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移民司門口,范建被謝廣福一家指著鼻子噴了一通之后,氣呼呼帶著范巧云(也就是謝老太)一家來到了安置他們的院子。
范建安排給謝老太一家的院子,位于京城南邊一個叫“鴿子巷”的地方。
名字聽著還算體面,可一進去,謝老太的心就涼了半截。
院子不大,擠擠挨挨三間正房,兩間矮小的廂房,比起他們在謝家村的老宅甚至還小了些,墻壁斑駁,地面坑洼。
但范建端著架子,用施舍般的語氣說:“京城寸土寸金,這院子可是我花了大力氣才置辦下的,夠你們十一口人住了。以后啊,你們就是京城人了,別總惦記著鄉下那套做派,給我丟人現眼。”
謝老太頓時把那點不滿拋到九霄云外,滿臉堆笑,皺紋都擠成了一朵菊花:
“哎呦!還是大哥疼我!這院子好,真好!比我們鄉下那土坯房強多了!廣金,翠翠,還不快謝謝你們大舅!”
謝廣金和王翠翠趕緊點頭哈腰,謝金寶更是直接躥進看起來最好的那間正房,嚷嚷著:“這間歸我了!”
謝廣金、王翠翠、謝金寶和謝招娣仗著自己是大房,在選房間的時候有些理所當然的選好的大的。
二房的謝廣貴、趙蘋、謝遠、謝迎娣和謝來娣也不甘落后,爭先恐后地去搶房間,一時間院子里雞飛狗跳。
范建看著這群粗鄙不堪的親戚,眼底滿是厭惡,但想到自己的計劃,還是勉強擠出一絲笑:
“好了,先安頓下來。缺什么少什么,跟你大嫂說。”他指了指身邊一個穿著綢緞、面色冷淡的婦人,“這是你大嫂,張氏。”
張氏用帕子掩著鼻子,仿佛聞到了什么臭味,上下打量了謝老太一家,尤其是那幾個衣衫襤褸、眼神躲閃的姑娘,才不情不愿地“嗯”了一聲。
謝老太卻覺得這是官家夫人的派頭,越發小心翼翼,賠著笑臉,說是自己的大嫂,看起來可比自己年輕多了,看著一臉富態的大哥和顯年輕的大嫂,謝老太心里嘀咕,京城果然是養人了,他們沒來錯。
頭兩天,范建和張氏確實派人送了些米面糧油和幾床舊被褥來,甚至還給謝金寶和謝遠各買了一身細布的新衣裳,樂得王翠翠和趙蘋逢人便吹噓:“瞧瞧!還是我大舅疼我們!這好日子可不就來了!”
謝老太更是得意,指揮著李月蘭(哦不,李月蘭沒在了)……指揮著王翠翠和趙蘋做飯打掃,把自己當成了老太太享福。
然而,好日子沒過三天。
第四天早上,張氏就帶著一個管事媽媽來了,臉色比那天更冷:“這京城不比鄉下,開銷大。你們大哥官俸有限,養不起閑人。從今天起,米面減半,油鹽按量給。男丁得想法子出去找活計,姑娘們……”
她目光像刀子一樣掃過謝招娣、謝迎娣和謝來娣,“也都大了,不能白吃飯,跟我學學規矩,以后也好找個好人家。”
謝老太一聽就急了:“大嫂,這……這米面減半,哪夠吃啊?金寶和遠哥兒可是要讀書考功名的,怎么能去做苦力?招娣她們還小……”
“小?”張氏冷笑一聲,“在鄉下,十四五歲都能當娘了!怎么,還想讓我白養著你們一大家子?要么按我說的做,要么,現在就收拾包袱回你們謝家村去!”
謝老太頓時啞火,她哪敢回那都快餓死人的地方?只能喏喏應下。
從此,謝家十一口人就過上了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那點米糧,熬成稀粥都看不見幾粒米,菜更是少見油腥,謝金寶和謝遠嚷嚷著餓,被王翠翠和趙蘋慣著,還能多喝半碗粥,謝招娣、謝迎娣、謝來娣三個女孩和謝老漢幾乎成了透明人,每天餓得前胸貼后背。
謝廣金和謝廣貴被逼著出去找活干,可他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又好面子,幾天下來,一個銅板都沒掙到,反而因為笨手笨腳被人罵了回來。
張氏則開始“調教”三個女孩,所謂的學規矩,就是讓她們站規矩、端茶倒水、伺候她,稍有不順非打即罵。
“站直了!沒骨頭嗎?走路要悄無聲息!笑不露齒!看你那粗手大腳的樣,以后怎么伺候貴人?”張氏的斥罵聲成了鴿子小院的日常。
謝招娣默默流淚,謝迎娣卻隱隱有些期待——伺候貴人?
是不是像戲文里說的,能飛上枝頭變鳳凰?
只有謝來娣傻呵呵的,只要給口吃的,讓干啥干啥。
謝老太看著孫女們被打罵,心里也不是滋味,但一想到這是“學規矩”,是為了以后“找好人家”,又硬起心腸,甚至有時還幫著張氏罵:“死丫頭,聽你大舅母的!學好規矩,將來享福!”
她完全沒意識到,所謂的“好人家”,背后藏著怎樣的齷齪心思。
日子一晃過了半個月,謝老太一家個個面黃肌瘦,比逃荒時好不了多少。
這天,范建突然來了,還帶了個穿著體面、滿臉精明的胖媒婆。
謝老太一看,頓時來了精神,以為是給謝金寶或者說謝遠說親的,趕緊讓王翠翠泡茶(雖然只是幾片碎茶葉沫子)。
范建坐下,清了清嗓子,看了一圈噤若寒蟬的三個女孩,對媒婆說:“王媽媽,你看看,我這幾個外孫女,雖然出身鄉野,但模樣還周正,也還算乖巧聽話。”
王媒婆那雙精明的眼睛像估價一樣,在謝招娣、謝迎娣、謝來娣身上掃來掃去,捏著謝迎娣的下巴看了看牙口,又摸了摸謝招娣的手,嘖嘖兩聲:
“底子是不錯,就是瘦了點,黑了些,得多養養,學學儀態。范大人放心,您交代的事,包在我身上!”
謝老太聽著不對勁,小心翼翼地問:“大哥,這不是……給金寶說親?”
范建瞥了她一眼,嗤笑:“金寶?他一個白身,在京城誰家看得上?是給招娣她們相看人家。”
王翠翠一聽不是給自己兒子說親,頓時沒了興趣。趙蘋卻豎起了耳朵:“大舅,是……什么樣的人家?”
王媒婆立刻眉飛色舞起來:“哎呦,可是好人家呢!東城劉老爺,家財萬貫,就是年紀稍大了點,想找個知冷知熱的貼心人……”
“多大?”謝老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