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的七月,熱浪裹挾著濕氣,蒸騰著每一寸空氣。
王盛已在星城希爾頓酒店的行政套房內,享受著片刻的寧靜與冷氣。
簡單用過午餐,小憩片刻。
下午一點剛過,套房的門鈴被準時按響。
李婷婷引著一位戴著黑框眼鏡、氣質儒雅的中年記者走了進來——《中國青年報》資深記者張建偉,王盛的老熟人。
從盛影傳媒初露鋒芒時的“火種論”,到后來多次關鍵節點的深度報道,張建偉以其敏銳的觀察和相對客觀的筆觸,記錄了王盛和盛影的許多重要時刻。
“張老師,辛苦你了。”王盛起身相迎,笑容溫和。
“王總才是辛苦,上午一場硬仗,堪稱力戰群儒,令人嘆為觀觀止。”
張建偉笑著握手,言語間不乏真誠的贊嘆,“現在網上可是把你捧為‘青年商業領袖’和‘文化自信旗手’了。”
“虛名而已,辯論贏了不代表一勞永逸。”王盛請張建偉在客廳沙發落座,李婷婷奉上清茶后悄然退到一旁準備記錄,“產業的路上,實干比口舌之爭更重要。”
專訪在輕松而不失深度的氛圍中開始。
張建偉的問題顯然做過精心準備,既涵蓋了上午辯論的核心議題,也延伸到了盛影傳媒的未來戰略。
“王總,上午您反復強調‘文化自信’和‘市場化路徑’。這是否意味著,盛影未來會進一步加大商業類型片的投入,而減少那些更具作者表達或者藝術探索性質的項目?”張建偉打開錄音筆,問道。
王盛搖搖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這是一個誤解,或者說是一種非此即彼的二元論。盛影的片單一直是多元的。
《博物館奇妙夜》這樣的商業巨制我們要做,《繡春刀》這類風格化類型片我們也在做,《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文藝片我們同樣投資。
關鍵在于,我們要為不同類型的電影找到其對應的市場和生存方式。商業大片賺錢,反哺文藝片和新人培養;文藝片的創新探索,也能為商業片注入新的美學元素。這是一個生態,不是取舍。”
他頓了頓,繼續道:“而且,我認為的商業成功,本身就包含了藝術價值的認可。
一部電影若只有票房,沒有留下任何文化印記或情感共鳴,那它的成功是短暫的。我們追求的是叫好又叫座,是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的統一。”
張建偉點頭記錄,接著問道:“關于上市,近期的一些輿論風波,是否會對盛影傳媒的IPO進程產生影響?”
“清者自清。”王盛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盛影傳媒的所有運作都合法合規,經得起檢驗。
我們對中國電影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對監管機構的專業和公正也充滿信心。
上市計劃按部就班,不會因雜音而改變。相反,我們相信,一個更加透明、規范的資本市場環境,有利于像盛影這樣注重長期價值和產業布局的公司。”
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國際合作與新媒介。
王盛順勢談起了他對未來傳播渠道的看法:“……互聯網的普及速度會超乎想象,它不僅僅是信息獲取的工具,更會是娛樂消費、社交互動乃至商業交易的核心平臺。
盛影已經在布局線上業務,比如正在研發的‘貓眼’電影信息平臺和在線選座系統。
未來,觀眾選擇看什么電影、在哪里看,會越來越依賴網絡口碑和便捷的線上服務。”
他看似隨意地提及:“甚至像音樂、偶像選拔這類娛樂形式,也會因為移動通訊技術,比如手機短信的普及,而迎來顛覆性的變革。
觀眾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者,他們可以通過按動拇指,直接參與到娛樂內容的創造和選擇過程中。”
這番話,既是對未來趨勢的判斷,也為他傍晚要與歐陽長林談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專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張建偉心滿意足地合上筆記本。
……
傍晚,歐陽長林做東的宴請,設在了一家極具湖湘特色的私房菜館。
包間內古色古香,窗外是靜謐的庭院。
作陪的除了歐陽長林這位已升任湘省電視臺常務副臺長的核心人物,還有衛視節目中心主任、廣告部主任等幾位實權高層。
規格之高,可見湘省衛視對王盛的重視。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愈發融洽。
歐陽長林紅光滿面,再次為上午辯論的成功向王盛敬酒:“王總,你是不知道,今天下午臺的收視報告出來,上午那場直播,同時段全國第一!影響力太大了!你這不光是給自己正了名,也給我們湘省衛視打了一塊金字招牌!”
王盛笑著與他碰杯:“歐陽臺長客氣了,是湘省衛視給了我一個說話的平臺,合作共贏。”
“對,合作共贏!”歐陽長林放下酒杯,身體微微前傾,進入了正題,“王總,不瞞你說,今天請你來,除了慶功,還有件事想跟你再琢磨琢磨。”
他頓了頓,眼中閃爍著精明與期待:“就是《快樂女聲》。”
王盛眉頭微挑,做出傾聽狀。
歐陽長林感慨道:“97年那次,借著港島回歸的東風,咱們硬是搞出了那么大動靜,張伯芝一夜爆紅,到現在還是兩岸三地最炙手可女星。
可那之后,我們也嘗試過想再做,總覺得差了點意思,火候不到。感覺那一次的成功,天時地利人和,尤其是時代大勢,好像就為了推出一個張伯芝似的。”
節目中心主任接過話頭,語氣帶著困惑:“是啊,王總。我們復盤過很多次,覺得當時的賽制、宣傳,雖然在當時算創新,但放到現在看,似乎也并非不可復制。可為什么后來就再難復制那種全民狂歡的盛況了呢?”
“歐陽臺長,各位,”王盛緩緩開口,“97年的成功,確有特殊的時代背景。但認為不可復制,也未免過于悲觀。在我看來,現在,恰恰是重啟《快樂女聲》,甚至將其做得比97年影響更大的最好時機!”
“哦?”歐陽長林等人精神一振,目光齊刷刷聚焦在王盛身上。
“理由有幾條,”王盛條理清晰地說道,“第一,技術基礎已初具雛形,尤其是移動通訊的普及和功能進化。”
他拿出自己的手機晃了晃,“據我所知,截止今年六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數已經突破兩億大關!(注:真實數據,2002年6月,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2.06億)
而且,手機不再只是打電話,短信功能越來越強大,資費也在下降。這意味著什么?”
他自問自答:“意味著我們可以引入‘短信投票’!讓觀眾通過發送手機短信,直接為自己喜歡的選手投票,決定她們的晉級與否!
這種‘即時參與、決定命運’的互動模式,將極大地激發觀眾的卷入感和黏性,這是97年賽制缺少觀眾互動完全無法比擬的!”
在座的都是傳媒界的精英,立刻意識到了這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和商業潛力。
短信投票不僅能創造驚人的互動數據,其本身帶來的信息費收入就是一個巨大的金礦!
“第二,”王伸出一根手指,“互聯網論壇和門戶網站的興起。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習慣于在搜狐、新浪、網易這些門戶網站的社區以及像西祠胡同、天涯社區這樣的BBS上交流。
我們可以與這些網站深度合作,開辟《快樂女聲》專屬討論區,發布選手動態、幕后花絮,引導話題發酵。
線上輿論場與電視播出形成共振,能快速放大節目影響力,制造社會熱議話題。”
“第三,”王盛繼續分析,“省級衛視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覆蓋率和影響力今非昔比。湘省衛視本身的品牌認知度和娛樂節目制作能力也已大幅提升。具備了承擔這種大型直播選秀活動的平臺實力。”
“第四,社會心理需求。”王盛看著眾人,“經濟發展,年輕人追求個性表達和自我實現的欲望更加強烈。他們渴望看到普通人一夜成名的‘奇跡’,渴望參與創造明星的過程。《快樂女聲》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造夢’舞臺和情感宣泄口。”
他最后總結道:“所以,不是時代不需要第二個《快樂女聲》,而是時代在呼喚一個升級版的、更能體現觀眾主權、更能撬動新媒體資源的《快樂女聲》!”
一番話,說得歐陽長林等人心潮澎湃,眼中放光。
王盛的分析,不僅指出了可能性,更勾勒出了具體可行的路徑和創新點。
“短信投票……網絡社區聯動……觀眾主權……”歐陽長林喃喃自語,隨后眼前一亮,興奮道:“妙啊!王總,你這一席話,真是撥云見日!那我們具體該怎么合作?”
王盛成竹在胸:“老規矩,光線傳媒與湘省衛視共同出品,成立聯合項目組。光線負責核心模式設計、藝人合約模板、部分頂級評委資源的邀請,以及利用我們的影視資源為優秀選手提供后續發展通道,比如影視劇插曲、角色,甚至量身定制電影。
湘省衛視負責節目制作、播出、地面海選執行和主要廣告招商。利益分成,可以參照《功夫足球》的模式,按投入和資源貢獻度協商。”
他特意強調:“這次,我們要把選手的經紀約牢牢抓在聯合項目公司手里,打造一個可持續的‘偶像生產流水線’,而不是只出一個張伯芝。”
歐陽長林幾乎沒有猶豫,立刻舉杯:“我看行!細節讓下面的人盡快對接敲定!王總,預祝我們第二次合作,再創輝煌!”
“共創輝煌!”
眾人舉杯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