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撇撇嘴,提了個小木凳,蹭到謝廣福身邊坐下,用手肘輕輕碰了碰他,語氣帶著點撒嬌:“爹,好無聊啊……”
謝廣福先是瞥了一眼廊下教認字教得認真的沈萱和張秋笙,又看了看那邊咬耳朵的白衡和張圖圖,然后才看向女兒,眼中帶著了然的笑意,打趣道:
“怎么?羨慕了?”
謝秋芝嘆氣:“才沒有!我就是……就是想我哥了。”
謝廣福明顯不信,笑著調侃:
“是嘛……原來是想你哥了。好吧,那我的寶貝女兒,除了想你哥,還想跟爹聊點啥?”
謝秋芝來了興趣:“我想問,我那個大畫室……你為什么非要建在淮月樓的側后方那塊坡地上啊?”
謝廣福喝了杯水,慢悠悠地回答:“那里風景獨好,地勢高,視野開闊,而且相對安靜,適合你創(chuàng)作。”
謝秋芝狐疑地看著他:
“……那你每日把那工地圍得嚴嚴實實的,神神秘秘的,就不能讓我提前看一眼?”
“提前看了,到時候哪還有驚喜?” 謝廣福老神在在地說。
謝秋芝嘟囔:“哼,你怎么知道到時候不是驚嚇?”
謝廣福信心滿滿:“以你爹我的眼光和對你的了解,設計出來的東西,總不至于成了驚嚇吧?”
“哼哼,說不好,”
謝秋芝故意唱反調:“你可別給我整個不倫不類、白色的西式城堡出來就成!”
謝廣福端著水杯的手頓了一下,沉默不語。
謝秋芝立刻捕捉到了這細微的異常,太陽穴突突起跳,震驚地睜大了眼睛:
“不是吧,爹!您……您真給我弄了個白色城堡?”
謝廣福清了清嗓子,眼神有些飄忽:
“這……這個不能告訴你。總之,年前,你的城……咳,你的畫室,肯定能完工,包你滿意!”
謝秋芝心里更沒底了,看他那故作鎮(zhèn)定的樣子,總覺得自己的畫室可能會變成一個“驚喜”與“驚嚇”并存的存在。
見從這個話題問不出更多,謝秋芝便轉移了話題:
“聽說大虎叔要成親了?日子定在什么時候?”
謝廣福點頭:“嗯,定了,十一月十一。”
“噗……”
謝秋芝忍不住笑出聲:“雙十一?好巧的數(shù)字。”
“所以他家那個臨街前院改造的雜貨鋪,得趕在他成親之前建好、開業(yè)。”
謝廣福補充道:“到時候,雜貨鋪開業(yè)和他成親,正好雙喜臨門。”
“爹,你又來了!”
謝秋芝哭笑不得:“啥事你都喜歡喜上加喜,不怪我娘總念叨你是‘湊喜星’下凡。”
謝廣福不服氣地反駁:“我怎么能算湊喜星?這叫好事成雙,寓意好!日子紅火,自然喜事連連嘛!”
謝秋芝顯然不想聽他“狡辯”,于是接著問道:
“那除了他們家,村里還有哪些人家正在做前院改造,準備開店鋪的?”
說到這個,謝廣福如數(shù)家珍:
“那可多了!謝長河家,你知道的,他家的酒坊牌子都提前做出來了,他媳婦現(xiàn)在早就開始在家里后院釀酒了,說是等店鋪一開張,就得有好幾缸陳釀和新酒等著賣呢!”
“還有村口的王嬸家,打算開個豆腐坊,兼賣豆花、豆?jié){。謝六爺?shù)膶O媳婦,琢磨著要開個小小的粥鋪,賣些粥水、還有要賣陽春面和炊餅的……”
謝廣福一口氣說了七八家,每家店鋪都不重樣。
謝秋芝聽得眼中異彩連連,充滿了期待:
“哇!這么多家都要建臨街店鋪?那咱們村以后豈不是很熱鬧?”
但隨即她又有些擔心:“爹,這么多工程,您那施工隊忙得過來嗎?”
“當然忙不過來!” 謝廣福實話實說。
“現(xiàn)在都排著隊呢。我把施工隊分成了三個小組。一隊主力,正在主攻你那畫室。一隊負責村里的城建,就是給這些要開店鋪的人家改造院子。還有一隊嘛……”
他賣了個關子。
“還有一隊呢?” 謝秋芝好奇地追問。
“還有一隊正在進行深度培訓,算是……進修吧。”
“進修?為啥啊?他們要去干啥大事兒?” 謝秋芝更好奇了。
“也沒那么玄妙,”
謝廣福解釋道:“就是大宸和三煜那個大工廠,不是馬上就要開始籌建了嗎?那個廠子規(guī)模大,要求高,得有些新工藝和新材料。我讓他們這段時間跟著我好好學習一下相關的新技術,到時候那個大廠子,得建得氣派一些,牢固一些,總要與眾不同一些,才配得上那‘御賜’的名頭不是?”
“哦……怪不得您最近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原來是在忙這些。”
謝秋芝恍然大悟。
“我還好,主要是把握大方向。你三河哥倒是比我還忙呢!”
謝廣福感慨道:“現(xiàn)在村里這些建房子、改造店鋪的具體活計,基本都是他在跟進負責,已經能獨當一面了。我主要是跟進你那畫室和之后的大工廠籌建。唉,沒辦法,攤子越鋪越大,你爹我啊,又新看中了三個踏實肯干、腦子也靈活的小伙子,正在考察期。若是他們能通過考核,估計過年的時候,你爹我又要新收三個小徒弟咯!”
謝秋芝聽了,俏皮地打趣道:
“那是好事呀!爹,您這算是桃李滿桃源了!以后咱們村不管是要蓋房子、修路還是建工廠,都不愁沒人手了!不過您可得悠著點,別太辛苦了。”
深秋的晚風帶著些許寒意,謝家院落里卻是一派暖意融融的交談聲.......
謝文月底休沐,剛踏進家門,書袋還沒放下,就被聞訊趕來的李大宸和李三煜一左一右架著請教圖紙的難題去了。
今日恰逢村建理事會月底開大會的日子。
村委樓那間寬敞的會議室里,此刻已經坐滿了人。
謝六爺和謝九爺這兩位族老自然是逢會必到,穩(wěn)坐前排。
核心人物更是悉數(shù)在場:村長謝里正、會長謝廣福、總管事務的謝長河,掌管著村中兩大錢袋子的姚大、姚二廠長、負責果園事務的兩位能干嬸子、勸農使李四璟、學堂校長李五琰,后勤大總管翠花嬸子和負責人李月蘭。
除此之外,各領域的管事們也一個不落:牛馬車站的王老五、桃林開荒項目的謝友陶、保安隊的謝石墩、牧場主管楊覓、安居房宿管羅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桃源理事會的班子已然如此壯大,幾乎涵蓋了村子運行的方方面面。
好在這間會議室當初就建得極為寬敞,即便再多來幾位,也依然能從容落座。
此刻,眾人齊聚,桃源村新一期的村建理事會正式拉開帷幕。
長條會議桌前,謝里正環(huán)視全場,聲音在會議室里回蕩:
"人都到齊了,咱們開始。今日要議的事關村子未來發(fā)展,還望各位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