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體育館內,燈火輝煌,座無虛席。
激昂的迎賓曲回蕩在巨大的空間內,將現場數千名電影工作者、嘉賓和觀眾的情緒逐漸推向高潮。
巨大的舞臺背景板上,金雞獎的雄雞標志與百花獎的百花圖案交相輝映,象征著中國電影的雙重榮譽。
王盛、韓三坪、霍健起等人按照座位安排,在前排嘉賓區落座。
他們的位置視野極佳,能清晰地看到舞臺上的一切。
四周不斷有相識的人點頭致意,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著期待、緊張與表面寒暄的復雜氣氛。
王盛能清晰地感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視線,有好奇,有審視,也有毫不掩飾的羨慕與些許嫉妒。
晚八點整,現場燈光漸暗,只余下舞臺中央一束追光。
身著盛裝的男女主持人,步履從容地走上舞臺,用充滿激情的聲音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二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現在開始!”
開場是一段融合了東北地方特色與電影元素的歌舞表演,熱情奔放,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表演結束后,頒獎環節正式拉開帷幕。
頒獎流程首先進行的是第二十二屆百花獎的揭曉。
百花獎由《大眾電影》讀者投票產生,代表著最廣泛的觀眾喜好。
當宣布“第二十二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時,頒獎嘉賓故意賣了個關子,大屏幕上依次閃過入圍影片的片段:《男婦女主任》、《紅娘》、《一個都不能少》……以及《當幸福來敲門》。
“獲獎的是——”主持人短暫的停頓后,聲音洪亮地響起:“《當幸福來敲門》、《男婦女主任》、《一個都不能少》!恭喜!”
三黃蛋。
百花獎的老傳統了。
“嘩——!”
熱烈的掌聲瞬間席卷全場。
鏡頭掃過三個獲獎劇組區域,最終定格在了王盛和身旁的葛尤等人身上。
王盛從容起身,和老韓抱抱,又和葛尤、霍健起抱抱后,隨著《男婦女主任》的導演張惠忠、《一個都不能少》的導演張億某,穩步向舞臺上走去。
《一個都不能少》上個月才斬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最佳影片。
此時,獲獎順序似乎排在《當幸福來敲門》、《男婦女主任》之后,張億某雖沒有流露出什么情緒,但沒流露出情緒,就是有情緒。
反正,記者們是這么看的。
上臺。
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沉甸甸的、造型為手捧鮮花的女神雕像,王盛被請著先站到了話筒前。
聚光燈打在他年輕卻異常沉穩的臉上。
“感謝《大眾電影》的廣大讀者,感謝所有投票支持《當幸福來敲門》的觀眾朋友們。”王盛的聲音透過麥克風清晰傳出,帶著真誠的謝意道:“這座獎杯,是屬于每一位在銀幕前被陳建國的故事觸動,被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所鼓舞的普通人的。”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臺下:“電影是造夢的藝術,但有時候,它更需要映照現實,給予普通人前行的勇氣。
感謝我的團隊,感謝中影集團北影制片公司、盛影傳媒的所有同仁,感謝為了這部電影付出辛勤汗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
特別要感謝葛尤老師,您用精湛的演技賦予了陳建國靈魂,讓他走進了千家萬戶。”
王盛的發言簡潔、得體,既表達了感恩,也點明了影片的核心價值,沒有過度煽情,卻自有一股打動人心的力量。
臺下再次報以熱烈的掌聲。
“……”
……
緊接著頒發的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競爭同樣激烈。
當念出“葛尤,《當幸福來敲門》”的名字時,現場響起了今晚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之一。
葛尤顯然有些激動,他站起身,與身旁的王盛用力擁抱了一下,這才小跑著上臺。
他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獎杯,緊緊握住,對著話筒,已經從禿頂變成光頭的腦袋在燈光下格外醒目,語氣帶著他特有的幽默與感慨:“哎呀,這……這幸福來得有點突然,敲門聲有點大,把我給震上來了。”
臺下響起一片善意的笑聲。
“感謝觀眾朋友們,謝謝你們認可陳建國這個‘倒霉蛋’。”
葛尤繼續說道,語氣漸漸認真起來:“也感謝王盛導演,是他找到了我,相信我能在泥地里打滾,還能爬起來追那個叫‘幸福’的影子。這個獎,我覺著,不止是給我葛尤的,是給所有像陳建國一樣,不管多難,都沒放棄抬頭看天、低頭走路的普通人的。”
他的感言樸實而真摯,再次贏得了滿堂彩。
……
百花獎環節,《當幸福來敲門》無疑成為最大贏家,斬獲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兩項重量級大獎,延續并鞏固了王盛作品在觀眾層面的極高口碑,去年《30天》拿下了百花最佳故事片和李曉冉的最佳女演員。
……
稍事休息后,更加專業、由專家評審選出的第十九屆金雞獎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氣氛似乎比百花獎時更加凝重,因為這代表著業內最高專業水準的認可。
首先頒發的是最佳劇本獎。當頒獎嘉賓念出:“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本獎的是——《當幸福來敲門》,編劇王盛以及……!”時,現場響起了一陣夾雜著驚訝和贊嘆的掌聲。
王盛再次起身,步履穩健地走上舞臺。
“感謝金雞獎評委會的肯定。”
王盛手握金雞獎杯,感受著其獨特的質感:“劇本是一劇之本。我和團隊創作《當幸福來敲門》的初衷,是希望記錄時代洪流中的個體命運,探討困境中的人性光輝。感謝生活,它給了我們最豐富的素材;感謝這個時代,它讓我們有故事可講,有話想說。”
他的發言依舊言簡意賅,卻透露出對創作本身的尊重與思考。
隨后,一系列技術獎項和單項獎陸續頒出。
由王盛監制、霍健起執導的故事片《那山那人那狗》開始展現出強大的實力,接連斬獲了最佳攝影、最佳美術等獎項,證明了其在藝術品質上的卓越成就。
緊接著,是最佳導演獎的角逐。大屏幕上依次出現了入圍者的名字和作品: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滕紋驥《春天的狂想》、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以及,王盛《當幸福來敲門》。
頒獎嘉賓是德高望重的老導演謝縉。
他打開信封,看了一眼,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念出:“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的是——王盛,《當幸福來敲門》!”
“轟——!”
現場的氣氛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掌聲、驚嘆聲、議論聲交織在一起。
擊敗了國際大導張億某,王盛以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商業與口碑雙豐收之作,摘得了金雞獎最佳導演的桂冠!
王盛在聚光燈和全場的注視下,第三次走向舞臺中央。
從謝縉導演手中接過獎杯時,他能感受到老人眼中傳遞來的贊許與期許。
“此刻,站在這里,手中握著這座沉甸甸的獎杯。”
王盛開口,聲音比前兩次略顯低沉,卻更加有力道:“我心中充滿感激。感謝評委會的厚愛,感謝我的恩師韓三坪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持,沒有北影廠這個平臺,沒有改革帶來的機遇,就沒有我的今天。”
他看向臺下韓三坪的方向,韓三坪用力地鼓著掌,眼中難掩激動與自豪。
這是王盛第一次用恩師稱呼他。
兩人的關系本就亦師亦友,倒也合適。
這一點不用避諱,行業內是講師承的。
王盛繼續道:“導演的工作是將文字轉化為影像,將思想注入靈魂。感謝《當幸福來敲門》劇組的每一位成員,是你們的專業與付出,共同鑄就了這部作品。
也要感謝我的對手們,張億某導演、滕紋驥導演、霍健起導演,你們的作品給了我很多啟發,電影藝術的探索永無止境。”
他稍作停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這個獎項,對我而言,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它鼓勵我繼續用鏡頭關注現實,講述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故事;它提醒我,作為電影人,我們不僅要追求票房和娛樂,更要堅守藝術理想,傳遞時代精神,叩問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謝謝大家!”
這番獲獎感言,既有對前輩和同仁的尊敬,又有對自身責任的清醒認識,格局宏大,立意高遠,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連續三次上臺,聚光燈一次又一次聚焦在他身上,王盛這個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創作方向和市場力量,在今夜的金雞獎舞臺上,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記。
頒獎典禮繼續進行,《那山那人那狗》不負眾望,接連斬獲了最佳男主角(滕汝駿,飾演父親)和分量最重的最佳故事片獎!
當霍健起和王盛、滕汝駿、黃小明等人激動地相擁上臺,舉起最佳故事片獎杯時,全場起立鼓掌,向這部藝術精湛、情感真摯的作品致以最高的敬意。
和原本時間線上,《那山那人那狗》奪得本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備受質疑不同,此刻,眾人只覺得實至名歸。
《那人那山那狗》雖然至今未在國內上映,但已經在日本殺瘋了,從去年上映后,到現在都沒下映,總票房已經磨到了驚人的三千多萬美元,換成日元,幾十億。
商業成就和藝術成就都有,擊敗《一個都不能少》,理所應當。
張億某感覺到了風向變化。
國家在積極推動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