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的最后幾天,在《30天》京城總首映禮引發的巨大聲浪中悄然流逝,時間步入1997年的最后一個月。
輿論的發酵并未因巡演結束而停歇,反而在王盛和北影廠聯盟有意識的引導下,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
一篇篇精心策劃的影評在各大報刊連載,電臺熱線里觀眾的熱情幾乎要燒穿電話線,就連機關單位的茶余飯后,都少不了對這部電影的議論。
尤其是在已然“起火”的蘇省,關于《30天》為何不能與京城同步上映的討論,從報紙專欄蔓延至街頭巷尾。
姑蘇觀前街的書報亭前,買早點的市民會指著報紙文化版爭論;金陵新街口的百貨商場里,一對年輕情侶為看不上這部“全國首部影院級賀歲電影”而抱怨。
甚至有些在本地很有聲望的文藝界人士也在電臺訪談中發聲,呼吁打破陳規,讓好電影能更快地與本地觀眾見面。
這股輿論壓力,無形中為那“七路反王”的悄然行動提供了最好的掩護和民意基礎。
……
十二月四日,星期四。
清晨,當蘇省電影公司的管理層們像往常一樣,喝著茶,看著省內主要城市的日報,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時,幾乎在同一時間,來自姑蘇、金陵、梁溪、彭城、龍城、靜海、廣陵七市的都市報文化娛樂版頭條,或者本市收聽率最高的早間新聞節目,都播發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
“喜訊!廣大影迷翹首以盼的賀歲喜劇《30天》明日登陸我市!”
“經與制片方北影廠、紫禁城影業的直接洽談,我市成功引進《30天》,12月5日與京城同步上映!”
“想看好電影不用再等!《30天》明日全市各大指定影院同步獻映!”
措辭不盡相同,但核心信息一致——《30天》定檔12月5日,與京城同步!而且,消息來源直指“制片方”,完全繞開了蘇省電影公司。
這一手“先斬后奏”,打得蘇省電影公司一個措手不及!辦公室主任手里的茶杯懸在半空,業務科長的報紙嘩啦一聲滑落在地,整個管理層頓時亂作一團。
“砰!”
蘇省電影公司總經理辦公室,茶杯與桌面碰撞發出刺耳的響聲。
“反了!又反了!”
總經理氣得臉色鐵青,胸口劇烈起伏:“上一次這么搞還是93年政策剛放開的時候!這才消停幾年?姑蘇太不像話了!經濟好點就尾巴翹上天!金陵……金陵怎么能帶這個頭呢?!”
……
過了會兒。
蘇省電影公司會議室。
煙霧繚繞,氣氛凝重。
煙灰缸里很快就堆滿了煙頭,每個人的臉上都籠罩著一層陰云。
與會的高管們同樣義憤填膺。
分管發行業務的副經理首先打破了沉默:“這是公然挑釁!必須嚴肅處理!”
“……”
他分析得并非全無道理。
經濟強勢的蘇南城市,如姑蘇、梁溪,有時對省公司的統籌未必全然信服,而蘇北重鎮,如彭城,也因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有其獨特訴求。
王盛和北影廠聯盟精準地抓住了這一點,利用《30天》這塊“香餌”,成功撬動了這條裂縫。
他們私下如果許諾更優厚的分賬比例、更靈活的排片自主權,甚至暗示未來將建立長期直供合作,這讓七市電影公司難以抗拒。
“必須告他們!”
總經理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蓋都跳了起來:“立刻向省廣電廳、省委宣傳部打報告!控訴北影廠聯盟違反發行規定,惡意破壞我省電影市場秩序!同時,以省公司的名義,向那七個市的電影公司發出嚴厲警告,責令他們立即停止違規上映行為,否則將考慮暫停向其供應其他所有影片,并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命令被迅速執行。
送文件的通訊員騎著摩托車在寒風里穿梭,把省公司的怒火帶向各個角落。
然而,這一次,蘇省電影公司的反擊卻顯得有些無力,最終近乎無疾而終。
他們低估了對手的準備,也高估了自己的威懾力。
首先,反饋并不如他們預期的那般強硬。
相關領導在電話里的語氣相當謹慎:“老同志啊,要顧全大局,現在輿論形勢很明朗,老百姓都想看這部電影嘛。”
一方面,《30天》的輿論聲勢太盛,民意基礎頗佳,高層也不愿輕易背上“阻礙好電影上映”的罵名。
另一方面,北影廠聯盟并非毫無根基,韓三坪在京城的人脈,以及王盛這個新晉“青年企業家”、“文化改革先鋒”的光環、或許還聽聞了王盛已被全國青聯提名,參加京城第十一屆人大選舉的消息,都讓上級部門在處理此事時不得不更加慎重,
其次,那七家市級公司此次異常團結,或者說,利益高度一致。
他們私下建立了熱線聯系,互通有無,共同應對省公司的壓力。
他們聯合復函省公司,聲稱與制片方直接合作是依據相關政策精神,旨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是市場化改革的積極探索。
這份復函寫得滴水不漏,引經據典,顯然是請了高人指點。
并且,他們已與北影廠聯盟建立了“良好的、可持續的合作關系”,暗示未來片源并不完全依賴省公司。
這記殺手锏讓省公司投鼠忌器。
切~
更重要的是,七市同步上映的廣告已經發出,票務預售已然啟動,可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各大影院門口已經排起了購票長隊,老百姓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若省公司強行阻止,引發市民和媒體的更大反彈,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面對上下兩方面的壓力和既成事實,蘇省電影公司的怒火只能漸漸熄滅在無奈的嘆息中。
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這場由王盛策劃、七市響應的“突襲”,以其精準的策略和對時機的完美把握,成功地在一向鐵板一塊的省級電影發行體系中,撕開了一道清晰可見的裂口。
消息傳出,全國電影行業為之震動,所有省級電影公司都感到脖頸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