能毀于內戰之中。”
他靠近楊虎成,聲音誠懇而有力:“反之,如果我們和平解決,逼蔣抗日成功。那么,將軍您就是促成全國團結抗日的功臣,眾望所歸。委員長即便有心報復,在舉國要求團結抗日的氣氛下,他也很難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功臣下手。況且,屆時全國各種力量,包括我黨,都會關注十七路軍的處境,形成一種制約。更重要的是,將軍您的部隊可以在抗日戰場上建功立業,用戰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蘇林推心置腹的分析,設身處地為十七路軍考慮的態度,最終打動了楊虎成,打消了他的重重疑慮,爭取到了十七路軍對和平解決方針的堅定支持。
在隨后的日子里,蘇林展現出了非凡的統戰才能。他廣泛接觸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各級軍官,出席他們的會議,發表演講,闡述中共的抗日主張,分析時局,強調團結的重要性。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言辭、坦誠的態度和睿智的見解,贏得了許多中下層軍官的信任和擁護,有力地穩定了西安軍心。同時,他也積極會見西安的各界人士和社會名流,宣傳聯共抗日的主張,為和平解決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12月19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聯名發表通電,向金陵、西安雙方正式提議,召開和平會議,討論團結抗日救國方針。
在倫敦,英國外交大臣艾登緊急召見華夏大使:“大英帝國希望貴國保持穩定,我們支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在華盛頓,羅斯福總統指示國務卿赫爾發表聲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而在東京,日本軍部正在密謀。
“這是天賜良機!”一個陸軍將領興奮地說,“只要華夏爆發內戰,我們就能……”
“不要輕舉妄動?!备暇毜耐鈩帐」賳T警告,“英美都在盯著,現在不是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