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資本殘黨的最后掙扎
手機剛倒扣在桌上,還沒來得及松開第二顆襯衫扣子,陸硯之就聽見了震動聲。
他皺眉,沒睜眼,以為是小唐又發了個表情包。結果那震動不停,一下接一下,像是催命。
他伸手摸過手機,屏幕亮起。
熱搜預備榜第三,正在往上躥:#顧晚舟耍大牌#。
配圖是一段模糊的監控截圖。畫面里一個穿黑裙的女人背影,手抬得很高,像是在摔東西。標題寫著:“影后慶功宴發飆!香檳溫度不對怒砸酒杯,服務生被罵哭?!?
陸硯之坐直了。
他知道這圖是假的。
因為就在十分鐘前,顧晚舟還在微信里給他發了兩個字——“壓住了”。時間戳清清楚楚。而這條爆料的時間,比那條微信還早三分鐘。時間對不上。
他立刻調出慶功宴全場監控時間軸,輸入關鍵詞“香檳”“服務生”“沖突”。系統掃了一遍,沒有異常記錄。安保日志也顯示,當晚沒有任何投訴或突發事件上報。
造假。
但他沒急著拆穿。他知道現在沖上去解釋,只會越描越黑。網友要的是情緒,不是邏輯。
他轉頭打開素材庫,輸入“顧晚舟”“群演”“紅包”三個詞。
數據庫自動跳出一段視頻:三天前,《她時代》片場休息間隙。顧晚舟蹲在臺階上,把幾個紅色小信封塞進幾位老年群演手里。她說了句什么,鏡頭太遠聽不清。但其中一個老太太笑著拍了拍她的手,回頭還抹了下眼角。
陸硯之放大畫面,看到信封角露出一截現金,面額是五百。
他剪了十五秒,加上字幕:“所謂耍大牌,是她給群演的暖手費?!比缓蟀岩曨l打包,發給三位平時不蹭流量、只做文化評論的大V。附言只有兩個字:**現在**。
做完這些,他看了眼時間,凌晨一點十七分。
他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涼透了,苦得舌根發麻。
他放下杯子,盯著微博頁面刷新。
五分鐘后,第一位文化博主轉發視頻,配文:“有些人忙著造謠,有些人忙著給人 warmth。”
八分鐘后,第二位轉發:“這才是真正的頂流修養?!?
第十分鐘,第三位直接發長評:“你們黑她耍大牌的時候,她在給六十歲的群演發紅包買熱奶茶。你們的‘料’,和她的‘人’,差了十萬八千里?!?
評論區瞬間炸開。
“我靠,這對比太打臉了!”
“前面造謠的營銷號出來走兩步?”
“顧晚舟真的從不搞虛的,上次劇組盒飯涼了她都親自去廚房問?!?
話題開始掉頭。
陸硯之正準備躺回沙發上瞇一會兒,手機又響了。
這次是陳墨發來的微信。
一張截圖,是他剛放出的那個視頻,已經被頂上了熱搜第一。標題變成了:#顧晚舟暖心實錄#。
下面還有一行字:“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風范。藝術不在紅毯,而在她彎腰遞出的那一只手里?!?
陸硯之看完,嘴角動了一下。
他知道這波穩了。
輿論翻轉的關鍵,從來不是證據多硬,而是誰先說話,說得夠不夠體面。他用文化博主打頭陣,就是為了把這事從“明星互撕”拉到“人性高光”的層面。一旦定調,再想往回拽就難了。
他正準備關電腦,林姐的電話打了進來。
“你那邊搞定了?”她聲音很輕,背景有音樂和笑聲,顯然還在慶功宴現場。
“搞定了。”陸硯之說,“黑料反制,熱搜換榜,你現在可以放心讓顧晚舟多喝一杯?!?
林姐哼了一聲:“她現在正抱著獎杯啃薯片呢,根本不知道網上發生了什么?!?
“別告訴她。”陸硯之說,“讓她安心當個懶鬼就好?!?
“行?!绷纸泐D了頓,“不過……你真不下來?大家都等著敬你一杯?!?
“不了。”他說,“我現在下去,別人還以為我是來搶風頭的。”
“你就不怕他們忘了你是誰?”
“不會?!标懗幹粗聊簧戏€定的第一名,“只要熱搜還在,我就在?!?
電話掛斷。
他靠回沙發,閉上眼。
剛睡著兩分鐘,手機又震。
他睜開眼,是小唐發來的實時輿情報告。
#顧晚舟暖心實錄# 熱搜時長已破四小時,互動量破千萬。原黑料話題已被平臺判定為“信息存疑”,進入限流狀態。三家首發造謠的娛樂號,粉絲集體取關,評論區全是“退錢”。
他還順手查了那三家號的背后公司,果然都掛著趙氏資本的殼。雖然趙天雄本人已經破產,但這些殘黨還想借最后一波熱度撈一筆,結果反被陸硯之當槍使,成了他立口碑的墊腳石。
他把報告往下拉,看到一條新動態。
陳墨剛剛更新朋友圈,只發了一句話:“有些人倒下了,是因為他們從沒站直過。”
陸硯之笑了下。
他知道,這場仗贏了。
不是靠罵,不是靠爆,是靠一次精準的“對沖操作”。你放黑料,我放暖聞;你要情緒,我給格局。等大眾反應過來,風向早就變了。
他正準備關機睡覺,手機突然彈出一條新消息。
是顧晚舟。
不是微信,是短信。
只有四個字:**你還醒著?**
他盯著那行字看了兩秒,回了一個字:**嗯**。
對方回得很快:**林姐說你又救場了?**
他打字:**沒有的事。我只是發了個視頻。**
她回:**哪個視頻?**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那段十五秒的剪輯轉發了過去。
幾秒鐘后,她回了個表情包:一只貓歪著頭,手里舉著小喇叭,上面寫著“我宣布,這個人帥死了”。
他看著那個表情包,忽然覺得困意全無。
正想回點什么,手機又響了。
這次是微博提醒。
熱搜榜刷新,第十一名出現了一個新詞條:【陸硯之團隊神預測】。
他點進去,是一條熱評截圖:“從封后預測到黑料反制,這團隊是不是開了天眼?”
底下有人跟評:“建議出書,《熱搜操控手冊》?!?
還有人說:“求收徒,我想學怎么用熱搜懟人?!?
陸硯之關掉頁面,重新看向窗外。
天快亮了。
他沒動,手指還搭在手機邊緣。
房間里安靜得只剩下空調的聲音。
樓下宴會廳的音樂還在響,隱約能聽見祝酒聲。
他忽然想起三個月前,自己第一次用熱搜預知能力時,只是想幫一個被網暴的女孩澄清事實。
現在他坐在酒店套房里,靠著一臺電腦,就能讓一場精心策劃的抹黑行動灰飛煙滅。
變化太大。
但他知道,這不是結束。
只要還有人在用輿論當刀,他就不能停下。
他打開新文檔,敲下一行標題:《關于熱搜生態的二次建模與反制路徑》。
剛寫完,手機震動。
顧晚舟又發來一條消息。
**下次別一個人扛。**
他盯著那句話,很久沒動。
然后刪掉文檔標題,新建一個空白頁。
敲了三個字: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