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后,梁守謙和韓愈銜命來到鎮海節度使所在的潤州(今鎮江),到位了解基本情況后,兩人就按照事前的約定分頭行動。
宣慰使梁守謙領著一隊人馬,帶著大批的慰問品來到李锜府邸,亮出身份,表明來意,要進去慰問李锜。
門人趕快向李锜稟報,李锜聽聞一驚,趕緊躺到床上裝病,并派人將梁守謙迎接進來。
梁守謙進門后,連忙走到床頭探視,說:“李大人為官一方,操勞政務,積勞成疾,皇帝惦念著你,派我來慰問李大人。”
李锜裝模作樣咳嗽幾下,然后抬起頭說:“恕李某有恙在身,不便起身相迎,還望梁公公見諒,皇上還能惦記下官,李某感激涕零。”
梁守謙看著他裝,也不捅破,裝作很關心的樣子,問長問短,聊了很長時間才走,為韓愈爭取時間。
韓愈帶著兩個隨從,與梁守謙同時出發,直奔王澹住處,王澹提前接到消息,早已等待多時。
一見面,韓愈就說:
“李锜大人身體有病,王大人作為留后,本應履行管理鎮海的職責,但是李锜似乎并沒有放權,皇上讓我問你,李锜是不是有為難你?”
王澹猶豫了一下,說道:
“李锜在鎮海經營多年,樹大根深,影響力很大,他仍然實際掌控著鎮海,我這個留后很難實際開展工作。”
韓愈則說:
“既然李大人病了,就應該由王大人主持日常工作,李锜既已被征召入朝為官,就不應該再干預鎮海的政務。”
王澹嘆了一口氣,說道:
“他那是裝病,他在鎮海就像個土皇帝,搜刮無數,哪里會心甘情愿的走,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
韓愈鼓勵說:
“李锜心里的小九九,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皇上知道王大人是個忠義之士,如果能夠解決李锜的問題,朝廷將不會虧待你,還請王大人要與朝廷一心。”
聽到有些眉目,王澹眉頭一喜,連忙說:“皇上如有吩咐,王某定當盡心竭力,萬死不辭!”
韓愈又增加了誘惑:
“王大人在鎮海任職多年,勤懇為民,政績斐然,目前已任鎮海留后。皇上曾向我透露,鎮海如果能夠順利回歸朝廷的管轄,有意任命王大人為鎮海節度使。”
王澹聽到這些話更加高興,當即拜謝說:“皇上如此厚待王某,王某萬分感激,如有差遣,還請韓大人吩咐。”
韓愈斷然道:“李锜心懷不軌,不太可能入朝,早晚必反,王大人要發揮作用,采取措施阻止他的陰謀。”
王澹說道:“我也覺得李锜會反,他貪財好貨,自私狹隘,喜歡猜疑,轄區內六個州的刺史都太不服他,有些將領也不愿意跟隨他,如果他敢謀反必然失敗。”
韓愈語重心長地說:“王大人在鎮海任職多年,自然是對各屬官、將士的情況比較掌握,這也是皇上信任你的原因,你要發揮好這個優勢,配合朝廷解決鎮海的問題。”
王澹立即表態:“承蒙皇上信任,委以重任,王某自當盡心竭力,多方聯絡,聯合其他忠貞之士,阻止李锜的謀反行為。”
韓愈贊道:“說得好,后面就看王大人的了,我們走后,梁公公回京向皇上報告,我過江后,就留在江對面的揚州,有什么情況,你可派人隨時聯絡于我。”
宣慰活動結束后,梁守謙回到長安,向李純報告到鎮海出使慰問的情況,李純召集李吉甫和裴垍一起聽取他的匯報。
聽完后,李純對梁守謙和韓愈的辦事能力表示滿意,說道:
“如果策反發揮作用,和平解決鎮海固然是好事,但是李锜畢竟掌握了鎮海的大部分軍隊,很可能鋌而走險,朝廷還是要做好派兵討伐的準備。”
裴垍說:“皇上說得對,李锜也不是無能之輩,必會做困獸猶斗之舉,臣也認為朝廷要提前調集軍隊,一旦生變立即派兵討伐。”
李吉甫說:“鎮海周邊的部隊都忠于朝廷,鎮海內部不合,只要朝廷下定決心征討,一定可以擊敗李锜。”
李純說:“武元衡走了,李愛卿集中精力做好中書省的工作,處理好日常政務,裴愛卿近期把工作重心放在策劃對李锜的討伐事宜上,韓愈那邊也由你調度,對鎮海內部進行策反,爭取以最小代價解決李锜。”
兩位大臣領命而去,裴垍開始進行軍事討伐李锜的準備,要求鎮海周邊的淮南、江西、浙東等地軍鎮調集部隊,做好各項準備,李锜一有異動,朝廷下旨后,這些部隊可隨時出戰。
王澹受到韓愈鼓勵以后,膽氣也壯了,敢于以留后身份處理各項事務,在人事調動和事情處理上,開始不聽李锜的意見,經常自行其是。
看到昔日的部屬竟然不聽自己的話,李锜大怒,決定采取行動,武力奪回權力。
李锜和幾個心腹將領商議,想要直接殺掉王澹,將領趙琦和王澹關系較好,當場表示反對,李锜一不做二不休,先把趙琦抓住,然后又派人把王澹誘騙過來,然后將兩人一起殺害。
為了防止朝廷責罰,李锜向朝廷上表,謊稱將領趙琦帶領軍隊嘩變,殺了王澹,自己已經帶兵殺了趙琦,平定叛亂,但要留下來控制局勢,無法入朝。
有韓愈在揚州搜集情報送到長安,李純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和裴垍商議后,決定給他最后一次機會,也是一次通牒,下旨征召李锜為左仆射,這是很高的待遇了,同時委任御史大夫李元素為鎮海節度使,限令李锜接到圣旨后,立即啟程到朝中任職。
李锜知道自己作惡多端,入朝沒有好果子吃,狠了狠心,決心起兵反叛,割據一方。他知道除自己坐鎮的潤州,其他五個刺史和他不一心,前面就派了五個心腹將領監視他們,決定反叛后,他分別給五個將領下令,讓他們殺掉五個刺史,然后起兵和他共舉大事。
那幾個刺史本就和李锜不一心,加上韓愈一再策反,對李锜早有防備,不甘束手就擒。
常州刺史顏防運富有謀略,找準時機提前動手,用計謀殺了監視他的將領李深。
湖州刺史辛秘早已暗中招募同鄉弟子幾百人,作為死士,乘夜襲擊防備他的將領趙惟忠,將其殺掉。
忠于李锜的蘇州將領姚志安獲得成功,打敗蘇州刺史李素,將李素關押起來,控制了蘇州。
杭州和睦州離潤州較遠,兩地的將官都不想火并,觀望未動,后面朝廷下令浙東的軍隊過來討伐,兩州先后投降。
李純收到李锜正式反叛的消息后,和李吉甫、裴垍簡單商議了一番,正式下達詔書,削除了李锜的官職爵位和皇室名籍,任命淮南節度使王鍔為招討使,征調鎮海周邊的浙東、江西、武昌、宣州等地的軍隊圍攻討伐李锜。
朝廷的各路大軍壓境,眼看禍患將至,李锜仍不思悔改,反而要兵行險招、反戈一擊,派出大將張子良帶兵三千襲擊宣州,想通過攻占宣州,扭轉頹勢。