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只剩下鍵盤敲擊的清脆聲響。
王盛目光沉靜,腦海中未來的影像與當下的現實交織,化為一串串文字落在文檔中。
他選擇的這幾個項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墊底辣妹》:核心是“高考”和“逆襲”,這幾乎是刻在中國家庭骨子里的共鳴點。
成本極低,主要場景是學校、家庭,演員需求少,周期可以壓縮到極短。
在當下這個強調素質教育和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其勵志內核無比正確,過審毫無壓力。
它能精準覆蓋學生群體和望子成龍的家長,填補市場在青春勵志類型上的空缺。
《初戀這件小事》:純愛題材,清新自然。
進口片的缺失,會空出大量追求輕松、浪漫觀影體驗的觀眾,尤其是年輕情侶和女性觀眾。
這部電影沒有復雜的社會議題,只有純粹美好的情感,制作成本同樣可控。
它能提供好萊塢愛情喜劇之外的一種選擇,一種更貼近東方審美的含蓄與純真。
《我的野蠻女友》:此片堪稱“類型炸彈”,它顛覆了傳統愛情片中男女角色的定位,女主強勢野蠻,男主憨厚受氣,這種強烈的戲劇沖突和反差萌,具有極強的娛樂性和話題性。
一旦成功,不僅能引爆票房,更能引領一陣跟風潮流,極大活躍市場氣氛。
本土化需要巧妙處理,既保留其核心的喜劇張力,又要讓女主的“野蠻”在國情下顯得可愛而非真正的暴力。
《假結婚》:職場契約戀愛,先婚后愛的經典模式,喜劇元素充足。
這同樣是為都市白領和年輕觀眾準備的“爽點”電影。
它能滿足觀眾對輕松浪漫和階層跨越(雖然是假裝的)的想象,節奏明快,笑點密集,是合格的商業片拼圖。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部是王盛準備的一個“奇兵”。
它有著喜劇的外殼,卻包裹著深刻的社會關懷和人性探討——孤獨、衰老、社區鄰里關系。
在當前社會轉型期,這類關注個體精神世界和社區溫情的作品,如果能拍好,不僅口碑潛力巨大,也可能引發更深層次的社會討論。
本土化需要下功夫,將北歐的冷峻疏離感轉化為中國式的人情社會背景,主角可以設定為一個退休的、固執的老技工或老教師。
至于備選的《開心家族》(鬼魂題材)和與港島方面可能的合拍片,前者審查風險較高,暫時擱置;后者可以作為后續重磅炸彈,不適合作為首批快速啟動的項目。
抄這么多愛情片,王盛并不擔心市場飽和。
當下的內地電影市場類型本就單一,好萊塢缺席后,娛樂內容的供給嚴重不足。
這幾部愛情片各有側重,從純愛到喜劇到顛覆性關系,目標觀眾其實有細微差別。
它們共同的作用,是快速填補市場空白,用輕量級的成本,撬動廣泛的觀影需求,尤其是激活那些被《泰坦尼克號》培養起來的、對愛情電影有偏好的觀眾。
只要質量過硬,非但不會相互影響,反而能形成集群效應,炒熱整個“國產愛情片”的市場。
畢竟,情侶永遠是電影院的消費主力軍。
……
接下來的幾天。
王盛親自操刀,為這幾個項目撰寫了詳細的故事梗概、核心人物小傳以及關鍵場景描述,重點突出了它們各自的市場定位、情感內核和本土化方向。同時,公司的法務部門迅速行動,以盛影傳媒的名義,為這些故事大綱和暫定名進行了版權注冊,筑起了第一道護城河。
完成初步文案后,王盛帶著厚厚一沓文件,再次走進了韓三坪的辦公室。
韓三坪仔細翻閱著每一份企劃,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墊底辣妹》……這個好,緊扣時代主題,積極向上。”
“《我的野蠻女友》?這能行嗎?女孩子太兇了,觀眾能接受?”韓三坪抬起頭,帶著疑慮。
“韓叔,這是一種戲劇反差。觀眾看膩了溫良恭儉讓的女主,這種帶點‘辣味’的,反而新鮮。關鍵是把握好度,讓她的‘野蠻’是源于可愛和真性情,而不是無理取鬧。”王盛解釋道。
韓三坪沉吟片刻,點了點頭,繼續往下看。
當他看到《老沈的清單》(暫定名)時,目光停留了很久。
《老沈的清單》改自《一個叫老沈的男人決定去死》。
“這個……有點意思。拍好了,能拿獎。”他點了點這份文件:“這個要重點抓。”
最終,韓三坪拍板:“就按這個思路走!先集中力量攻克《老沈的清單》、《墊底辣妹》和《初戀這件小事》的劇本。我給你開綠燈,需要哪個廠的資源,我來協調!”
得到尚方寶劍,王盛回到公司,立刻召集了相關的編劇組開會。
他將項目分成了三個小組:
《老沈的清單》組,由一位擅長刻畫人物內心戲、筆觸細膩的老編劇牽頭,要求劇本在保留原片溫情與幽默的基礎上,深度本土化,將故事背景置于一個正在經歷拆遷或改造的老城區大院,突出中國式鄰里關系和代際溝通。
《墊底辣妹》組,則由一位年輕、了解當下校園生態的編劇負責,要求真實反映高三學生的壓力和家庭期待,勵志但不雞湯,熱血而不浮夸。
《初戀這件小事》組,王盛親自盯了一段時間,確定了清新、唯美、的基調,要求淡化狗血情節,強化暗戀的細節和成長的共鳴。
整個盛影傳媒的創作機器,圍繞著這三個核心項目,高效地運轉起來。
……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五月底。
總局的一間會議室內,氣氛莊重而略顯凝重。
一場關于應對當前電影市場特殊狀況的工作匯報會議正在召開。
與會者包括總局相關領導、中影集團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各大區發行業務分公司代表。
韓三坪作為中影集團負責國產片發行業務的副總,做了核心匯報。
他首先以詳實的數據,匯報了自進口片業務暫停以來,全國電影市場的總體情況:票房大盤出現明顯下滑,部分影院尤其是硬件設施較好、以往依賴大片拉動票房的一二線影院,上座率受到顯著沖擊。
接著,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峻:
“根據我們派出的上百個巡查小組反饋的情況,在過去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共發現并取證了17起違規偷放未經審批進口片(主要是港片和部分走私拷貝、錄像帶)的事件,涉及9個省份的23家影院。”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對于這些頂風違紀的單位,我們已根據相關規定,采取了停業整頓的嚴厲處罰,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目前,這股歪風已得到初步遏制。”
會場內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但是,”韓三坪提高了聲調,壓下了議論:“單純的堵和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觀眾為什么要去看那些違規放映的片子?是因為我們提供給他們的正版、合規的國產內容,還不夠多、不夠好!
電影院要生存,職工要吃飯,沒有片源,或者片源質量不行,他們只能另尋他路,最終損害的,是我們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根基——年度總票房持續大幅下滑,將是必然結果!”
他引用了近期的一些市場數據和調研報告,指出如果優質內容供給跟不上,觀眾好不容易養成的觀影習慣可能會被破壞,整個產業生態將面臨萎縮的風險。
“因此,我們必須主動出擊,不能坐等!”韓三坪斬釘截鐵地說道:“為此,我們中影集團,聯合具有強大制片能力的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一個‘大救市計劃’!”
他示意工作人員開始分發準備好的材料,正是王盛提供的那些項目企劃的精簡版。
“該計劃的核心,就是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集中推出一批制作精良、類型多樣、貼合市場的國產影片,快速填補市場空白,穩定影院經營,重振觀眾信心!”
韓三坪著重介紹了首批重點項目的構成: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選擇的項目,既有聚焦社會現實、弘揚正能量的《老沈的清單》(暫名),也有緊扣教育熱點、激勵人心的《墊底辣妹》(暫名),更有滿足年輕觀眾情感需求的《初戀這件小事》(暫名)等多部愛情輕喜劇……這些項目,成本可控,周期明確,定位精準,將由盛影傳媒等優秀制片單位全力推進,確保盡快與觀眾見面。”
他最后強調:“‘大救市計劃’不僅僅是中影和幾家制片廠的事情,它需要全行業的支持。我們希望各發行公司、各級影院,能夠與我們同心同德,給予這些國產新片充分的排片支持和宣傳資源。只有我們一起努力,用實實在在的優質內容把觀眾請回電影院,才能共度時艱,守住我們中國電影的市場,乃至在未來開創更大的局面!”
韓三坪的報告,數據扎實,邏輯清晰,既有對嚴峻形勢的清醒認識,更有積極主動的解決方案。
那份由王盛構思的項目清單,成為了這份計劃最有力的注腳,讓在座的許多人看到了切實的希望。
……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內地1998年的全年總票房為14.4億元,1999年的全年總票房為8.1億元,下降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