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眼底的失望都已經很明顯了。
但還是沒有放棄,又朝著站在下面的朱允炆看了一眼,想讓他站出來。
現在滿朝那么多文臣都反對封賞李暄。
如果朱允炆能現在站出來,怒斥這些文臣,并且大肆贊揚李暄立下的大功。
那即便李暄不念朱允炆的恩。
最起碼也會改觀對他的印象。
這么好的一個機會。
朱元璋就納悶,朱允炆怎么就是想不通呢。
他盯著朱允炆。
朱允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兩只眼睛盯著奉天殿的穹頂,好像那上面有花。
但很明顯的能看到,朱允炆的嘴角有些上揚,明擺著是一副幸災樂禍,就想看李暄倒霉。
朱元璋是徹底沒招了。
帶不動。
根本帶不動!
朱元璋現在都想跑下去,揪住朱允炆的耳朵在他耳朵邊上提醒:“你是不是傻!這么好一個拉近關系的機會,不好好把握住!?”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人卻打斷了朱元璋的思緒。
這人正是朱棣。
朱元璋一時怔住。
他最想這時候站出來的朱允炆,卻在那裝聾作啞。
然而他最不想這時候站出來的朱棣。
卻在這時選擇為李暄出頭了。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朱棣等了小半天,都得不到允許他張嘴的旨意,只好又重復了一遍,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
講道理。
朱棣真不是幸災樂禍。
但他現在是真想哈哈大笑!
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能替李暄說話,拉近關系的大好機會!
竟然沒人搶!
這跟鬧市上放了一塊兒金子,沒人去撿有什么區別!?
朱棣都不敢相信,天上竟然真有掉餡餅的時候!
“朕現在不想聽你講。”
然而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后,卻是不允許朱棣張嘴,吹起了黑哨。
這讓朱棣瞬間傻眼了,瞪著眼睛不知所措。
不給我這機會?
朱棣:“父皇!兒臣!”
朱元璋:“回去!”
朱棣:“是...”
簡單的奏對,朱棣哪怕心里一百個不樂意,但也只好回班,為錯過了這個機會感到萬分惋惜。
而作為這次朝議的主角。
李暄其實能看出來朱元璋心里的想法,無外乎就是對朱允炆還抱有幻想。
所有的事情他都懂。
但他不想管,他現在只想回家。
“陛下,臣有本奏。”
這時黃子澄站了出來。
朱元璋這次沒攔著,他想看看黃子澄有什么話要講。
黃子澄冷冷斜了一眼李暄,接著說道:
“啟稟陛下,臣也以為對李暄的封賞不宜是現在。”
周圍一下搔動了。
淮西勛貴團體的目光,跟一把把刀子一樣,射向黃子澄。
黃子澄不在乎,他現在只想攔著對李暄的封賞。
“早在東瀛之時,臣就曾諫言,李御史雖然功高!但他卻太年輕,威望不夠,仍需歷練打磨。”
李暄聽著這話,雖然他不在乎封賞,但他還是想說一句。
歷練打磨。
好歹毒的PUA話術。
把人當核動力驢使喚,又不想給好處。
后世那些狗資本家最喜歡用這種話術PUA人了!
黃子澄這仍然在繼續:
“況且,李御史此前曾多次冒犯陛下,又屢次出入青樓,敗壞朝廷名聲,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罪過。”
“陛下雖心胸寬廣,幾次寬恕,卻難免讓朝野非議,言陛下過于溺愛李御史。”
“這對李御史名聲也不好。”
“恰巧!”
“這次李御史立下大功,臣諫言,不如就將李御史前后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待下次李御史再立大功,再議封賞也不遲。”
黃子澄剛說完。
方孝孺和齊泰立馬站了出來表示支持:“臣附議。”
“臣附議!”
這兩個人話音落下,身后又唰唰唰的站出來一片文臣。
“臣也附議。”
“臣亦附議!”
十多個文臣的聲音整齊一致,連成整體。
黃子澄他們沆瀣一氣引起的后果,就是藍玉又忍不了,出來罵人了。
藍玉十分鄙夷的看著黃子澄:“下次?”
“下次老子讓你當兒子!好不好?”
“莽夫!你敢如此侮辱老夫!?”黃子澄堂堂讀書人,哪遭受過這種侮辱,當場破防!
不過破防也沒用。
雖然黃子澄的身后有一幫朋黨。
可藍玉的身后也不缺人。
而且藍玉的朋黨,可還都是原始股!
淮西勛貴!
這群人管你這那的!
錦衣衛此時欲要出來維持朝堂秩序。
卻在朱元璋一個淡漠的眼神斜睨后,又站了回去。
沒了管束。
這幫勛貴可就無敵了!
“去你媽的!一幫老儒生又再瞎放屁,哪個男人不喜歡女人?你們不喜歡?”
幾個勛貴圍住黃子澄。
“說李御史頻繁出入青樓是沒有丟臉,那你呢?聽說你這老儒生還剛納了第九房的小妾!”
“聽說那丫頭才剛十九,你這又叫什么?”
幾個勛貴你看我我看你,諷刺大笑的聲音在奉天殿里回響。
被揭了短,黃子澄立馬臉紅了,結結巴巴的爭辯:“你們!你們無恥!老夫...老夫那是忘年交!”
“是紅袖添香!紅顏知己!乃文雅之事,怎能和李暄嫖宿青樓的行為相提并論!”
“噢喲。”幾個勛貴臉上的諷刺更深了,圍著黃子澄,笑聲扎心。
“聽聽誒聽聽誒,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啊!讀書人玩女人,就是文雅,就是紅袖添香!”
“咱們玩女人,那就是丟臉,就是沒有德行,要么說得當讀書人呢!真是不一樣啊!”
藍玉、李景隆,徐增壽笑的最大聲。
臉上的諷刺,看的黃子澄咬牙切齒,目眥欲裂,恨不得撕爛他們的嘴。
方孝孺跟齊泰也插嘴進來,幫著說話。
文武兩邊又干起來了。
不過這回倒是沒人動手。
半晌后。
就在文武兩邊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朱元璋放下茶水,咳了咳。
整個奉天殿立馬安靜了。
吵歸吵鬧歸鬧。
別拿朕的忍耐開玩笑!
“允炆,你是怎么想的,說一說。”
朱元璋再開口時,就是點了朱允炆。
李暄雖然一直都沒吭聲,好像是個透明人。
但他全程比這朝堂上任何一個人,都能看懂朱元璋的想法。
此時不禁搖了搖頭。
真是愛屋及烏。
最穩的太子是朱標。
那朱標沒了,最穩這倆字兒,就又扣到朱允炆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